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兒今年15歲,個子182。把她送進體校怎麼樣?

嚥下淚


先天的身高很有優勢,如果運動天賦可以的話,送到體校也是可以考慮的,但是送去之前你作為家長要考慮一些問題,

第一你是否真的做好讓孩子不與其他孩子相同的準備,我就讀於某體育學院,很多體校的同學升學上來,文化素養很差,因為在體校裡,他們接受的絕大部分只有體育訓練和競技精神。

第二,你的孩子是否有實力或者您本人是不是有物力財力能讓你的孩子獲得二級運動員以上的稱號,體校相當於培訓基地,很少的孩子能從事職業體育運動員的工作,絕大部分都要面臨考學升學的問題,而二級運動員以上的孩子才有資格通過體育單招考學。

第三你的孩子願不願意吃苦,以及在升學後會不會有一定的途徑可以找到工作,體育這條道路很狹窄,好一點的出去做教練,老師等對口工作,不好的只能去做一些對文化沒有要求的工作,這個希望也可以在你的考慮範圍內,畢竟工作是學習之後最重要的事情。


zaJone


現在才想起來送?恐怕是晚了,當模特吧。


蘇斯洛夫司機


想法沒錯,但這條路能走多遠是未知數!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對孩子的良好期許。規劃一條適合孩子發展的道路,是聰明家長的選擇。具體個案需要具體分析,下面探討一下。

1.孩子自身情況。

15歲女孩,身高1.82米。正常應該是中考左右的學習時段。與同齡孩子相比,孩子身高是個長處,但也不是絕對優勢。這個年齡段已經錯過了許多體育項目的啟蒙訓練和指導,孩子進體校能學什麼項目還要看自身綜合條件和專業人士的測評和考核,朱婷妹妹朱佳薈能被以排球見長的北京101中學(曾培養出女排國手劉曉彤等)特招,與其運動天賦(已經是校隊主力二傳)和勤奮密不可分。這樣的案例也能給想把孩子送進體校的家長更多的思考…。

2.社會因素。

體育確實成就了不少世界冠軍和明星,比如女排的朱婷,短道速滑的周洋等等。他們通過體育改變了個人和家庭的命運,為祖國贏得了榮譽。但冠軍除了天賦,背後的付出也不是常人能做到的。加之我國某些體育項目的發展水平和負面影響比較大,比如足球,讓很多想讓孩子學習體育家長望而卻步。

3.就業原因。

很多家長讓孩子進體校,是為了孩子在體育這條路上能走得更遠。但單純為了把進體校當成就業“跳板”,還不如踏實學習文化課,考個理想的大學,選個適合個人發展的專業(當然也有體育)。

4.題主如何破局?

徵詢孩子的想法,根據孩子的的興趣愛好和運動基因,通過專業人士測評,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合她發展的道路。至於從事警察或者導遊之類的職業,應該是通過文化課學習獲取的機會更大。

以上都是個人建議,希望我的回答能為你提供有價值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