(原創)“劫後餘生”喜相逢

“劫後餘生”喜相逢


城市解“封”十幾日後,才去超市買菜和其它生活用品。

小區裡依然沒有以往的熱鬧,連個人影都沒有。馬路上也是“門前冷落鞍馬稀”,行人呢也不多見。

驗證健康碼和測量體溫後,進了超市。超市安安靜靜的,簡直不像超市,如同學生上課的課堂一般,十幾個購物者都不言不語地挑選著自己所需要的菜蔬和食品。

當我來到蔬菜區時,碰上了既是同事又是街坊的老王,還有他的老伴。我們不約而同地招呼道:還好嗎?眼睛裡流露著驚喜。我多麼地想和他握握手。我們只能隔著應有的距離簡單地聊了幾句,就離開了。因為疫情還在。

掃碼量體溫後回到小區,碰上了一位長者。他戴著口罩在散步。見到我,趕緊停了下來。他是我上班時所在單位的一位高級工程師,八十多歲了。“姚工,您好吧?”他笑眯眯地點著頭,“你也還好吧?”我爽朗地笑著道:“好,好。”我們無語地看著對方。有話要說,卻不知道從哪裡說起。只是互道了聲“保重”就各回各家了。

這不是矯情,而是有一種“劫後餘生”的感覺。沒有親身經歷,是體會不到的。

自從封城後,就是近鄰都不能見上一面。大傢伙響應號召,遵守規定,呆在家裡為抗疫做貢獻。左鄰右舍是否安好,過去的同事是否安康,都不知道。除非有微信和QQ等現代的通訊工具。當在疫情的公告上看到哪個門棟有感染者,哪個門棟有確診了的感染者住到了醫院,哪個門棟有感染者病亡,我都要通過各種途徑去打聽,不是出於好奇,而是出於本能地同情和擔憂。大凡是人,都會如此的。因此,當城的“封”解了後,碰上熟人,碰上熟人健健康康的,怎能不激動,怎能不相互詢問“還好嗎”?在大疫下,沒有被染病,還能健健康康地活著,不容易呀。

2020年4月15日星期三 17: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