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前線丨人工智能教育機遇與挑戰並存,未來可期

近日,德勤在全球 AI+ 智適應教育峰會上發佈了《2019 教育智能化發展報告》白皮書。對人工智能教育的發展階段、智適應教育的應用場景、人工智能教育投資市場情況等進行分析,全面展示了人工智能對傳統教育行業產生的深刻變革,並對人工智能教育未來面臨的挑戰進行了展望與思考。

人工智能的出現正在飛快的推動著社會的前進,人工智能+教育正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促進公平、提升質量。

據《教育行業發展報告》指示,預計2020年,全球教育行業規模有望達到20萬億人民幣,其中人工智能+教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約7萬億人民幣,並在未來一段時間中佔據更大的比重。雖然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教育目前尚且處於起步階段,但發展十分迅猛,未來十分可期。

01、人工智能+教育發展戰略上升至國家層面

國家的支持在人工智能教育行業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兩年陸續出臺相關政策助力人工智能教育發展,為行業提供政策利好和扶持。

AI前線丨人工智能教育機遇與挑戰並存,未來可期

(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2016年至今,人工智能發展戰略逐漸寫入《發展綱要》隨後上升至國家層面。隨著國家對於教育重視程度的不斷提升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教育已經越來越成為國家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手段。

02、人工智能教育成全球投資熱門領域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人工智能教育佔同期國內所有教育總體投資案例數數據為19%,而在2019年第一季度就已經達到2018年的一半,有望全年數據超越2018年。中國正在逐步成為全球人工智能教育領域投資最熱門的區域。

儘管在2018年的資本寒冬下,人工智能教育行業在中國依舊獲得了可觀的融資頻次與數額,可見投資方對AI+教育的價值認可。2018投資人工智能教育領域的公司共44家,80%的融資金額在1億元人民幣以上,多數集中在1億至5億元人民幣,15家公司總共融資達37億人民幣。

人工智能在K12教育中的應用目前是最熱門的應用場景之一

,同時也是獲投最多的人工智能細分領域。

AI前線丨人工智能教育機遇與挑戰並存,未來可期

03、人工智能教育類企業成為教育獨角獸企業主流

人工智能與教育的融合已經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重點之一。參與企業類型除了教育集團,更多的技術企業開始入局。例如,新東方通過投資、自建以及加強對外合作的方式打通包括技術、資源、數據、人才等在內的多個環節,入局人工智能教育。騰訊成立騰訊教育,加強自身與教育企業和機構的合作,向個人、學校、教育機構、教育管理部門提供智能教育服務。

AI前線丨人工智能教育機遇與挑戰並存,未來可期

04、人工智能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育公平

人工智能技術既改變了傳統教育的育人目標,即從 " 育分 " 轉而為 " 育人 ",因材施教成為可能。智適應學習針對學生具體情況和個體需求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AI 作為主講老師改變了整個教學流程,釋放了教師人力,並基於教學大數據進行決策,實現精準教學的同時使學習速度和靈活性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人工智能實現校園內部信息流通以及跨區域的資源互通,打通了信息以及資源流通壁壘。人工智能教育從教學質量、教學效率以及教學公平三個方面創造了傳統教育所缺失的價值,對於學生、教師、學校以及區域教育系統等各有意義。

AI前線丨人工智能教育機遇與挑戰並存,未來可期

05、是挑戰,更是機遇

人工智能重塑了學習體驗,新型教育體系正在形成,中國教育發展正在走向智能時代。但人工智能教育前路漫漫,有機遇,也有挑戰。

首先是人工智能教育的數據量不足;其次是老師應該如何配合智適應教育,從過去單純 " 教 " 轉向 " 培育人才 " 的角色轉換;還有一個就是未來懂教育的 AI 人才如何統籌資源,打造更好的平臺的問題。

未來人工智能在支持人類發展方面的作用將越來越大,併產生根本性的變革影響。

AI前線丨人工智能教育機遇與挑戰並存,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