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幸福一直在身邊

百度百科上說:幸福感是指人類基於自身的滿足感與安全感而主觀產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悅的情緒。

幸福是一種情緒,幸福感取決於一個人的感受。有的人月薪超高,可是幸福感卻很低。有人收入一般,可是幸福感指數卻很高。

舉個例子,你看上海,平均工資排的上全國前三的,可是幸福感指示卻排到了第十。所以收入多少有的時候跟幸福並不一定成正比,但是卻息息相關。有錢你不一定幸福,可是一點錢都沒,你肯定不幸福。

原來幸福一直在身邊


細細想想,人生最大的願望是啥,有房,有車,兒女承歡膝下,父母身體健康,伴侶對自己疼愛有佳,人生足矣。可以往往十之八九不能如意。當不如意的時候,就用心開解一下自己,讓自己心靜,同時,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安然面對那些坎坷與挫折。

還記得我剛畢業工作的時候,我和男友工資加起來也就不到5千元。可是那個時候年輕,無憂無慮,動不動就有小團隊活動。雖然窮,可是上海的各處都留下了我們那夥人歡笑的聲音。

我們組織集體去青浦摘草莓;悄悄爬到別人的樹上偷琵琶;大半夜在KTV鬼哭狼嚎;在租的小屋裡叫外賣還開某人的批鬥會;我們在濱江大道上遙望外灘,幻想有一天能立足上海買一套屬於自己的小房子。那些年的夢想那麼近又那麼遠。你說那時候我們幸福嗎?我們幸福!有朋友,有夥伴,有夢想,有家人。可是,你說我們真的幸福嗎?我們沒錢,沒房,沒車,每天擠著擁擠的公交車,在狹小的租的房裡躲被窩裡看劇傻樂。

很多年後,每當我想起那一段時光,就會覺得那是一段寶貴的回憶,無關金錢,卻關幸福。

現在我和男友月收入5W+,感情依然穩定,可是當年的那種歡樂,幸福早已不同。

原來幸福一直在身邊


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中的朋友已經越來越少,我們不得不被周圍的瑣事牽絆,生活上要面對上海超高的房價,要計劃存錢買房。買房後,要面臨每月定期的還貸。工作上,都已成為的公司的骨幹,需要面對殘酷的競爭,上有經驗豐富的老闆,下有能力超強的90後下屬,我們需要不斷的充實自己,讓自己時刻保持競爭力不被淘汰。身體上,每次的年度體檢在不斷的提醒你,你的健康早已不似當年,需要注意保養了。

多年後的自己,想法越來越多,擔憂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

原來幸福一直在身邊


當薪資漲了,愛情穩定了,想買啥可以買啥了,朋友卻少了,心更累了,我們很難再找回當初的純真和灑脫,也很難再找回那些陪著你一起傻樂的朋友。

當初你想要的,你都得到了,可是當初你有的,可能你又都失去了。

生活就是如此。

想想為什麼呢?因為心境變了,因為你更加成熟了,你想的更多了。所有的一切關乎金錢了,剛畢業的時候,對金錢沒有那麼迫切和在意,隨著年齡的正常,人會變得越來越現實,想的也會越來越多。生活的閱歷會將我們打磨成我們原本不想成為的樣子。

可能你會覺得,我的回答和主題沒什麼關係,答非所問。

其實我想分享的是每個時間段都有每個時間段的憂傷,煩惱,歡樂,幸福。在哪一刻,就享受哪一份的幸福快樂,人生無法逆轉,很多時光轉瞬即逝,當時沒有好好珍惜,也許以後想珍惜的時候它亦不在。

錢少的時候,好好自己找樂子,調整心態,不要用別人的未來跟你的現在對比,知足者常樂。錢多的時候,讓自己少想一點,保持心情愉悅。

願你知足常樂,平安喜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