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最美戰“疫”醫護工作者林麗萍:最危險時與病毒“面對面”



海珠|最美戰“疫”醫護工作者林麗萍:最危險時與病毒“面對面”


對比經驗豐富的醫生主動請纓,“90後”的林麗萍更像是被“推”著上“戰場”的。她是沙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名公衛醫師,也是疫情防控工作中採樣組的一員。


儘管她是傳染病管理專線人員,平時工作接觸過一些傳染病,也受過相關訓練,但應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真正走上“戰場”直面未知的病毒,這還是第一次。


從第一次穿防護服的慌亂、得知近距離接觸的密接者轉為病例的緊張,到核實疫情信息、協助轉運、採集咽拭子、病家終末消毒、報送報表等各項工作有條不紊,也不過是一個多月的時間。


海珠|最美戰“疫”醫護工作者林麗萍:最危險時與病毒“面對面”

林麗萍在辦公室準備材料報送。


第一次出發,與密切接觸者面對面

1月27日,大年初三晚上7點多,林麗萍像往常一樣正準備吃晚飯,手機鈴聲突然響了。電話那邊,同事焦急地說,接到疾控中心的通知,沙園街轄內出現了一例確診病例,需要馬上前往該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家中採樣。

林麗萍立即放下碗筷,留下丈夫一人面對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她匆匆趕回醫院,帶上疫情處置物品,直奔確診病例居住的地方,與同事和疾控人員會合。

這是林麗萍第一次正式“全副武裝”,平時在醫院工作,一般連外科口罩都不需要佩戴。她說:“當時真的很窒息,N95口罩的氣密性很強,同事戴了沒多久,就受不了了,最後只能由我‘上戰場’。”

這名密接者剛開始不太配合,他們費了點功夫才做通了思想工作。流行病學調查、採集咽拭子樣本、病家終末消毒,結束時已是深夜。

雖然平時接受過相關訓練,但脫下防護裝備時,林麗萍還是有點手忙腳亂。“摘眼罩、脫防護服等要嚴格按照規定的順序,每脫一件都要進行手部消毒。當時有點緊張,一直問旁邊的同事這樣對不對。”


海珠|最美戰“疫”醫護工作者林麗萍:最危險時與病毒“面對面”

林麗萍準備到疫情嚴重地區來穗人員家中採樣。


第二天,林麗萍又獨自來到密接者家中,為他送上體溫計,細心詢問他的健康狀況,並給出了健康指導。因為前期防疫物資緊缺,為了不浪費防護服,她上門時只穿了白大褂。結果第三天,疾控中心通知,該密接者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林麗萍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所幸,與密接者交談時,她站在通風良好的窗口,並且戴了N95口罩,未造成交叉感染。“那時對該疾病的認識還不清晰,防護級別的標準也沒有制定,現在想想還是挺後怕的。”


緊急轉運,打了幾十個電話

2月4日上午,林麗萍收到疾控中心發來的一份密接者資料,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份名單上人員眾多,需要一一打電話核實情況。林麗萍放棄了午休,一連打了幾十個電話。“是否有其他人同行?有沒有發燒等症狀?”同樣的問題,她重複了一遍又一遍。

下午,剛完成其他密接者的疫情處置,她又接到了新通知:為了安全起見,這批密切接觸者必須當天轉移到酒店集中隔離,並採集咽拭子樣本,送往疾控中心檢測。

林麗萍又拿起了電話,再次撥通那些號碼,耐心地告知和解釋這一做法。有專車統一轉運密接者到隔離酒店,由於密接者分佈在不同的社區,林麗萍又對沙園街的社區、道路比較熟悉,於是又承擔起規劃路線的任務,聯繫疾控中心、司機和居委會。


“手機、電話響個不停,這邊在催,那邊也在催,那天真的像打仗一樣,回想起來真的很刺激。”忙完一切,等林麗萍回過神來,才發現已經是凌晨了。


此外,她和同事還在兩天內完成了沙園農副產品市場、西華市場和五味坊市場一共800多名檔主的咽拭子採樣。“人手不夠,我們還請求江南中中心和龍鳳中心的支援。”林麗萍說,“那兩天不停地跑來跑去,採完一個市場馬上聯繫下一個市場。一連幾個小時,防護服實在悶得不行。”


海珠|最美戰“疫”醫護工作者林麗萍:最危險時與病毒“面對面”

林麗萍在沙園市場的禽類檔口進行禽流感採樣。


24小時待命,深夜加班是常態

由於林麗萍主要負責密切接觸者的採樣,每次接到通知需要立刻行動,所以她養成了手機24小時開機的習慣。林麗萍的丈夫也是一位負責疫情處置的社區工作者,有時林麗萍在家煮好了飯,等他回來一起吃,可好不容易他回來了,林麗萍又要回單位。

2月的一個晚上,下著冷雨,一鍋香噴噴的黃燜雞剛剛出爐,林麗萍洗完熱水澡、吹乾頭髮,又被單位來的電話叫了回去。她的丈夫發了一條朋友圈,言語之間十分“幸災樂禍”,林麗萍說:“有時他加班,有時我加班,可能這就是互相傷害吧!”


海珠|最美戰“疫”醫護工作者林麗萍:最危險時與病毒“面對面”

海珠|最美戰“疫”醫護工作者林麗萍:最危險時與病毒“面對面”

林麗萍為居民測量體溫、採集咽拭子。


林麗萍是潮汕人,原本打算大年初二回老家,提前給媽媽準備了一大箱禮物,甚至已經想好每天的小吃菜單。沒想到疫情暴發,沙園中心所有工作人員原地待命,她只好取消了行程。“給媽媽買的零食後來都被我自己消化了。”她笑著說。

“其實我也只是做了這個崗位上該做的事。”生活中,她和很多“90後”一樣,喜歡旅遊,想看遍世界各地的美景。去年,她去了新西蘭,在一座雪山下,相機定格了她燦爛的笑容。她期待著疫情結束後,再次出發,去到祖國的西北,看看大好河山。


海珠|最美戰“疫”醫護工作者林麗萍:最危險時與病毒“面對面”


【記者 陳雁南】

【編輯 蟲蟲】

受訪者供圖

來源:微社區e家通海珠沙園(微信號:xxsbejts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