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國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這都源於“亞洲高壓”的影響

冬季是一年中氣溫較低,白晝較短的季節,通常來說北半球各地在每年的12月、1月和2月是冬季季節。在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代表冬天的節氣有六個,分別是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由於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北溫帶,所以我國是一個四季分明的國家。

為什麼我國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這都源於“亞洲高壓”的影響

“亞洲高壓”決定我國冬季氣溫

對於我國廣大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分佈的地區來說,冬季的氣候特徵多表現為“寒冷乾燥”,而且在冬季我國各地的氣溫通常比同緯度地區要來得低,這是為什麼呢?要解釋這個現象,我們就必須要了解“大氣活動中心”。

為什麼我國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這都源於“亞洲高壓”的影響

中國氣候類型分佈圖

所謂“大氣活動中心”是指大範圍區域的高壓或低壓中心,通常覆蓋面積大,影響範圍廣。由於,地球表面並不是均一的,而是分為海洋和陸地兩類下墊面,而海洋和陸地之間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也就是陸地的比熱比海洋小,導致陸地的升溫和降溫都比海洋快,從而導致了在冬夏季節,海陸之間存在明顯的氣壓差。

為什麼我國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這都源於“亞洲高壓”的影響

7月全球大氣活動中心分佈圖

北半球夏季(7月)時,陸地升溫快溫度高,在亞歐大陸內部形成一個巨大的低壓大氣活動中心,我們稱為“亞洲低壓”(或者稱為印度低壓),亞洲低壓的存在把副熱帶高氣壓帶給切斷了,只保留在海洋中,保留在太平洋的稱為“夏威夷高壓”。此時,亞歐大陸的風由海洋吹向陸地。

為什麼我國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這都源於“亞洲高壓”的影響

1月全球大氣活動中心分佈圖

北半球冬季(1月)時,陸地降溫快溫度低,在亞歐大陸內部形成一個巨大的高壓大氣活動中心,我們稱為“亞洲高壓”(或者稱為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亞洲高壓的存在把副極地低氣壓帶給切斷了,只保留在海洋中,保留在太平洋的稱為“阿留申低壓”。此時,亞歐大陸的風向由陸地吹向海洋。

為什麼我國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這都源於“亞洲高壓”的影響

我國1月等壓線及風向分佈圖

這種大範圍風向隨著季節顯著變化的現象,就稱為“季風”,我國冬季就主要受冬季風,也就是西北季風的影響。而西北季風的來源地正是亞洲高壓,位置就位於蒙古-西伯利亞地區,也就是位於我國的北部。每次當來自亞洲高壓的冷空氣南下時,我國就會經歷由北至南的降溫現象,從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甚至到華南地區都能明顯感受到西北季風的威力。

為什麼我國冬季氣溫比同緯度地區低,這都源於“亞洲高壓”的影響

侵入中國的寒潮和颱風路徑圖

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從每年秋季一直持續到第二年春季,發生在春季的西北季風冷空氣入侵,造成大範圍降溫,我們稱為“倒春寒”。每年都會有多次強冷空氣入侵,造成快速降溫,24小時之內氣溫下降10℃,最低溫在5℃以下,我們就稱為一次“寒潮”入侵。加上,我國東部地區,地形對於西北季風的阻擋作用比較弱,更加劇了冷空氣的入侵,從而也使得我國冬季氣溫低於同緯度其他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