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論文采,不問品性,中國古代女子誰堪稱第一?

用戶50364158551


中國古代有四大才女:卓文君(西漢)、蔡文姬(東漢)、上官婉兒(唐)和李清照(宋)。四大才女各有千秋,唯有蔡文姬是全能型才女。

蔡文姬博學多才,擅長文學、音樂和書法。

第一:文學成就。蔡文姬歸漢後,著有《悲憤詩》兩首,這是中國詩歌史上首次由文人創作的自傳體長篇敘事詩。

第二:音樂成就。蔡文姬作《胡茄十八拍》,這是由十八首歌曲組合的聲樂套曲,堪稱千古名曲,流傳至今。

第三:書法成就。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大書法家,創造了八分字體,蔡文姬“能傳業”,很擅長書法。




雲潤春天


誰知才女品性差,評頭論足瞎懵吧。

當年私奔卓文君,漢時棄妃班婕妤,悲情女蔡文姬,上官婉兒點紅朱,悽悽慘慘李清照,絕情有情唐婉哭,蘇小妹三難夫君,柳如是當大寫書。不知小說算不算,黛玉寶釵詩文出。

古來才女真不少,我就現編個順口溜湊個小熱鬧吧。都說古來女子無才便有德,為何今日記得這些古來女士們呢?

況且這些才女的人品,今人都不知太多,只是聽說傳聞而已。有時看這些才女的詩文,比知道她們的經歷和品性還有趣。


沙沙小觀園


如果不問品性的話,有一位女子可以推出來一說。她是南宋詩人、詞人,也是唐宋以來留存作品最豐富的女作家之一。她是朱淑真。和李清照不一樣之處,她是以詩見長的。

朱淑真別號幽棲居士,她博通經史,能文善畫,精曉音律,尤工詩詞,素有才女之稱。她的作品纏綿悱惻多描寫愛情生活,前期還是清婉明快的,到後期因為自己不幸福的婚姻生活,作品也多抑鬱憂愁幽怨傷感。類似作品很多,所以人們稱她為“紅豔詩人”,常將她與李清照相提並論。《生查子》裡的名句“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據說是當時怕壞了女子風氣便傳是歐陽修的作品,其實是朱淑真所作。能詩能畫,《渚山堂詞話》評她才色冠一時

朱淑真的書畫也堪稱一絕,明代著名畫家杜瓊曾評價朱淑真的《梅竹圖》:觀其筆意詞語皆清婉,……誠閨中之秀,女流之傑也。她的能力也受明代另一個大畫家

沈周肯定,在《石田集·題朱淑真畫竹》中說:繡閣新編寫斷腸,更分殘磨寫瀟湘。她的書法深得王羲之筆法,小楷端莊精勁。

可惜的是她的作品只有《斷腸集》留存於世,可能是朱淑真的作品大多香豔綺麗,大膽描寫愛情閨怨等,所以據說因此被父母燒燬著作。明代文學家楊慎在《詞品》中批其為“不貞”,因為朱淑真憧憬愛情,但是她的婚姻不幸,而又與他人有了難忘的感情,這一點多受批判,甚至很多作品因此被一些學者剝奪了著作權。

朱淑真家境優渥,才華橫溢,曾自詡:翰墨文章之能,雖非婦人女子之事,然性之所好,情之所鍾,不覺自鳴爾。本是個憧憬愛情天真無邪,多情多才的女子,無奈婚姻不幸,丈夫不是可以理解她的靈魂伴侶。香消玉殞,實在可惜可憐可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