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懂事辜負了你的人生


別讓懂事辜負了你的人生

“因為太懂事,你受過哪些委屈?”

那天晚上剛處理完手頭的工作,拿起手機看見99+的消息,發現有個小學同學拉我進了一個群,進去一看全是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群裡就這樣開始熱鬧起來,多年不見,聊得內容大多都是在哪裡上班、掙多少錢、生活不易,誰誰現在很厲害之類的話題。

大概翻了一下記錄就放下手機去洗漱了。回來時點開手機,看到了一條驗證消息,“我是小靜”。

通過驗證後,一句“好久不見”之後,我們開始熱絡。久別重逢重逢的故人總是喜歡從現在聊回過去。

別讓懂事辜負了你的人生

懵懵懂懂的學生時代,同桌總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我們也不例外。我和小靜是小學五年級認識的,從那時候起,我們在學校幾乎形影不離,一直持續到高中畢業。

可能是相同的貧苦家庭出身,我們似乎在很多事情上的觀點和態度都有很大的一致,就像我們面對一些事情時,從來不會擔心在對方面前會顯現出一絲窘態。

因為我們啊,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處境。

高考結束之後,我們倆的成績卻讓人大跌眼鏡,我敗在了數學,她敗在了理綜。連班主任都說,你們兩個真的是有點可惜。可是‘默契’的是,我們倆總分都離一本線差幾分。

那時候,我選擇了離家千里之外的一所二本院校,她留在了本省,上了一個三本的師範院校。我一直想問她為什麼會選擇那所學校,因為在我看來差一本線幾分,上一個一般的二本學校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

後來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在我們各自為生活疲於奔波的時候,好多曾經以為會是一輩子摯友的人,不知不覺的就淡了。

直到那天晚上,我才知道,當年她報志願的時候,她的父母聽了其它親戚的話,讓她報的學校,全部都滑檔了。

聽著家裡成天因為沒有錢的抱怨和爭吵聲,她最終是將那句想復讀的話嚥了下去,最後被調劑到了那所三本學校的幼教專業。

畢業後,小靜回到縣裡的幼兒園裡當老師,她和周邊親戚介紹的一個當地小包工頭結婚了。本來就沒有什麼感情基礎的夫妻,兩個人的日子其實也只是面子上過得去而已。

後來那個賺了點小錢的男人漸漸地開始賭博、喝酒、在外面玩女人,甚至時不時還對她動手。

為了維護家人那所謂的面子,為了還沒有出世的孩子,還有怕受到周圍人的眼光,她選擇一次次的妥協,不吵不鬧,依舊做著那個在別人眼裡看起來最懂事的女孩子。

可是即便懂事如她,還是輸給了外面的“野花”。

別讓懂事辜負了你的人生

《無聲告白》裡說:“我們終其一生,就是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越長大越發現,我們在這世間,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只為自己活著。

最開始,我們也有脾氣,會撒嬌、會哭會鬧、買到喜歡的衣服、包包會高興好久。可是後來漸漸地學會了察言觀色、無底線的體諒別人。

在一群人中生活,我們變得成熟大方、端莊沉默、不爭不搶、小心翼翼的做好每件事。因為對別人的一點期待感,學會了壓抑自己;因為怕別人不喜歡,學著越來越懂事。

每一個懂事的背後,都是一個人獨自面對生活的殘忍之後,漸漸被磨去稜角的性子。

學會懂事後,常常每一個委屈的瞬間,都無法理直氣壯地說出來。但我們的付出,漸漸被身邊的人當做理所當然,甚至連自己都開始習慣性的不在乎。

但是你要明白,很多時候你懂的,其實大多都是別人的事,不要總是把自己當做犧牲品,也不要讓懂事成為你身上的枷鎖。

當你的心裡對未來有慾望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覺得現在的自己配不上,然後不斷地打壓自己,一次次的降低自己的底線,這樣只會變得更沒有自我。

那天小靜說她很羨慕我,可以考上研究生離開這個小城鎮,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穿梭在各式各樣的環境裡,每一天都過的很充實。我沒有過多的回覆,其實也不知道怎麼回覆她。

可能她只聽到別人說我考上了研究生,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她不知道的是,考研那年,我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晚上不熄燈不敢上床睡覺。

讀研究生的學費是貸的款,每天除了上課學習和寫論文就是兼職實習。工作後就算下班回到家,也時常加班到深夜,趴在桌子上都能睡到鬧鐘響,然後又繼續開始一天的生活。

很多人覺得懂事就是要多理解別人,明事理,處理好各種的人際關係。這的確沒有什麼問題,但是真正的懂事,不是乖巧懂事的討好別人,不是委曲求全,也不是一心為別人考慮而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甚至將自身的價值建立在別人對自己的認同上。

真正的懂事要學會對自己負責,不能一味在乎別人眼中的你。做好分內之事,明事理的時候要看的見自己,然後去努力爭取你想要的東西。在繁雜的各種關係中,儘量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一種表達方式。

餘生不長不短,不要讓你的懂事辜負了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