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升級“智慧工地”管理平臺 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巡查兩不誤

近日,在臺州市黃巖區天長北路新建商住用房項目施工現場,120多名工人在考勤通道,依次排隊進行虹膜考勤打卡,通道一側的兩個大屏幕上,實時顯示出工人的姓名、工種、體溫等信息,不到10分鐘,工人就全部入場完畢。

“我們應用了新的智能考勤系統,增加了紅外測溫設備,在虹膜打卡時,同步進行測溫,同時後臺自動識別工人身份信息,讀取他的健康碼。如果健康碼是黃色或紅色,考勤閘機立即鎖止無法通行,系統立即發出警報,管理人員馬上採取防控應對措施。”該項目管理人員楊傑鋒說。

台州共有近20萬名實名在冊工地施工人員,目前在建工程數2600多個,工人8萬多名。工地施工人員來自全國各地,數量多,流動性強,人員變動大,防控壓力較大。2月下旬,台州在全省率先利用 “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將務工人員實名制系統和省、市大健康數據系統進行對接,快速摸排施工人員健康碼情況;利用虹膜或人臉考勤系統,對每天入場的施工人員的健康碼狀態,進行常態化動態監管,確保不漏一人;同時,利用視頻監控平臺,加強網上日常安全生產巡查,實現工地疫情防控情況“雲監管”。

在椒江區葭沚水城學院路安置房工程項目施工現場,工地防疫執勤專員戴楊潔,正通過手機APP,查看工地工人的作業情況。“我們工地共有20多臺高清攝像頭,覆蓋工地的每一個角落,放大後甚至可以看清安全帽上的編號。”戴楊潔說,通過監控,可以方便查看工人口罩佩戴是否規範,是否存在人員集聚等情況,以便及時進行提醒糾正。

“我們充分利用‘智慧工地’管理平臺,通過資源整合和技術創新,守好工地小門,在考勤設備不變、考勤方式不變、管理方式不變的基礎上,實現了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巡查兩不誤。”台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厲維軍說,截至目前,台州建築工地核查出多例“紅碼”和“黃碼”務工人員,並通過用工單位對他們一對一進行核查和處理,確保只有健康碼為綠碼的務工人員才能進場施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