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讓你的控制慾毀了孩子

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的修為,直接影響著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如今,社會上充斥著“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父母皆禍害”,“控制是最壞的教育”等話語。

這樣的論斷讓很多父母憤憤不平,不禁自問我為了孩子好難道錯了嗎?

我想對很多父母說,錯的不是你的對孩子的好,錯的是你對孩子的控制慾。

最近在讀一本書叫《拖延心理學》,書裡說在有施壓、懷疑、控制、依附和疏遠的家庭氛圍裡普遍缺乏一種對孩子自我感的基本支持。

缺乏對孩子自我感的基本支持支持,會破壞了孩子獨立生存、獨立選擇和自己規劃人生自我感。

這樣家庭裡走出來的孩子自我價值會比較低,容易感到空虛、焦慮,時間長了很可能走向抑鬱。

而我們都知道自我價值感低會影響人們在人際交往、工作、婚戀等人生的很多重要事情上的發展。

媽媽,別讓你的控制慾毀了孩子


最近有一則新聞,李連杰小女兒因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居家隔離致抑鬱症復發。很多網友說,這麼看來,幸福與否真的和物質條件的好壞沒有關係。

為什麼她小小年紀會得抑鬱症呢?我想與她的媽媽嚴格的教育有關係,換句話說是媽媽的控制慾太強了。

多年以前看到過一個採訪,李連杰的小女兒在五、六歲的時候,因為媽媽怕孩子得蛀牙,所以從來沒有吃過糖塊,當她第一次嚐到糖塊的滋味時,孩子激動得不能自持。

媽媽的控制慾不光是影響孩子對於自我的認知,同樣也會影響成年人的生活,如果不加以改變的話,孩子永遠不會成熟長大。

媽媽,別讓你的控制慾毀了孩子


今天看到一條視頻新聞說男子被老媽催睡覺催到崩潰大哭,一怒之下報假警說自己殺了自己。

新聞中的男子朱某25歲,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因為晚上被老媽催著早點睡覺而跟老媽吵架,然後朱某就“炸了”,一衝動報假警說“我把我殺了”。

上了警車後,更是大哭,民警發現,被媽媽催睡覺這事兒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朱某表示,家裡有“十本難唸的經”。

有人說這個媽媽控制慾太強了,事無鉅細,完全沒有給成年人的兒子自主自立的空間。

媽媽,別讓你的控制慾毀了孩子


無獨有偶,曾看到過另外一個新聞,疫情居家期間,一個女大學生的爸爸因嫌棄女兒懶惰,看到女兒在距上課時間僅有半個小時的時候仍在睡覺,十分氣憤。

於是爸爸破門而入,掀開女兒的被子就是一頓批評,並拍了照片發到家庭群裡。這個爸爸行為逼得女兒想跳樓。

女兒作為成年人,一個大學生,她也有自己的自尊,完全有能力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爸爸的行為讓她無地自容。

父母的控制慾讓孩子越來越失去自我。一個沒有自我的人,長大後難免不成為巨嬰。武志紅老師在他的微博裡提到:

媽媽,別讓你的控制慾毀了孩子


你的小事,必須按照我的意志來。——這種邏輯,可稱之為「共生絞殺」。在瑣細的小事上這樣做時,就是絞殺了你在這件事上的意志;當一貫這樣做,而且彌散在生活中各種細節時,基本意味著,你的自我,被我的自我給絞殺了。

媽媽,別讓你的控制慾毀了孩子


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慾很強的人。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經說“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都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所以,如何減少我們的控制慾,做一個張弛有度的父母,讓孩子生活得幸福呢?

首先,父母要學會接納自己。找到自己不接納的情緒,直面它、接納它,你才可能擺脫它,克服它。很多父母正是因為對自己的不接納,才會轉向對孩子的控制,他們不接納自己的平庸和不完美,才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才會希望培養出來一個完美的孩子。

其次,要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他是一個獨立的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想想如果你是一個孩子,你希望自己的父母如何對待自己,每個人都渴望被尊重理解。尊重孩子會讓他充滿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確的選擇和判斷。

最後,要不斷的學習提升並學會和孩子交流。我們很多人都不是天生就會做父母的,接納自己的不足夠,才會想著彌補自己的缺失,然後不斷地學習怎麼為人父母,我們和孩子之間才會更像是朋友。這樣,親子關係中的愛才會流動起來,孩子才能更好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