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里奧和橋水基金真的是投資的神話嗎?

有一個非常成功的對沖基金,叫做橋水基金。有多成功呢?可以用兩句話概括:

第一句,橋水是美國曆史上最掙錢的對沖基金公司,這一點甚至超過了那個叫索羅斯的著名金融大鱷;

第二句,這個橋水的創始人達里奧被稱作是史上最成功的對沖基金經理,他寫了一本書叫做《原則》,他的書還沒有出版就已經登上了暢銷書的排行榜。

達里奧到底為什麼如此成功?他真正的過人之處在哪裡?他真有那麼傳奇嗎?他的短板如果有的話,是什麼?今天我們就看看這些問題。

達里奧和橋水基金真的是投資的神話嗎?

一、達里奧的過人之處在哪裡?

達里奧真正的過人之處,是在歷次的金融危機當中他不僅沒有損失,還化危險為機遇,在市場的動盪當中獲取了很高的收益。中國有句俗話,叫做危機危機,既是危險也是機遇,危險之中蘊藏著機會。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達里奧是真正做到了這一點,化危險為機會,在市場動盪中獲取了高額的收益,這個才是達里奧真正的過人之處。

比如說1987年10月的時候,美國經歷了一次著名的股災,史稱為“黑色星期一”,單日跌幅高達20%以上。當時很多交易員都站上了紐交所大樓的天台準備跳樓了,可是達里奧的橋水基金不僅沒有損失,還逆勢掙得了高達22%的收益,被當時的媒體稱作是“十月英雄”。1987年的股災有點遠,我們再來看一個近一點的,我們來看一看達里奧在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當中的表現。

2008年,對沖基金行業整體慘淡,很多基金的表現都非常地差。著名的金融機構,像雷曼兄弟甚至倒閉了,貝爾斯登也被其他金融機構接管了,就連向來穩健的股神巴菲特旗下的基金也遭受了高達9.6%的損失,這個損失在股神歷年的投資生涯當中是最大的損失(當然今年除外),橋水卻因為事先預見了這場危機,而逆勢獲得了高達14%的正收益,這一戰也使得橋水聲名鵲起。

達里奧和橋水基金真的是投資的神話嗎?

橋水基金

不僅如此,2010年歐洲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對沖基金行業的整體表現也是非常慘淡,但是橋水再次表現優異。橋水旗下有一支最大的基金叫做純粹阿爾法基金,規模高達700億美元,在2010年居然獲得了高達45%的收益。對於這麼大規模的基金來說,獲得45%的收益簡直就是天文數字,這一年橋水的整體回報率也達到了歷史新高。這幾年橋水的名氣越來越響亮,與橋水基金在2008年和2010年兩次金融危機當中的優異表現是有直接關係的。

二、達里奧的成功秘笈是什麼?

一次避開危機可能是運氣,可是這麼多次在危機中表現優異就不能簡單地說是運氣了,那是靠什麼呢?橋水有一整套的經濟分析方法,這套方法和主流的宏觀經濟分析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就是依靠這套方法預測了幾次的經濟危機。在橋水的網頁上你可以找到一個長達300頁的文檔,題目叫做《How Economic Machine Works》,翻譯過來就是經濟機器是如何運行的,在這個文檔當中橋水詳細介紹了他們的經濟分析方法。

下面就來跟你說說橋水的這套方法和主流的宏觀經濟預測,它們的區別在什麼地方。主流的宏觀經濟預測模型無非是兩大類:一類叫做向量自迴歸;另一類叫做結構化模型。

不管是哪一種,其實說起來無非就是用一套方程去描述過去的歷史數據,然後用這套方程再進行簡單的趨勢外推,進行預測。既然是趨勢外推,它就預測不到這些拐點,但是經濟危機恰恰就是拐點,以前的規律就不再適用了。用一句話概括,當這個宏觀經濟預測模型用過去的規律去推測未來的變化時,其實就已經放棄了預測經濟危機,在方法論上就已經背道而馳了。你看宏觀經濟學成立100多年以來,它就從來沒有成功地預測過一次經濟危機,而它預測到的危機都往往不是危機,究其原因就是所謂的危機就是拐點,是不能用過去的趨勢進行外推來預測的。

達里奧和橋水基金真的是投資的神話嗎?

古希臘有個哲學家叫做赫拉克利特,他說過這樣一句話,“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你拿過去的危機,也是不能預測今天的危機的。那麼到底怎麼樣才能夠預測經濟危機呢?預測經濟危機一定要抓住危機的本質,而不是危機的形式。不管是向量自迴歸還是結構化模型,這些都過於注重危機的形式了,它用一系列宏觀經濟指標去刻畫這個形式,反而是錯過了危機的本質。

那危機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呢?根據橋水的分析,危機的本質在於債務。日常生活當中人們都會負債,當債務負擔不重,人們能夠償還債務的時候,債務其實是個好事情,它活躍了經濟;但是當債務負擔過重,人們的收入沒法還債的時候,危機就開始了,就產生了壞賬。然後就引起了資產價格的下跌,進一步引起信心的崩塌,一連串的連鎖反應之後,危機就像雪球越滾越大了。橋水就是依據剛才這套邏輯準確預測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

這次危機是怎麼回事兒呢?這次危機的前提是房地產泡沫,2004年、2005年的時候,很多買不起房的中低收入人口負債買了房,而且是零首付低利率,前兩年的還本付息壓力很小,很多人甚至前兩年根本不用還本付息。到了2006、2007年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購房者需要開始還本付息了,債務負擔就開始體現出來,越來越多的人付不起,壞賬就開始出現,房價就開始下跌。

雪上加霜的是美聯儲從2004年6月開始加息,一連加了17次,利率水平從1%一直加到5.25%,這麼大幅度的加息就大大提高了還本付息的壓力。所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很多人就還不起錢,這時候還遭遇了加息,還本付息的壓力就越來越大了,很多人就開始賴賬。這個賴賬就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包括房屋的拍賣、房價的下跌以及和住房有關的一系列投資工具都大幅貶值,產生了很多的壞賬。這時候其實很多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都在惡化,大家也不知道彼此的情況到底是什麼樣的,於是大家就爭相持有現金,誰也不願意把錢往外借,這樣就導致經濟活動進一步萎縮,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的循環。

達里奧和橋水基金真的是投資的神話嗎?

在2008年的時候,橋水就是準確地計算了當時的債務情形,並以此預測到了當時的金融危機。到了2010年橋水又用相同的方法同樣預測到了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並且取得了史上最好的投資業績。到2013年的時候橋水就功成名就,把這套分析方法在它的網站上公開了。橋水的這套分析方法不僅取得了投資上的成功,而且也得到了很多行業的讚譽,比如說美聯儲的前主席,大名鼎鼎的保羅·沃克爾就曾經說過,橋水基金對於經濟的統計分析甚至比美聯儲的還要靠譜。

三、我們普通人能學到什麼?

現在我們來回頭分析一下,我們能夠從橋水的這套方法中學到什麼?

首先,橋水的這套分析方法它的核心在於債務的負擔是否過重,是否可以支撐下去,這個就要求一套準確的計算方法,是需要下細功夫的,不能停留在概念上。很多人都懂得債務的重要性,但是能夠預測金融危機的人很少,為什麼呢?就是計算的功夫不夠細。

比如說過去好幾年很多人都說我國也存在嚴重的債務危機,地方債問題也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居民的負債問題也被說得很嚴重,可是認真做過研究的人都知道,我國的地方債和歐洲的主權債務完全不同,遠遠沒有達到危機的程度。我國居民部門的負債率還很低,中央部門的債務負擔也很低,因此我國既不存在歐洲意義上的主權債務危機,也不存在美國意義上的房地產債務危機。隨著2016年我國經濟的大幅回暖,對我國債務危機的討論就慢慢煙消雲散了。所以這個債務的分析方法除了瞭解債務的重要性,還要把債務的負擔算對算準,是需要有細功夫的。

達里奧和橋水基金真的是投資的神話嗎?

第二條,這套債務分析方法在危機時候能夠大顯神通,但是對於平常的投資業績的幫助可能並不大。你看橋水的整體業績並沒有特別突出的,突出的時候集中在危機期間,橋水旗下有兩大主力基金,分別是純粹阿爾法基金和全天候基金。年均的收益率,純粹阿爾法是12.8%,全天候只有7.7%,前者比標普500,也就是美國的大盤指數稍微高一點點,後者比標普500還要低一點點。綜合起來看,橋水基金的總體回報率也就是和大盤差不多,所以橋水的長期業績並不驚人,只是在危機期間特別好,所以才得到了特別多的關注。

作為比較,我們熟知的股神巴菲特,他在50多年的投資生涯當中,平均的收益率達到了22%左右,比美國的大盤高出一倍,達里奧的業績平均每年也就是10%多一點,比大盤略微好一點而已。巴菲特管理的資金總額大約是5000億美元,橋水的資金總額大概是1500億美元,巴菲特是橋水的三倍以上。所以達里奧雖然成功,但是作為一個投資家,不管是長期業績還是資金總額,和股神巴菲特還沒有在一個數量級上。而且2013年以來橋水基金的業績經歷了顯著的下滑,它長期業績的穩定性更加存疑。

如果再有人和你聊起橋水,聊起達里奧和他的《原則》,你就可以很專業地告訴他,達里奧的《原則》以及橋水的一整套經濟分析方法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地方,但是達里奧不是神,橋水的名氣之所以那麼大也有很多營銷的功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