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紡織服裝老闆被騙了!!服裝人,長點心吧!

上半年由於疫情紡織行情整體不太樂觀,訂單量變少,還要面對各種結賬、要債、甚至還要提防各種詐騙!近期小編的微信中就有一個遇到騙子的紡織服裝老闆,雖然金額不多,但他還是想通過小編告訴更多的人,讓大家吸取教訓,引以為戒。


幾天前,有一個客戶聯繫我,說是網上找到我的服裝廠信息,知道我可以做雪紡女裝,說是國內XX品牌公司,並且把相關公司證明都拍了照片發過來。涉及訂單量很大,前期先做10000件,後期還會繼續追加。由於疫情原因,工廠目前停工狀態,看到這樣的大客戶找上門,心動不已,立馬聊起具體細節。一來二去,就說到寄樣衣,為了保障雙方利益,需要支付押金20塊錢,才肯寄過來。當時也沒想太多,也就打了微信紅包20元給對方。2天后,樣衣收到了,居然是個到付件,打開快遞包裝一看,這衣服質量太差了,基本上加工費也就2、3塊錢,立馬聯繫對方,對方微信已把我刪除,這麼一來一回損失30多塊錢。


又有紡織服裝老闆被騙了!!服裝人,長點心吧!


近期,大多數紡織服裝老闆手上訂單比較少,這也是騙子出沒的“最佳時期”!騙子行騙的手段也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為此小編給大家收集了近幾年紡織服裝行業受騙事件,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1、借雞生蛋


經濟能力一般的莫某,虛構了名為“山東濟南某布業有限公司”,並自稱該公司董事長。不久後,他與紹興市某紡織印花有限公司老闆梁某口頭約定,以1.2元/米的價格購買梁某所生產的印花紙,並約定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梁某看到莫某的名片後,便同意與其建立業務關係。可貨物發出後,莫某一直以“生意做大,資金不夠”為由,始終不提支付貨款的事。一年之後,莫某仍未支付貨款。梁某隻能報警,才得知莫某的這家公司完全是子虛烏有。2、虛張聲勢


裘某曾是紹興某紡織服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但該公司規模很小,業務難以開展。後來,為了拓展業務,裘某對外宣稱公司業務量很大,每月要進好幾十萬棉布,而且是要長期合作,並以支付部分貨款為幌子,與多家紡織生產企業建立起業務往來。而這些紡織生產企業,看到裘某有廠房、營業執照,於是信以為真,紛紛將自己的坯布賣給裘某。在兩個月的時間裡,他先後採購了446萬元各類坯布,後轉售給他人,所得貨款部分支付給受害單位,但大部分供自己揮霍一空。


3、舍小取大


陳某和他人合夥成立無錫市某紡織品有限公司,但該公司由陳某實際經營。陳某從香港地區一家企業獲得出口訂單權。自此,陳某開始與紹興一些企業做生意,但起初都是小單子,貨物量不大。時間長了,陳某與一些紡織企業的交往越來越深。後來,陳某一次性從某紡織廠購買了700萬元的搖粒絨,並借來50萬元用來支付定金。陳某提走貨物後,發往相應單位加工,且陸續收到了加工費,但她仍不按合同要求支付紹興這家紡織廠的貨款。雖然多番催討,陳某以各種理由搪塞,到後來,陳某關閉通訊工具、搬走公司、遣散公司員工後躲藏隱匿,最終造成紹興這家公司220餘萬元的損失。4、裡應外合


陳某註冊成立了紹興縣某紡織品有限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50萬元,雖然有了公司,但陳某的業務開展甚少。不久之後,陳某認識了紹興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業務員汪某,兩人臭味相投,由汪某將自己所在公司的布匹銷售給陳某的公司,並尋找下家將這些布匹賣掉,但貨款一直不肯支付給公司。最後,兩人共騙取價值205萬餘元的貨物。


又有紡織服裝老闆被騙了!!服裝人,長點心吧!

小編總結一些騙子「買家」的套路,請注意識別這樣的買家:


1、買家特別好說話,採購條件又很優惠,急於促成交易。建議確定準確的訂單內容、簽訂合同、交流過程中相關內容一定要具體化、細緻化。
2、對於初次交易的對象,特別留意對方的公司名稱、廠房租賃、支付能力等方面進行核實,防止利用虛假身份和單位行騙。
3、交易過程中突然出現反常。比如:訂單量突然加大、交付款項時間拖延、訂單細節頻繁更改等現象,要特別留心。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