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珍稀动物仅海南有,是河流生态顶级捕猎者,科考只发现了4次

2020年4月,海南省吊罗山林业局发布了最新的监测成果,

通过3年的监测成果显示,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活着4只小爪水獭。也就是说,为了监测到小爪水獭,海南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足足花了3年时间,才确定海南有小爪水獭的种群存在,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啊!小爪水獭学名亚洲小爪水獭,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那么跟随动物来了一起了解下水獭这种神奇而又稀少的动物吧!

这种珍稀动物仅海南有,是河流生态顶级捕猎者,科考只发现了4次

水獭

在很多人的朋友圈中有人发过:一只像人类一样双手合十,作祈祷状的“网红”水獭图,再配一些祈祷的文字。那你知道张图真的是“水獭”吗?其实,会仰泳、会捂脸、会牵手、会抱娃的,通通都是海獭。很多人想当然地把“水獭”和“海獭”这两种动物混淆了。

这种珍稀动物仅海南有,是河流生态顶级捕猎者,科考只发现了4次

这其实是海獭

01水獭与海獭,长得其实不一样

中文博大精深,名字都是有寓意的,动物也如其名。它们都是生活在水边的,但海獭是生活在海边的,水獭是生活在淡水(河流)边。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也造就了它们的形态不同。

这种珍稀动物仅海南有,是河流生态顶级捕猎者,科考只发现了4次

《精灵宝可梦》海獭君

从最直观的尾巴来看,长期的海洋生活造就了海獭的尾巴是扁圆扁圆的,因为扁圆扁圆的尾巴在游泳时不仅能起到像船一样“桨”的作用,还能作为“舵”帮助它们在水中做出高难度的转身。

这种珍稀动物仅海南有,是河流生态顶级捕猎者,科考只发现了4次

小爪水獭

从四肢来看,海洋大风大浪的恶劣生存环境造成海獭进化出了像海豹、海狮等海洋哺乳动物一样的鳍肢。而生活在淡水河流的水獭的生存环境则好的多,水獭的后足虽然也有蹼,但结构上还是更像“爪”而不是“鳍”,爪”没有“鳍”那么有力。

02为了小爪水獭,蹲守三年才观测到4次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都有是为了保护有代表性的明星动植物,而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是独有物种丰富,水獭更是其中的明星物种。为了追踪海南的小爪水獭,吊罗山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借助红外线照相机,对它日夜监测。

这种珍稀动物仅海南有,是河流生态顶级捕猎者,科考只发现了4次

吊罗山拍摄到的小爪水獭

从2016年发现小爪水獭的粪便开始,吊罗山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了,但多方监测,仍然没有发现小爪水獭实体。到了2017年2月,吊罗山保护区成立了专业的监测队伍,对保护区的水獭可能分布区域布设了红外相机自动监测,并进行野外线样调查。在科学有效的分工下,科研终于有了回报。到了12月,也就是保护计划10个月后,监测队伍终于监测到了第一只小爪水獭,有了第一只,第二、三、四只也就不远了。保护区的专家通过监测分析,发现的4只小爪水獭是不同的个体,捕食时间不尽相同,居住地分散,应该是分属不同的种群。

这种珍稀动物仅海南有,是河流生态顶级捕猎者,科考只发现了4次

小爪水獭

通过三年的持续监测,保护区的科研工作者通过小爪水獭的粪便,发现小爪水獭似乎是个直肠子,就像直接吞咽似的,因为粪便中有小鱼头、蟹壳、蟹腿,各种碎骨头片还挺完整。

03网红“水獭”仰泳?这可以海獭的绝技

在可爱“水獭”网图中,大家经常看到“水獭”仰泳,仰浮在水面中,但实际上,水獭是不会这个的,

会仰泳的是海獭。

这种珍稀动物仅海南有,是河流生态顶级捕猎者,科考只发现了4次

小爪水獭

首先,成年的海獭分泌一种特殊的油脂,这种油脂且有良好的防水性能,萌萌哒的海獭会将分泌的油脂精心涂抹在自己的毛发之上,使毛发获得更好的防水性能。这一身的皮毛是海獭能够轻松以仰泳姿势漂浮在海面上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由于海獭长期生活在海洋中,并且常常会潜入海里觅食,海獭身上披着一层

保暖性能非常好的、看起来比水獭要更蓬松且充满空气的的毛发

结语:小爪水獭对环境要求非常高,在河流生态顶级捕猎者地位,成为了水域水质的指示动物。发现了小爪水獭,说明吊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因为能否在水域中找到小爪水獭,是评价水质优劣的最佳方法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