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走街串巷到大雅之堂——四川竹琴在巴中的傳承發揚

​​四川竹琴又稱“道情”“道琴”“漁鼓”“竹鼓”,有的地方根據竹琴敲打出來的聲音叫作“尺嗙嗙”,四川現在統稱“四川竹琴”,在其他一些省、市也有竹琴,但叫法不一。

從走街串巷到大雅之堂——四川竹琴在巴中的傳承發揚

成堯肇傳授四川竹琴技藝

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巴中的竹琴藝人磨練技藝、四處演出,竹琴逐漸從民間藝人走街串巷的一項謀生技藝走上了燈光璀璨的舞臺,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四川曲藝藝術。


在巴州區文化館見到了市級非遺項目四川竹琴(巴中)的傳承人成堯肇,他講述了四川竹琴在巴中的傳承和發揚。

從走街串巷到大雅之堂——四川竹琴在巴中的傳承發揚

學生學習四川竹琴

鍾愛曲藝

舉辦“個人專場演出”


成堯肇今年72歲,是巴州區文化館群文輔導員,他鬚髮皆白,但精神矍鑠,不僅會竹琴,金錢板、盤子、車燈、荷葉等四川曲藝都會。雖已退休十幾年,成堯肇仍堅持培訓曲藝人才。


1961年,成堯肇初中畢業後到鼎山聯合醫院工作,不僅拜師學醫,還常創作曲藝作品,並在報紙上發表。“在給村民看病的過程中,我發現生活環境差、衛生觀念落後是導致村民患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於是編了一些順口溜,宣傳講清潔、愛衛生、除‘四害’、保護環境等知識,增強了村民預防疾病的意識。”成堯肇回憶。


成堯肇的這一舉措引起了當時巴中縣文化館的重視,出資送他外出學習,參加各種訓練班。在學習的過程中,成堯肇發現四川曲藝很適合群眾文化活動,為此他便主攻四川曲藝。


為了讓更多人瞭解、熱愛、學習四川曲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成堯肇採取“以演代培”的方式,在鄉鎮街道、學校舉辦“個人專場演出”,走遍了巴中縣每個鄉的學校和部分村的學校。


從走街串巷到大雅之堂——四川竹琴在巴中的傳承發揚

鄧軍培訓四川竹琴

“四川曲藝很有吸引力,很受歡迎。我的‘個人專場演出’一人多角、輕便靈活、道具簡單、不擇場合、反應迅速。”成堯肇說,他都是自編自演,今天發生的事,明天就可以演;不需要搭舞臺、佈景,只要一張桌子,放上金錢板、荷葉、竹琴、擊木、白扇、毛巾等,再加一個話筒,他就能演出一臺曲藝節目。每場60分鐘的精彩演出,臺下歡呼聲、喝彩聲此起彼伏。


1979年,成堯肇被調到巴中縣文化館駐鼎山文化站工作。1982年,成堯肇在鼎山成立了一個曲藝培訓班,有68人參加,其中18人參加彙報演出,受到了曲藝專家的肯定和輔導。1984年,四川省文化廳授予鼎山“曲藝之鄉”稱號;成堯肇進入巴中縣文化館工作,任群文輔導員,直至2000年退休。


如今,當年曾看過成堯肇演出的學生大多50幾歲了,在街上碰到成堯肇時,還能認出這位兒時眼中的“明星”,有的人甚至還記得成堯肇念過的臺詞。


在從事曲藝工作期間,成堯肇經常到學校演出、培訓學生和教師;在巴中縣曲劇團培訓指導;熬夜創作,在《曲藝》上發表曲藝作品10餘篇,在《四川省曲藝通訊》上發表曲藝作品20餘篇。


在成堯肇和巴州區其他曲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1月,巴州區榮獲“四川省曲藝之鄉”稱號;2016年8月30日,巴州區被授予“中國曲藝之鄉”榮譽稱號。當晚,成堯肇激動得徹夜未眠,即興創作了一首詩和一篇散文。“這個稱號是對巴州區曲藝愛好者和曲藝文化的認可,是巴州區的一張文化名片。”成堯肇說。

從走街串巷到大雅之堂——四川竹琴在巴中的傳承發揚

四川竹琴《苦水臺》片段

從民間來

竹琴聲鏗鏘清脆


竹琴原是道教在民間勸善傳道的樂器,常有云遊道人用“道情”的方式演唱向善歌詞來化緣,如《二十四孝》等,“八仙過海”中張果老肩上背的就是竹琴。


竹琴唱詞使用文人書寫的詞句後,“宗教道情”發展成為“文人道情”,如“楓葉蘆花並客舟,煙波江山使人愁,勸君更進一杯酒,昨日少年今白頭啊……”後來,又發展到“世俗道情”,說書、說春、勸善、勸孝、擺歷史、講典故、說世俗等。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的審美觀不斷進步,為迎合觀眾的欣賞水平又進行譜曲、編制音樂,最終發展成為今天的“音樂竹琴”。


竹琴源於唐代的《承天》《九真》等道曲。南宋始用漁鼓、簡板伴奏,故又稱“道情漁鼓”。至清代,“道情”同各地民間音樂結合形成了同源異流的多種形式,如“陝北道情”“江西道情”“湖北漁鼓”“四川竹琴”等。“道情”多以唱為主、以說為輔,有坐唱、站唱、單口、對口等表演形式。


從宋明時期的“宗教道情”,到清代的“文人道情”,竹琴經過了漫長的發展歷程。“文人道情”有韻、有平仄,聽起來詞句更優美,比念勸善經要好聽一些。經過宗教、文人奏唱後,許多民間藝人為了謀生也開始唱竹琴,竹琴的民間基礎由此而來。

從走街串巷到大雅之堂——四川竹琴在巴中的傳承發揚

四川竹琴演出

竹琴不僅是四川曲藝的一種,也是一種樂器,分為兩部分,一個是長約一米的中空竹筒,一端蒙上豬板油皮做成竹鼓;一個是用竹子做成的簡板,上端繫有小銅鈴,簡板相撞時板響鈴響,聲音鏗鏘清脆。


“以前用豬板油皮作蒙皮,現在用塑料油紙,也可以用香菸的包裝外皮,效果比豬板油皮還要好。”成堯肇介紹,坐著奏唱時,將竹筒一端放在腿上,一端斜靠在左臂上,右手指尖拍擊蒙皮,左手打簡板;也可站立奏唱、邊走邊奏唱。


四川竹琴傳統劇目有《三國演義》全版、《水漫金山》《秦香蓮》《趕豬人》;現代劇目有《窮人只剩一口氣》《竹琴聲聲》《麻林晨曲》《竹宴》《照鏡子》《傳承》《三人行》等。


“民國時期有一個人叫楊子珍,巴中化成人,後來是巴中縣內唯一以奏唱竹琴為職業的民間藝人。”成堯肇介紹,他曾找到楊子珍的竹琴錄音跟著學習。


傳承發揚

展露新的生命力


近年來,四川竹琴這門“老腔老調”的曲藝餘音漸稀。近年來,在老一輩曲藝藝人的堅守下,竹琴這門古老的民間藝術展露出新的生命力,也在巴州區這片曲藝沃土上傳承發揚。


由市文廣新局、巴州區文廣新局和巴州區曲協共同打造的四川曲藝劇《望紅臺》參加了第九屆中國曲藝節優秀曲藝節目展演,其中《苦水臺》片段採用竹琴奏唱。


“《苦水臺》揭露了舊社會勞苦大眾吃不飽、穿不暖水深火熱的生活,襯托出紅軍到來後的‘甜’。竹琴曾是民間藝人走街串巷的謀生技能,它的風格很適合奏唱《苦水臺》。”巴州區文化館支部副書記鄧軍告訴記者,竹琴是節奏性樂器,現在已經發展成“音樂竹琴”,視聽效果更好。


在巴州區創建曲藝之鄉期間,鄧軍開始接觸竹琴,因為有之前在樂隊、曲劇團的經歷和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經驗,他觸類旁通,很快便學會了竹琴,並和成堯肇一起參加了四川曲藝劇《望紅臺》男樂隊的排練、演出,用竹琴奏唱《苦水臺》片段。“在《望紅臺》排練過程中,演唱、伴奏的演員都學習了竹琴,有力推動了竹琴的傳承發揚。”鄧軍說。


為傳承四川竹琴,從2015年開始,巴州區文化館的曲藝專家便到巴州區三小免費輔導培訓竹琴,對學校曲藝教育活動進行指導,推動了曲藝的傳承和發揚。


巴州區三小充分利用校園網、微博、微信、校園廣播、黑板報、櫥窗、晨會和班會等,宣傳四川曲藝,鼓勵全校師生及家長了解、認識、學習四川竹琴,形成了“曲藝進校園”的良好氛圍;組建了學生“盤子”和“竹琴”曲藝社團,利用音樂課、大課間、活動課等進行學、練。


近年來,巴州區文化館加強曲藝傳承保護工作,年逾古稀的成堯肇還堅持到城區學校、鄉鎮文化站、社區培訓輔導竹琴等四川曲藝,至今已培訓了上萬人。“與市場脫節的文化是走不出去的,加強四川曲藝的公共培訓,才能讓四川曲藝沒有禁錮,從而走向市場,不斷傳承發揚。”成堯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