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的意外發現,最終確定了秦始皇陵位置,但最終放棄主動發掘

秦始皇嬴政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秦國完成了統一。作為我國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也是享負盛名,而對於其陵墓的發掘,建國後許多科學家也進行過多次勘測,不過,由於秦始皇陵墓的勘測難度較大,所以考古專家很長一段時間也很難發現秦始皇陵的具體位置,直到一次偶然事件的發生,秦始皇陵的謎底才被解開。

兵馬俑的意外發現,最終確定了秦始皇陵位置,但最終放棄主動發掘

秦始皇陵的發現完全是偶然的,若沒有老農那神奇的一鋤頭,秦始皇陵恐怕到現在也難以發現。那是1974年的一天,當時,陝西臨潼縣出現了十年不遇的乾旱氣節,因為少水,臨潼縣西楊村的老農們便決定鑿井取水。氣候乾旱,老農需要水資源來灌溉莊稼,所以鑿井工作刻不容緩。

兵馬俑的意外發現,最終確定了秦始皇陵位置,但最終放棄主動發掘

據當地人回憶,西楊村的老農連續鑿了三天都沒有發現井水,直到第四天鑿井的時候,奇事才發生了,這一天,老農們正在鑿井,突然一顆陶製的人頭滾了出來,眾人當時紛紛一驚。鑿井鑿出了陶製人口,人們紛紛議論紛紛,有的人便當即停止了手頭的活,他們認為這是不吉利的徵兆。出於迷信思想,害怕打擾到地下主人的安寧,老農們趕緊將這個陶製造的人頭掩埋,並重新找地基鑿井。

兵馬俑的意外發現,最終確定了秦始皇陵位置,但最終放棄主動發掘

本以為再也不會出現奇事,可是,隨後的挖井工作依然引起了轟動,老農們在另一處地基處鑿井時,竟然挖出了一尊完整的人型陶俑。這一次,人們再也不沉靜了,其中一些人開始思索,沒過多久,他們便將此事上報了當地公安機關。

臨潼縣當地公安機關聽到這則消息,當即派人隨從村民來到西楊村,由於不是專門的考古專家,所以警察也無法考究,為了找出這其中的奧秘,臨潼縣當地公安機關終於找來了考古專家,於是,一座塵封千年的陵墓終於重見天日。

兵馬俑的意外發現,最終確定了秦始皇陵位置,但最終放棄主動發掘

經考古學家們勘測,村民們所發現的人型陶俑屬於秦朝,因為這次首次發現,所以臨潼縣當地文物機關也不敢輕易挖掘陶坑。後來,這件事報告給了中央,國家才派專家開始挖掘陶坑。

國家文物局對於這件事情非常重視,很快,陶坑的挖掘工作便開始了,經過考古學家們長時間的挖掘,這座塵封千年的秦代陶坑終於重見天。

兵馬俑的意外發現,最終確定了秦始皇陵位置,但最終放棄主動發掘

考古學家們將這座陶坑臨時定性為一號俑坑,隨後又開始了第二項工作。隨著一號陶坑的出現,二號陶坑、三號陶坑也相繼重現,專家們經過細緻的研究,最終將這三個陶坑定性為秦始皇陵墓兵馬俑。

兵馬俑的意外發現,最終確定了秦始皇陵位置,但最終放棄主動發掘

兵馬俑一經問世,就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的極大反響,很快,陝西省臨潼縣西楊村便成為了有名的旅遊村,而兵馬俑的名聲也傳遍四海。

兵馬俑問世後,專家根據其位置,最終推測出了秦始皇陵的具體記載,據史書記載,秦始皇嬴政在去世前,曾經對秦始陵進行了大量的修建,而兵馬俑就是其陵墓的一部分,可見秦始皇陵有多雄偉。

兵馬俑的意外發現,最終確定了秦始皇陵位置,但最終放棄主動發掘

兵馬俑挖掘完成後,有學者建議繼續發掘秦始皇陵,不過,由於秦始皇陵挖掘工作難度重重,考古學家們最終便放棄了對秦始皇陵的挖掘。

如今,兵馬俑就是秦始皇陵的一個縮影,從兵馬俑人型陶俑的栩栩如生,我們就可以猜想秦始皇陵有多麼的雄偉。目前,秦始皇陵的具體位置已被找到,但秦始皇陵墓的發掘工作和技術難度非常大,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提高,這些問題會被逐漸解決,但還是希望我們不要去打攪他的安寧,或許這才是對秦始皇陵最大的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