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且長,風月不瘦鄉愁

時光且長,風月不瘦鄉愁

——讀陳曉冰《時光且長》

文|清哲木

三月煙花去匆匆,四月櫻花姍姍來。讓我想起林徽因筆下的四月天,“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時光且長,風月不瘦鄉愁

春天本是一個雨碎江南的季節,窗外菸柳籠翠,在這天青色煙雨中,我等你的故事。恰好有一本書攜著濃郁的鄉愁從江南的水墨中緩緩地映來,《時光且長》是陳曉冰先生另一部沾滿鄉愁記憶的書,作者通過細膩的情感,用心去梳理撫摸曾經的村落、老街、田疇、追尋鄉村生活的情感,記錄故鄉鎮江句容生活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一幅幅家長裡短的經年往事透過陳曉冰先生的筆把相思的平仄,婉約成一行行的等待和回憶,輕輕地藏在漫長的時光裡。

讀陳曉冰的《時光且長》彷彿讓人回到了鎮江,他記錄了鎮江句容人文生活的畫卷,東昌老街和對城鄉變遷的刻痕印記絲絲入畫,很容易把人的情深從故事中意濃拉到相思回味裡.....青磚黛瓦的江南小村,朦朧月色裡蜿蜒鄉間小道,雨巷中嫋娜移動的花紙傘,橋下潺潺流過的清淺小溪……我想這是很多鎮江人心中朦朧的“鄉愁”。但,這些在《時光且長》的書裡,恰於畫中有你,字中有意。在時光中不早不晚,不偏不倚,恰好攜著你,讀一本故鄉的陳年往事與時光一起緩緩的前行。

時光且長,風月不瘦鄉愁

有人說;鄉愁是那千里之外的驀然回首。其實,恰恰是時光敲打過靈魂的窗,惹了一地煙火塵埃之後細細溯源,捻花留香,時光擱淺了記憶,掩合了曾經的故事,但,只要記憶永恆,思念迴響,卻能在每個章頁的縫隙裡,讀出了歲月的味道。再回味起,用文字解鎖對故鄉的依戀,這種思緒是很多離人的情愫,歲月風平,也是風霜蓋面,歸來亦不少年。想象著,清澈的風,明朗的月,那碗豆花、壩上的玩伴、誰牽走了我的羊、老井安安靜靜、兩片荷葉......挽手一起走過童年,不論霜來,不論雨住,一盞茶的時光裡,讀著素年錦時,雖然瑣碎無常但卻驚豔一場又一場紅塵過往。讓我們在平凡的生活中明白,這一生,不為遇見,不為獲得,只為跳動的生命溫暖長存,回憶裡有愛。

時光且長,風月不瘦鄉愁

激昂的歲月,或是如水的日子,浮生往事細碎如浪花。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一個人的一生最珍貴的記憶,無人能抹去時光刻下的印記。用記憶的筆墨,採擷歲月的見證,記住人和事,記住故事,記住我們曾經走過的光陰。把對曾經的時光釀成酒,這一罈往事,值得我們好好的珍藏。人生漫長,歲月無語,惟人有痕,情有跡,在每個年齡裡,這人頭攢動的煙火,回味起來便可盛放的燦爛,有些人與事或許拂袖而去,經年相見,或許沒有歸期。所謂一切安好,也只是短暫如煙。

《時光且長》捻起春風,撩起思緒,我知道每個人的心中都藏著四季時光,認認真真一一來過。所有的所有隻是過場,不過筆端之下有魂有心,就不是敗筆。把跌宕的過往,摺疊入住生活。放手的,是哪無果的故事!牽手的,就是應珍惜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