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陽街道:民生“一張網”兜住“萬千事”社會治理新舉措

今年,渭陽街道不斷探索和完善“精細化、信息化、動態化”社會網格化管理模式,按照“街巷定界、規模適度、無縫覆蓋、動態調整”的原則,將轄區8.2平方公里內的20個社區,107個住宅小區,6萬戶、12.5萬居民,774家駐地單位、2024家商戶門店及所有主次幹道、公共區域、商務樓宇劃分為128個網格單元,力求實現社會管理“全覆蓋”、社區服務“零距離”、居民訴求“全響應”的社區治理目標。

“小網格”網羅“大民生”

街道將轄區所有駐地單位、主次幹道、公共場所、商務樓宇、居民樓院納入網格,根據便於管理的原則,結合地理位置、居民人數、商網分佈、駐地單位等因素,以300-500戶、1000-2000人的規格將街道劃分為128個網格單元,做到地域清晰、四址明確,構建起“社區有網、網中有格、按格定崗、格中定人、人在格中、事在網中”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網格員”擔當“大管家”

街道按照“一格一員、一崗多責、一專多能”的要求,在轄區招募網格員,在各網格從事網格化管理服務,充分發揮政策宣傳員、民情采集員、矛盾調解員、安全排查員、環境監測員等作用,把便民利民的服務舉措延伸到各個網格之中,確保網格內居民的大事小情能在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時間解決,實現“瑣事不出網格、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目標, 構建起覆蓋全面、功能互補的社區管理服務網絡。

“網格化”服務“精全實”

通過推行社區網格信息化管理,使網格員達到“三活”“四清”目標,“三活”即成為本轄區的“活戶籍”“活檔案”“活地圖”,“四清”即做到“家庭情況清”“人員類別清”“區域設施清”“矛盾隱患清”, 將過去的被動管理變為主動服務,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精細化、科學化水平,實現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面性服務管理,通過真感情聯繫群眾,實打實為民服務,用初心使命點亮群眾美好生活。

渭陽街道:民生“一張網”兜住“萬千事”社會治理新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