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首屆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丨關山煙雲:博物館裡憶烽火歲月看陽泉古今

山西省首屆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丨關山煙雲:博物館裡憶烽火歲月看陽泉古今

山西省首屆(2019年度)博物館

精品陳列展覽評選推介精品獎:

關山煙雲:博物館裡憶烽火歲月看陽泉古今

陽泉,古稱漾泉,因泉水噴湧而得名,自古是“燕趙秦蜀往來之道”,系“晉冀門戶”“三晉要衝”。陽泉歷史悠久,據20世紀50年代今陽泉市郊區棗園村、大梁丁等地出土文物考證,舊石器時代中期,便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陽泉文化悠久,歷代重教興學崇尚文化,古有“三晉文化數二定”(平定、定襄)之說,歷史上曾有“文獻名邦”之美稱。

山西省首屆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丨關山煙雲:博物館裡憶烽火歲月看陽泉古今

2019年2月24日,精心籌建的陽泉市博物館正式對外開館,陽泉的流傳文脈、歷史故事、人文精粹等通過文物展覽展現在公眾面前。陽泉市博物館的基本陳列按專題分為五個展區:“關山煙雲——陽泉古代歷史文化展”“百年鉅變——陽泉近現代歷史展”“妙相梵容——陽泉古代佛教造像藝術展”“一眼千年——陽泉宋金元生活展”“北方砂都——平定砂器專題展”。

山西省首屆博物館陳列展覽精品獎丨關山煙雲:博物館裡憶烽火歲月看陽泉古今

第一展廳“關山煙雲——陽泉古代歷史文化展”共分為四個單元。

“史前拓荒”單元,重點復原了黑硯水河洞穴遺址場景,結合石器和化石的展示為大眾勾勒出舊石器時代先民的生存圖景。“東周往事”單元,通過展示戰國時期的幾組青銅器和大量陶器,來反映仇猶國、趙簡子修築“平坦城”等歷史事件,並通過多媒體場景生動演繹“趙氏孤兒”這一流傳千古的歷史故事。“漢家風尚”單元,通過一些日用陶器和模型明器的展示,加上嵌入式陶窯場景的設置,使觀眾對漢代先民的生活面貌略見一斑。“平定文華”單元,通過歷代文物尤其是重點展示冠山書院模型、秀水書院場景復原,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陽泉古代教育成就,從而瞭解“進士之鄉”“文獻名邦”的由來。

其他展廳也精彩不斷。第二展廳“百年鉅變——陽泉近現代歷史展”共分為兩個單元。“保晉風雲”展示了因帝國主義對中國經濟的掠奪引發的平定民眾聲勢浩大的保礦運動,進而成立保晉公司開展實業救國的輝煌歷史。“紅色沃土”單元,以場景、沙盤、雕像等多種形式,展示抗戰時期發生在陽泉大地上可歌可泣的歷史事件:七亙大捷、地道戰、抗日根據地、百團大戰、正太戰役,直至中共創建第一城陽泉,一個個生動的場景帶領觀眾走進了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

第三展廳“妙相梵容——陽泉古代佛教造像藝術展”,通過小件器物櫃內展示和裸展大型造像塔,結合復原的開河寺石窟、上文村摩崖造像和天寧寺雙塔模型,在欣賞造像藝術的同時人們可更直觀地感受佛教在當地的發展演化。

第四展廳“一眼千年——陽泉宋金元生活展”,從備茶、備酒、備宴、起居、生計和孝道六個方面,通過當地出土的諸多墓葬壁畫與宋金元瓷器組合展示,結合宋代水墨畫的氣氛烘托,帶觀眾穿越時空管窺宋金的市井生活及喪葬習俗。

第五展廳“北方砂都——平定砂器專題展”,展廳通過對砂器製作流程、制砂工具、不同時期的砂器和民國時期聞名遐邇的平定紫砂進行展示,將晉東文化基因中的一個重要符號展示給觀眾。

陽泉市博物館的開放,填補了晉東區域地方綜合類博物館的空白,自開館以來,受到了公眾的熱情關注。館內的設計佈局也很巧妙,非常有引導性,不會繞路,跟著路線走就可以遊覽完整個博物館,不會錯過重要的展品。同時,館內還巧妙運用了聲、光、電等現代技術,使場景與展品完美契合,讓參觀者流連忘返。

採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南麗江

編輯:山西晚報全媒體編輯 閆婷

圖片來源:陽泉市文化和旅遊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