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限法則”與“溫水煮青蛙”在孩子教育中的實踐

“四象限法則”與“溫水煮青蛙”在孩子教育中的實踐

最近一直在為兒子的教育煩惱:兒子最近各種小毛病層出不窮。作為爸爸覺得有些手忙腳亂了,怎麼越教育小毛病越多?

無奈在上班的路上想,在工作餐時間想,甚至在上廁所想……,也沒想出個所以然。列計劃!這是爸爸條件反射的下意識的辦法。作為IT出身的爸爸,做事情喜歡制定周密的計劃,曾經為兒子制定了可謂嚴苛的計劃,可是四個禮拜修改了四次,為什麼呢?時間緊,要改的問題太多,計劃與現實的困難嚴重脫節——“貪多嚼不爛”。

正在頭疼的時候,得到了項目管理中的一個原則啟示☞ “四象限原則”(如下圖)。

“四象限法則”與“溫水煮青蛙”在孩子教育中的實踐

事情要分輕重緩急,眉毛鬍子一把抓只會忙的團團轉,到頭來還收效甚微。“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緊急且重要的事情立馬做;緊急而不重要事情守住底線即可;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情制定計劃來做;不緊急也不重要的事情想做也不做(暫且擱置)。如果感覺有點拗口的話,下邊這張表將會直觀的告訴我們怎麼做。

“四象限法則”與“溫水煮青蛙”在孩子教育中的實踐


比如:

孩子每天課堂內容的消化屬於緊迫且重要的,無論如何要立即處理;

興趣學習屬於不緊迫但重要的事情,要制定計劃來完成;

各種打卡任務屬於緊迫不重要的事情,守住底線(完成打卡即 可),能不做就不 做;

課外學習屬於不緊迫也不是很重要,在前三個未完成的情況下,想做也不要做,可以考慮利用碎片時間來進行。

所謂重要或者緊迫最主要的判斷標準就是看是否在短時間能帶來的較大的收益,而並非一成不變,今天重要的事情可能在明天就變得不重要了,今天不緊迫的事情可能明天就變得非常緊迫。

搞清楚如何區分事情的輕重緩急後。下一步,爸爸列出了兒子生活和學習上目前存在的一些小毛病(見文末配圖,實在是不忍直視),之前爸爸想一下子把這些壞毛病都根治了,可是屢戰屢敗。

發現同種重要程度的事情也有好幾個。怎麼辦呢?爸爸從一個著名的試驗中得到了啟發——“溫水煮青蛙”——從小量變到大質變。

“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刻意的讓孩子同時改正多個毛病,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或者逆反心理,適得其反。不如我們抓住重點,針對一個最急需的問題,在一段時間內進行緩慢改進。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兩耳不聞其他事,一心只管此一件。(呵呵,這對家長的心理耐受力要求比較高)通俗的說,在溫水煮青蛙這段時間,除重點關注的毛病外,其他毛病都不是毛病,你也不必太在意,導致自亂陣腳。

“四象限法則”與“溫水煮青蛙”在孩子教育中的實踐

初步成果展示:以前兒子出門的時候,衣服的功能充其量是塊遮羞布而已,近一個月,爸爸只抓這一項,兒子也沒有明顯的壓力與反彈。現在明顯有改善,至少出門時衣服會整理好才出門,初見成效。

剩下的工作就是堅持了,看看下邊的任務還是非常重的。

“四象限法則”與“溫水煮青蛙”在孩子教育中的實踐

“四象限法則”與“溫水煮青蛙”在孩子教育中的實踐

最後總結一下,對付孩子的毛病,抓重點,逐個擊破,文火慢燉。生活如此,學習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