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吳笛在166空間的展覽叫“對稱”,在這個展覽中,藝術家和她的作品、藝術家和收藏家之間、藝術家、收藏家和藝術生態之間形成了富有意味而具有啟發性的關係。166空間的創始人Andrew Ruff上世紀90年代,他從美國來到上海,娶了中國太太並留在了這裡。從事律師行業的Andrew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潮中迅速站穩腳跟,生活穩定後的他開始收藏中國藝術,他收藏的第一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就是曾梵志。Andrew和太太Lingling住在老上海的弄堂裡十多年了,三年前,家對面的老房子改造,他和太太提議把這間1936年的老房子租下來,開設一個藝術非盈利空間。在空間官網的介紹中寫道:“老房子的門牌號166就順理成章成了我們空間的名字。”

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Andrew和Lingling

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166空間

Andrew身上我們能看到一個理想型藝術收藏家的影子。他相信藝術,有獨立的審美趣味,尊重藝術家,並且有能力將個人趣味與藝術市場進行有效互動。166空間的開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非盈利的性質為藝術家提供更廣闊的平臺,同時也為畫廊和機構合作提供了更為靈活的形式。

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對稱symmetry”展覽現場

為什麼創立了166空間?

Andrew:我收藏快20年,沒有辦法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在家裡,希望有一個空間展示和呈現。我們是非盈利空間,不做銷售,如果要有銷售的話就對接畫廊。既然有了空間,我們也做其他藝術家的展覽和項目。藝術給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從做律師事務所到全職投入到藝術,怎麼有這麼大的動力?

Andrew:我大學從法學院畢業就開始做律師事務所的合夥人,一開始就覺得做一兩年我就會轉行。但是一做就是15年,好吧,那我們重新考慮一下吧。我一直對藝術有興趣,要怎麼參與到藝術行業,我首先不要做畫廊。(笑)

後來我想我可以做一個策展的平臺。我想策展人和收藏家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可以把兩個身份放在一起,可能做更多樣的展覽。我們跟畫廊沒有衝突,如果想邀請哪位藝術家在這裡展覽,我們就找他的代理畫廊合作,畫廊不用擔心我跟他們搶藝術家。

現在的藝術品市場好像並不景氣,選擇這個時候投入藝術行業似乎不是一個好的時機。

Andrew:不同國家地區的局面不太一樣,但是對我來說blue chip(藍籌)藝術家的銷售還是非常可觀的。而且相比首飾、珠寶這些,藝術發揮的比較好。年輕的藝術家有點不穩定,不像之前那麼活躍。活躍的時候應該是有一些投資心態的錢來買藝術,對長期的藝術發展來說是不好的。我根本不覺得藝術是一個投資,藝術是一個愛好,你必須要真正地愛一個作品才能選好,才能長期支持市場。

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166空間

你選擇藝術的標準是什麼?

Andrew:都是我愛的作品。因為你要把一個作品買下來放在家裡,有點像領養一個孩子一樣,要天天跟這個作品在一起。

你聽說你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收藏曾梵志?

Andrew:

中國藝術家曾梵志是第一個。我小時候我的父母沒錢,但是他們很熱愛藝術,在我小時候就帶我去美術館。他們想讓小孩子覺得好玩一點,會說:如果能有一個作品放在你的房間裡,你選哪一個。所以從小開始,我就開始“虛擬”的收藏。而且在我小時候會想,如果要把一件作品放在房間裡,早上起來看到這件作品會讓我覺得有點可怕,或者是我沒有辦法睡覺。當然長大了不會這麼看作品。

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166空間展出的曾梵志作品

166空間之前的展覽似乎有一種很明確的東方線索,這次吳笛的展覽似乎與之前不太一樣。

Andrew:我很難解釋我為什麼喜歡一個作品,我可以跟你說某一些因素,但是要把全部的因素放在一起,並且加一些magic才可以說“ok,這是我喜歡的作品。”技術方面她超級棒。雖然中國藝術家在學院教育中受到非常嚴格的寫實繪畫的訓練,但是能有吳笛這麼好的技術也是非常難得。

我覺得藝術面臨兩個“時間”的問題,第一是“創作時間”,一幅畫需要三個月完成,這是第一個時間;第二個是“收藏時間”,藝術是第一眼就看中的,你一看它就知道。藝術家和藏家的兩個時間共同決定了這個作品是永遠重要的。

藝術經紀人會給藏家介紹一些原理和知識,這些知識會不會影響你的收藏?

Andrew:我覺得拍賣公司的角色是很清楚的,他們會說:“對,這六個月市場到哪裡了。”我的收藏是要去藝術家的工作室,瞭解藝術家的創作方式,瞭解他們每一個系列,瞭解他們十年之內是如何變化的。這個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如果是從拍賣行買東西,這個過程是沒有辦法完成的。我們沒有那麼考慮到價格,這不是我最擔心的事情。

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166空間

非盈利空間靠什麼來支撐?
Andrew:我們跟滬申有展覽項目合作,每年三個大型藝博會的時期策劃展覽。3月在Art Basel期間, 9月在Photo Shanghai期間,11月在西岸和021期間,我們在三個檔期策劃展覽,每個展覽的時間是兩個月。我們就拿出6個月的時間做展覽,其他的時間就可以出租場地、做活動,同時我們跟博物館、美術館的機構有合作,也有另外收入的來源。

目前的策劃是把中國和國外的藝術家組合在一起,藝術就是藝術,沒有中國當代或者西方當代之分。我覺得藝術家有兩個因素是重要的:一個是有話要說,一個是有辦法說話。在國內,我們要拜訪藝術家工作室,這也是收藏中國藝術家比較可行的辦法。國外的人不太知道中國現在的藝術是什麼樣,我們是一個介紹彼此的平臺。

談一點你的心得?

Andrew:166空間雖然規模小一點,但是能給觀眾看中國有這麼多出色的藝術家。我希望給市場一些時間和耐心,慢慢來,這是一個享受自己收藏的過程。


Andrew Ruff | 藝術給了我很多,現在我可以回報它一點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