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餘年》的續集還沒等到,它背後的男人就去海邊看書了?

《慶餘年》的續集還沒等到,它背後的男人就去海邊看書了?

​作者:任尚坤

來源:商業人物(ID:biz-leaders)


幾個月前,閱文集團CEO吳文輝仍在密集出席各大峰會,分享熱播劇《慶餘年》爆紅的秘密。該劇由騰訊影業和閱文集團共同打造。後者由騰訊文學與原盛大文學整合而成,旗下囊括QQ閱讀,起點中文網,新麗傳媒等品牌,騰訊為其第一大股東。


而現在,吳文輝和當年打天下的高管們就一起突然“榮退”了,毫無徵兆。


有江湖氣,看重兄弟義氣。這是他留給很多人的印象。從執掌起點中文網到盛大文學再到閱文集團,吳文輝被奉為“網文教父”多年。他喜歡讀書卻不善表達,常以“我是搞技術出身的”作為開場白。他是個有點沉默寡言的人。


儘管他也接受過不少媒體的採訪,但多數還只是話語體系的重複。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這次辭任閱文聯席CEO後,吳文輝在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把由起點中文網發展而來的閱文集團,比作自己已經成年的孩子,稱要學會放手。一如十年前盛大收購起點時他說,“就像自己養一個孩子,父母考慮的角度,就是希望他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環境,而不是自身的利益。”


但人們又總會想到,他後來和盛大分崩離析。他的經歷中有與眾不同的一點,即創業時的原班人馬這些年都在和他共同進退,集體離職、集體加盟。這次看上去同樣是團體式行動,不由得引發外界聯想。坊間更是矚目著吳文輝是不是會有下一站。


他在公開信中講,自己一直有個理想,就是在退休後,找個海邊安靜的看書,現在感覺距離這個理想更近了。可掰著手指頭算一算,他今年才42歲。


“閱文亟需基於IP帶領行業進一步構建一個更加開放的生態和更符合未來趨勢的商業規則。”這應該是公開信中,他和高管們讓位的隱晦式表達。疑問就在於:更開放的生態和更符合未來趨勢的商業規則是什麼樣的?閱文的內部戰略設想,也成了外部的謎團和癥結。


此前則有媒體消息透露,閱文管理團隊調整的導火索是“內部推動免費閱讀,但意見不統一”。對該問題,閱文後來並沒有正面回應。猜測的歸猜測,故事的歸故事,現實的歸現實。


年報顯示,閱文集團2019年淨利潤11.1億元,同比增21.9%;營收83.5億元,同比增65.7%。收入主要來自在線業務和版權運營業務。其中,在線業務收入為37.1億元,首次出現同比下滑。公司稱是騰訊自營渠道以及第三方平臺的付費閱讀收入持續減少;版權運營收入同比激增341%,達到44.2億元。


可以確定的是,免費閱讀正大行其道,成為大小巨頭公司獲取用戶和流量的抓手。付費閱讀自有其價值和生命力,但同樣受到極大衝擊。財報上,閱文的付費用戶正持續下跌,其市值較最高峰時縮水2/3。當前,版權運營已超過在線付費,成為閱文最重要的收入。


另外還可以確定的是,吳文輝有著自己的內容情懷或者說執念。他曾反覆提及“中國漫威”概念,希望以網絡文學為起點,孵化出能夠比肩漫威的超級英雄。他在接受吳曉波採訪時講,最享受的事情是想象未來,對所在行業最想改變它的是:讓作者認真寫作,讓讀者認真付費。


吳文輝是網絡文學付費模式的開創者。他的前半生時間基本都沉浸在了網文裡。這是他的興趣,後來興趣發展成了事業,事業成了“孩子”。


不過,這位網絡文學教父並不是位文科生。他是1996年浙江台州市仙居縣高考狀元,2000年從北大計算機系畢業後在一家科技公司做程序員,是個地地道道的碼農,白天在公司抱著電腦,晚上回到家就鑽到網絡小說裡。


他有個中二的筆名叫:黑暗之心。他的其他五位創業夥伴有著同樣中二的筆名:林庭鋒(寶劍鋒)、商學松(藏劍江南)、侯慶辰(意者)、羅立(黑暗左手)、鄭洪波(5號螞蟻)。


2001年11月,他們共同成立了一個名叫“玄幻文學協會”的組織。這就是“起點中文網”的前身。最初,這群網絡文學的真愛粉們自掏腰包買服務器,維持網站運營,但很快陷入了困境。要說吳文輝能貌似前瞻性的發現“付費”商機,也只是有著讓網站活下去的樸素願望。


當時網絡文學的商業模式有三種:廣告、版權代理和收費閱讀。同行基本都是採用的前兩種,可吳文輝硬是認為內容才是王道,收費反倒可能增加作者與讀者的粘性。


2003年,起點推出了VIP付費閱讀服務,自此奠定了此後15年網絡文學的商業模式。創業團隊也並沒從中賺到多少錢,他們把一半的錢給了作者,一半用在了網站運營上。早期簽約作者對吳文輝的印象是,話少、個子不高但很精幹、性格強勢。


吳文輝和起點逐漸聲名鵲起。競爭對手越多越多,運維成本越來越高,資本家也都虎視眈眈。2004年,陳天橋旗下的盛大網絡以200萬美元收購了起點中文網。吳文輝出任盛大文學總裁。那年,盛大靠代理《傳奇》遊戲崛起,31歲的陳天橋登頂中國首富。


後來,陳天橋又買下了晉江原創網、紅袖添香等多家網文平臺。盛大文學的行業壁壘雖然有了,但問題也出現了。這麼一個大攤子各自為陣,沒能實現資源的有機整合。陳天橋沒讓吳文輝來負責這件事,他請來了曾主管新浪博客的侯小強出任CEO。


對此,吳文輝則說“我不擅長對外、公關、媒體、主流化這些東西。當時內容是走向主流化、大眾化的過程,《鬼吹燈》作為標杆。集團說要找個人幫我,我就欣然接受,覺得很好。”


不過從財務數據上,也能看出當時局面有些尷尬,盛大文學2012年全年盈利1億多元,而吳文輝創始團隊所在的起點就佔7000萬元,佔盛大網文全部市場份額的50%以上。侯小強到任後,要求各個網站的無線、版權銷售等業務統一收歸總部。


由此產生意見分歧。吳文輝向陳天橋提出管理者收購計劃(MBO),買回起點中文網控制權,但被拒絕。2013年,起點核心團隊20多人想以集體請辭換取博弈籌碼,但最終也失敗了。期間,盛大文學二次IPO折戟。


戲劇性一幕從這兒出現了。吳文輝帶著一幫人馬加盟騰訊,成了騰訊文學的CEO。沒了吳文輝的盛大文學,侯小強獨木難支。2015年,騰訊文學花50億收購了盛大文學,吳文輝又把起點中文捧回了手裡,同年閱文集團成立。有媒體稱之為“王子復仇”。


2017年,閱文集團上市,吳文輝藉此實現了陳天橋和盛大文學一直沒能實現的夢想。其實準確的說,主要還是騰訊做成了盛大當年沒做成的事:資源整合。可如今,吳文輝和創業夥伴們又從騰訊隱退了,只留下二次改嫁的“起點中文”和聯姻後的閱文集團。


接替吳的是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CEO程武。程武正是當年邀請吳加入騰訊的人。從2011年提出IP和泛娛樂概念,推動騰訊數字內容業務的佈局,到“泛娛樂”升級為“新文創”成為騰訊在文化維度的核心戰略,程武都是背後的積極倡導者。


其實,從當初陳天橋請外部高管空降等一些列動作來看,起點中文於當時盛大的戰略價值或許是要高於吳文輝等人的價值。或者說,野心勃勃的陳天橋看中的是起點中文,而非吳文輝。


而對於當下龐大的騰訊,閱文也只是內容生態的一部分,是文創戰略、IP開發以及資本佈局的一枚重要棋子。在這盤局裡,吳文輝和他的兄弟們已經完成了階段性任務。


*頭圖為“閱文原創文學風雲盛典”視頻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