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來自“痛風石”的自我介紹信

尊敬的各位痛風患者,你們好,我叫痛風石,又名痛風結節。是尿酸鈉結晶沉積於軟組織,引起慢性炎症及纖維組織增生形成的結節腫。多見於痛風慢性期,30%未規律治療痛風的患者在5年內可形成我,一般在診斷痛風10年內我就出現了。對人體來說,我是一種異物,能引起局部的炎症反應,造成了所在組織的破壞,導致骨質的吸收,關節的破壞,腎臟結石的形成,蛋白尿,血尿的出現以及腎功能衰竭乃至尿毒症等嚴重後果。

一封來自“痛風石”的自我介紹信

  首先,介紹一下我居住的地址。我一般出沒在痛風患者的耳朵、大腳趾頭(第一蹠趾關節)、手指關節、掌指關節、腕關節、肘部等部位,患有痛風的患者要多留意這些部位,早發現早干預,等我變得很大的時候,想要徹底消滅我就變的比較困難了。但我很少出現在身體上的大關節,如脊柱關節(頸、胸、腰、骶)及骨盆等。

一封來自“痛風石”的自我介紹信

  那麼,發現了我怎麼辦才好呢?其實早發現早治療是痛風患者最好的選擇。如果將血尿酸控制在理想範圍(300-360μmol/L),血尿酸則不會出現沉積,且既往尿酸鹽沉積也能出現溶解,所以,將血尿酸控制在理想範圍是治療的根本。

一封來自“痛風石”的自我介紹信

  很多痛風患者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痛風創面破潰後不容易癒合”。其實這是是因為作為“痛風石“的我引起機械性擠壓,造成表面皮膚變薄,最終皮膚撐破,皮膚破潰後持續尿酸鹽結晶流出,加之痛風創面血運差,細胞再生力弱,創面經久不愈,繼發感染幾率增加,出現慢性化膿性病灶。

一封來自“痛風石”的自我介紹信

  如果痛風創面破潰,應加強創面碘伏消毒,勤換藥,如果繼發感染則需行抗感染治療。如果作為痛風石的“我”巨大引起關節功能障礙,繼發嚴重感染等時,則需要外科手術處理,手術處理前同樣需要積極控制痛風關節炎和血尿酸,當我溶解後,尿酸鹽結晶與關節面、肌腱附著力降低,有利於手術清除尿酸鹽結晶,只有這樣才能降低手術造成的關節和肌腱損傷。

一封來自“痛風石”的自我介紹信

防治我的措施具體有以下兩點:


  1、鹼化尿液

  鹼化尿液有助於尿酸鹽結晶的溶解和排洩,尤其對於對於防治腎結石和痛風腎病具有重要的意義。建議患者可以多吃些番茄,菠菜,甘藍菜,番瓜等鹼性食物,也可以服用小蘇打片等鹼化尿液。


  2、溶石降酸治療

  痛風的治療策略應從單純的降尿酸、止痛治療,轉化為從阻斷痛風發作的根源入手。即:溶解尿酸鹽結晶→維持血尿酸持續平衡→恢復肝腎代謝功能障礙→阻斷痛風在此發作根源。

一封來自“痛風石”的自我介紹信

  總之,對於我的處置,還是必須採取綜合性規範治療措施,從根源出發,溶解尿酸鹽結晶、作為痛風石的我才能避免損害進一步加重。對於早期有痛風石的患者,如果嚴格遵從醫囑,長期堅持治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將我懟回去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