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不敢打賭:6元一斤的翠冠梨,我能賣100萬斤

敢不敢打賭:6元一斤的翠冠梨,我能賣100萬斤

綠舟農場老闆 吳建明

我是今年第二次來到位於江蘇省丹陽市的綠舟農場。

來的時間稍微晚了一點,農場的翠冠梨已銷售完畢。不過梨還是有的吃的。吳建明(綠舟農場老闆)讓員工從冷庫中拿出幾個翠冠,削皮切片,供大家品嚐。

“味道不錯啊!”我誇讚道。

今年夏天老天爺特別傷感,雨水特別多,市場上的翠冠品質普遍下降,而綠舟農場的梨肉質細膩,汁液豐富,糖度也基本到位(12.8%),算是我今年嘗過的一個好翠冠。

吳建明也嚐了一塊,說:“這個屬於品質中下的。今年是第一年掛果,而且下了這麼多雨,出乎意料地讓我們的品質和別人的差距一下子就拉開了。”

“能賣什麼價格?”我問道。

“上門來買的6元/斤,大部分是禮品裝,10元/斤。”吳建明介紹道。

敢不敢打賭:6元一斤的翠冠梨,我能賣100萬斤

雨露空間門店的翠冠梨銷售價目牌

“今年你的翠冠在雨露空間的門店賣什麼價格?”我問一同前來的胡曉海(菜鳥公社老闆),他在浙江嘉興種植的翠冠主銷雨露空間和百果園。

“B果賣4.2元/斤,C果賣3.2元/斤。”胡曉海答道。

在雨露空間的門店中,翠冠屬於高性價比的梨品之一,分列在B區和C區。

“那相當於比雨露空間的零售價還要高。”我讚歎道。

“我今年也去過嘉興市場,發現經銷商對價格還是很敏感的,做起來會非常累,所以未來的銷售我就考慮C端了。”

吳建明做商業出身,他計劃組建自己的銷售團隊,主攻C端,目標是100萬斤。

“6元/斤的價格賣100萬斤你要建多大的銷售團隊?”胡曉海疑問道。

他今年的重點在B端,希望通過標準化的處理在B端打出“菜鳥”品牌。

敢不敢打賭:6元一斤的翠冠梨,我能賣100萬斤

綠舟農場的初投產梨園

“我今年只有10萬斤多一點,沒有做廣告,我在上海的微信朋友圈發一下,就賣掉了,還有很多朋友還不知道我的梨好吃呢。”吳建明得意地說。

“今年連雨露空間都沒有賣掉100萬斤,他們這麼多家門店。”胡曉海提醒道。

“我們現在看什麼樣的產品能賣高價,除了品質好之外,最好還是新產品,消費者沒接觸過的,他有個嘗新的心理,願意為新產品去買單。”我提點道。

這也是雨露空間胡志藝所強調的觀點:高價=好吃+好看+安全+稀缺。

稀缺很重要,像翠冠這樣的單品無論有多好吃,都很難賣高價。

因為太多了。

敢不敢打賭:6元一斤的翠冠梨,我能賣100萬斤

南方早熟梨主栽品種——翠冠

“我為什麼願意老老實實地種梨,而不是選擇新奇特的產品,因為我知道最普通的產品才是最穩定的產品,50年前有人吃,50年後也必然有人吃。”

吳建明這個觀點倒和胡曉海一致,他們都因此選擇種翠冠。

“我只要把品質做好了。”吳建明再一次強調品質。

談到品質,我有一個疑問,怎麼去保證自己的產品每年都明顯優於別人?

“這個核心技術存不存在?”我問道。

“我覺得沒有。”胡曉海說。

菜鳥公社今年的翠冠也比市面上的好,但相對往年的品質,還是略有下降。

吳建明也說不出今年品質好的具體原因,他認為丹陽可能是翠冠的優勢產區。

敢不敢打賭:6元一斤的翠冠梨,我能賣100萬斤

俞美良(右)在綠舟農場

“跟施肥有關係,我的梨就比馬橋任何一家都好吃。”俞美良解釋道。

他在浙江海寧種了20多年的梨,還是綠舟農場和菜鳥公社共同的技術老師。

他們三家果園我都去過,都強調生草栽培和多用有機肥。

“問題是我們沒有一項核心技術來保證自己的梨每年都比別人高2度的糖度。如果有,那我的發言權就比別人強了。”

我還舉了美國的芯片為例,指出農業跟工業的區別。

“如果能穩定的比別人高1度已經是非常厲害了。”胡曉海更正道。

敢不敢打賭:6元一斤的翠冠梨,我能賣100萬斤

生草栽培的梨園

“關鍵是個體之間的差異不要太大,比如說平均糖度12度,你如果把一個糖度10度的梨放進去,就會影響整體。”俞美良說。

他的翠冠也是走大市場,跟胡曉海一樣,最多比市場價貴兩三毛一斤,賣不出像吳建明一樣可以翻一番以上的高價。

“等你賣掉100萬斤梨之後,你怎麼養這個銷售團隊?”我還有一個疑問。

雨露空間也好,百果園也好,他們的門店就相當於銷售團隊,多品經營,全年不斷,相對的運營成本就要低得多。

“到時候我就要請你幫忙了。”吳建明話鋒一轉,說:“比如091無核沃柑,你幫我找一家全國最佳品質的,我來跟他合作,這樣我就把全年做起來了。”

敢不敢打賭:6元一斤的翠冠梨,我能賣100萬斤

吳建明(中)和來訪者交流

“如果他真的能種出最好的產品,他為什麼一定要跟你合作?”胡曉海質疑道。

“比如說百果園給你4元一斤,我給你5元一斤,你的梨賣給誰?”吳建明反問道。

“肯定是百果園,想都不用想。”胡曉海不以為然。

吳建明不解,我也不解。

胡曉海解釋道:“百果園有量啊,比如他說我今年在你這裡拿50萬斤,他說這句話是有底氣的……”

“就是百果園能兌現,到你這裡就不一定能兌現。”我馬上明白鬍曉海的意思。

敢不敢打賭:6元一斤的翠冠梨,我能賣100萬斤

胡曉海針對不同渠道的三款“菜鳥”包裝

現實中也確實存在這種光吆喝不兌現的情況,更何況市場變化萬千。

“如果百果園收我的梨4元/斤,你來收我的梨5元/斤,我肯定賣給你。我開價高你不賣給我,我不給你錢嗎?”吳建明還是不解。

對他來說,這是違揹人性的。

“等你量大了之後,在銷售上會有焦慮症的。10萬斤和100萬斤完全是兩個概念。”胡曉海解釋道。

就像炒股,資金量少的時候跟多的時候的心態是不同。

敢不敢打賭:6元一斤的翠冠梨,我能賣100萬斤

胡曉海(左)和胡志藝一起在梨園

“最重要的客戶其實是量最大的客戶,當你量大的時候,你優先考慮的是怎麼先把貨賣完,而不是說誰出的價格高。”胡曉海說。

“現在我們也不爭論,100萬斤不管雨露空間賣不賣得掉,但今年銷售下來,我有信心,到2022年,我再告訴你我在C端賣掉多少斤。”吳建明仍然信心滿滿。

綠舟農場2020年的計劃產量是100萬斤。

2020年9月2日


作者簡介

清揚,1991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園藝系,南京農業大學碩士學位,高級農藝師,《中國果業信息》專欄作者,2014年12月創辦《花果飄香》微信公眾號,2017年11月入駐《今日頭條》,2018年11月獲“2018年度十大三農頭條號”稱號。


敢不敢打賭:6元一斤的翠冠梨,我能賣100萬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