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足以經邦,武足以勘亂",明代武舉為何不如文舉有用

導語:"

武定禍亂,文致太平",國家政權的穩定,需要""、""兩種不同的人才,來加以維護。在明朝時期,文官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可是同時期的武官,與文官相比,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

明代將軍

馳騁疆場,烽火狼煙,在戰場上揮灑自己的男兒本色與英雄氣概,無疑是古今從軍的魅力。可是在以儒學為主的文官集團眼中,武官只是一些逞匹夫之勇的草莽之徒。除了文官的鄙視,武官在明朝成為了一種低賤的官員。

與武官命運相匹配的,是武舉的冷落與暗淡。但是縱觀明朝276年的歷史,就會發現武舉其實是一直在發展的。不過在武舉發展的過程中,其規模與價值,還是難以與文舉相比的。為何明代的武舉不敵文舉,明代的武官,究竟有什麼樣的歷史苦難?

一、明初武舉發展的限制

在中國古代歷史中,一個王朝的建立與軍隊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漢朝建立,是劉邦的軍事集團打敗了項羽軍事集團;唐朝的建立是李淵的軍隊逐一擊敗了其他軍閥;明朝的建立也沒有擺脫歷史的慣性

,朱元璋所建立的政權,也是因為其軍事力量比當時其他的軍事力量要強大。

在明朝建立之前,朱元璋的軍事陣營中有著數位悍將,常遇春、徐達、李文忠、朱文正、傅友德、沐英等人。正是數位悍將,以及朱元璋的英明領導,使朱元璋問鼎於元末明初,最終統一了全國。由此,朱元璋在自己政權建立後,並沒有急於選拔武將。

1、科舉制度的侷限性

洪武三年至洪武五年(1370-132)三年中,新建立的明朝,因為缺少官員,急忙重啟了科舉制度。可是連續三年的科舉選拔中,所得的人才難以勝任相關職務。這些通過科舉選拔出來的人才,與明初的人才盛況相比,還是很難比較的。

古代科舉

所以,這就證明了科舉制度的侷限性。科舉制度雖然可以選拔人才,但是其制度的發展是需要一個和平的背景的。明朝剛剛建立,全國還處於戰火的苦難中,沒有走出來。所以科舉的選拔,並不能選擇出真正有用的人才。而且明初的很多人才,特別是武官,都經歷過戰火的實踐,而科舉來選拔武官,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中,無疑是"雞蛋裡挑骨頭"。

2、對文人的重視

在明初,戰火平息不久,武官無疑起了重要作用。所以明初的武官人數與質量,都對武舉產生了很多的壓力,反而是文官,其質量與數量遠遠不如武官。深諳政治權謀的朱元璋,早就意識到了這背後的政治利益。由此,當武官推薦施行武舉時,朱元璋說到"是析文武為二途,自輕天下無全才矣"。

明代文人

武官推薦施行武舉,朱元璋反而諷刺天下人才的稀少。朱元璋認為,真正的人才,是各項技能都兼備的。無論是文是武,作為一個真正有用的人才,只有兩者兼備,才能應付來自外部的挑戰。在明初武官遍地走的背景下,朱元璋將重心傾移到了文官那邊。在明朝長期統治的需要中,文官的溫文爾雅,比武官的打打殺殺要重要的多。

二、明朝中後期武舉的大力發展

在對明初的社會人才背景進行一定了解之後,就會發現武舉難以興盛的原因了。因為每個政權建立之初,都是由一大部分武將來實現的。倘若一上來就選拔武將,與當時的歷史背景還是相違的。其實在明初,不當武官也是一件幸事,因為朱元璋在自己的晚年,對舊時的功臣進行了殘酷的殺害。

朱元璋逝世後,其孫子朱允炆獲得了皇帝之位的繼承權。可是朱允炆的叔叔朱棣並不甘心,所以朱棣決定起兵造反,來爭奪皇帝的位置。朱棣的成功,很大的原因與明初悍將盡數被朱元璋殺害有關。

到了明朝中後期,明初那些悍將,早已成為了歷史的雲煙。可是明朝帝國的外部危機,也開始影響著整個明朝。為了選拔武官,武舉開始重新發展。

1、武學得到了興盛

明朝正統年間,"土木堡之變"的發生使大明王朝為之一震。正統皇帝率領明朝精銳,遠征外敵瓦剌,卻兵敗被俘。這無疑證明了明朝中期,武將的稀少以及地位的低微。但是武將真正開始被重視,卻始於正德年間,正德皇帝的昏庸與國家形勢的迫切需要。

正德皇帝一生酷愛軍事,且樂於遊樂,是明朝帝王之中有名的昏君。紫禁城旁的"豹房",彙集了天下美女與奇珍異獸,成為了正德皇帝恣意玩樂的場所。除了遊樂豹房,正德皇帝還喜愛軍事,並封自己為"威武大將軍"。宸王之亂被平之後,正德皇帝還將宸王放回,親自率兵抓捕了宸王。

古代戰場

正是因為正德皇帝對軍事的喜愛,許多官員為了迎合皇帝的旨意,推薦發展武舉,選拔武官。所以在正德年間,武學興盛了起來,但是武舉因為大學士的原因,再一次受到了壓制。不過為武舉的制度正常化,提供可以參考的經驗。

2、通過武舉的人數增多

武學的興盛,使習武之人也由此增多。在明朝朝廷的需要下,通過武舉選拔的人也開始增多。這與文官人數多,武官人數少,有著直接聯繫。到了明朝中期,明朝的和平統治受到了動搖。無論是內部還是外部,都需要武力來維持社會的穩定。

明朝官員

明朝後期,武舉選拔的幾十人逐步擴大到一百餘人。與明初武舉官員的慘淡相比,百人的武舉官員無疑是一個盛況。但是武舉人數的增多,也意味著明朝國家局勢的動盪加劇。在明朝結束之前,武舉的盛況,與明朝歷史的發展產生了相反的局面。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制度問題。

三、武舉與文舉的差異

明朝後期,武舉雖然發展到了頂峰,但是其還是難以與文舉相比的。從明初開始,文舉就成為了國家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而且在朝廷之中,文官的地位普遍比武官要高。知識決定自己的力量,在明廷中也得到了體現。

因為武舉與文舉存在著不同的差異,也使其價值產生了不同效果。武舉更注重實際,而文舉更注重理論。通過考試來選拔,文舉的效果往往比武舉要有效。因為

明朝歷史有名的武將,大都出身於文舉之中。

1、重視經驗與實踐

在武舉的選拔過程中,騎射無疑成為了重頭戲。騎兵作為古代最強兵種,再加以弓箭的技巧,成就了蒙古鐵騎的威名。所以在選拔武官時,騎射是必修課。而選拔騎射的人才,一兩次的考試是無法證明太多的。因為武將想要成名,必須經歷過戰火與實踐的洗禮。

古代騎兵

而通過武舉的武官,他們不僅騎射能力強,而且還了解相關的軍事策論。可是戰爭的發展,是不能"紙上談兵"的。在瞬息萬變的戰場環境中,只有掌握了實際情況的一方,才能更好的取得勝利。

2、對文化積累的認可

為了防止武官的粗劣,策論成為了武舉中的重中之重。參與武舉的人,倘若過不了策論,那麼其之後的騎射也無法參加。所以無論是武舉還是文舉,都離不開文化的積累。因為文化的積累,是官員最基本的素養。

古代文人

武官本就應該善於習武,可是策論的添加,使許多武功高手被拒之門外。在政治權謀的發展中,文官比武官更強,這也導致了武官地位的下降。在政治利益的選擇中,和平環境下更利於文官集團,而武官集團反而會受到壓榨。

四、人才的選擇不侷限於科舉

在明朝中後期,就會發現,那些善於作戰的武將,並不都是職業武將。王陽明、孫傳庭、盧象升、于謙等人,他們都是兵書的學習者與運用者。可是在明朝,他們所學的兵書被世人所不屑。那些只衷於科舉的文人,反而成為了明朝的累贅。

明朝官員

明朝的科舉盛況,證明了科舉制度的侷限性。以儒學一門來涵蓋所有知識,無疑是坐井觀天。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各類人才都是值得依賴的。可是為了保證自己稀少的政治利益,科舉制度的封閉與限制,成為了明朝歷史的一大痛點。

結語:當明代的武舉發展到頂峰,而明朝的歷史卻與之相反,走向了終點。這並不意味著武將對國家命運有著消極影響,而是意味著,國家在人才的選拔過程中,出現了問題。因為一個人才,其影響力是極其廣泛的。

在明朝歷史中,和平發展是主線,戰爭維護是支線。所以在和平環境下,文官比武官顯得更為重要。可是文官之間的政治鬥爭,使武官的生存空間更加狹小。當文官集團真正意識到武官的重要性時,意味著國家受到了戰爭的挑戰。

倘若不能維護好文官與武官之間的和諧,那麼對於一個國家而言,其災難是難以估計的。所以武力是政治利益的附庸品,如果操縱不好武力,自己的政治利益將成為過眼煙雲。

參考文獻:

《明史》

《明史研究》

《中國通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