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劉備稱帝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鎮守荊州的名將關羽北伐曹魏,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東吳孫權怕劉備勢力威脅到自己,於是派遣呂蒙偷襲荊州(主要是南郡、公安)。關羽功敗垂成,兵敗身亡,關羽失荊州,劉備幾乎失去了半壁江山,使得劉備元氣大傷,可以這麼說,荊州和關羽的失去,對益州地區的穩定造成了不小的衝擊。導致後來的蜀漢又缺乏統一天下的一個條件。


歷史故事——劉備稱帝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劉備的群臣聽到漢獻帝被廢的消息後,紛紛勸說已成為漢中王的劉備登基為帝,但是劉備起初不答應。曹丕的帝位是漢獻帝劉協禪讓,類似於上古時期的堯舜禹的禪讓情況。當然,漢獻帝的禪讓,可謂逼不得已。但是,名正則言順,曹丕的魏國已經獲得了形式上的認可。在此背景下,劉備如果不稱帝的話,顯然在和曹丕的較量中會陷入到地位不對等的境地。由此,諸葛亮等人看到這一點,必須要讓劉備在形式上和曹丕平起平坐。諸葛亮勸劉備稱帝,也是在給孫權一定的壓力。而孫權一旦稱帝,自然就和曹魏撕破了臉,孫劉聯盟也就更穩固了。諸葛亮用耿純遊說漢光武帝劉秀登基的故事勸劉備,於劉備才勉強接受。公元221年,劉備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在劉備登基稱帝后,諸葛亮成為蜀漢的第一任丞相。


歷史故事——劉備稱帝


劉備為奪回荊州,為關羽報仇,公元221年7月,劉備親率蜀漢軍隊數萬人,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當時,兩國的國界已西移到巫山附近,長江三峽成為兩國之間的主要通道。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張南率領約三萬人(後期有沙摩柯等五奚蠻夷加入,總兵力應達到五萬)為先頭部隊,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今湖北巴東)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為了防範曹魏乘機襲擊,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又派侍中馬良到武陵活動,爭取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起兵協同蜀漢大軍作戰。

孫權在面臨蜀軍戰略進攻的情況下,奮起應戰。他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朱然、潘璋、韓當、徐盛、孫桓等部共五萬人開赴前線,抵禦蜀軍;同時又遣使向曹丕稱臣修好,以避免兩線作戰(所謂的劉備前軍四萬人的說法,主要就依據這時孫權向曹丕寫的求救信上所說的劉備支黨四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