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的遊子們,你們多久和家裡聯繫一次,電話是打給老爸還是老媽?

向陽花定會開


我東北人,在廣東工作有十幾年了,父母也八十歲了,在東北老家。我不管工作怎麼忙,都會每週給老母親打個電話,發個視頻,聊聊生活和工作。

每次母親都很高興,聽著她爽朗的笑聲,心裡就會安慰了許多。對於母親來說,她希望子女在外邊平安健康,並不是一定要賺多少錢。

去年的十一月份,父母和我的大兒子來廣東看我,我特地的開車去火車站接他們,父母在廣東住了一週,看到我的生活而放心了許多。

母親親手給我做的肉包子,還是兒時的味道,那味道將伴我一生~


浮生寂滅


我在深圳工作,父母在河南農村老家生活,我是打電話比較頻繁,每週至少兩到三次吧,每個月1000分鐘的套餐給父母打的至少有600分鐘左右。

首先,我父母只有一個手機號碼,一般打過去都是對方倆人都在家,因為老爸不善言辭,經常是和老媽對話閒聊,老爸在一邊聽著我們的對話,他會時不時的說一句。

其次,父母老了,真心需要子女感情上的陪伴,有時候忙起來如果幾天沒打電話,老媽就會打過來,我一般都是先掛斷,然後在撥過去。

最後,因為工作迫不得已在外的遊子們,儘量多打電話回家,沒事聽父母說說身邊的人和事,順著父母的心意交談,取悅父母,彌補父母不在身邊的遺憾。


任是無情亦動人


我每天晚上都會給家裡打電話,電話一般打給老媽。

因為我剛從家裡出來的時候,我媽掛念我,每天晚上都會給我打電話,問我吃的飽不飽,穿的暖不暖。

後來,我不想讓我媽掛念我,每天不等到我媽給我打電話,我就把電話打過去,給老媽說我一切都好,讓她放心。

時間久了 ,就成了一個習慣,每天給家裡打個電話,報個平安,這樣媽媽在家裡也心安。

我打電話一般都是打給老媽。可能是從小的一個習慣吧。記得從記事起,什麼事都找媽。渴了找媽,餓了找媽,放學一進家,一定是喊一聲:“媽,我回來了。”

後來長大了,外出求學,想家了找媽,沒生活費了找媽,放假回來,一進門還是喊:“媽,我回來了。”

再後來,外出工作了,還是習慣把電話打給媽 ,電話那頭一通,還是會脫口而出:“媽,你還好嗎?”

什麼事都找媽,並不是說老爸不愛我,其實老爸的愛一點不比老媽的少,只是父愛深沉,不善於表達,因此從小習慣在媽媽懷裡撒嬌,什麼事都找媽。

在外的遊子們,記得常和家裡聯繫,打個電話,報個平安,讓老爸老媽心安。

最後祝願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