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孩子最怕的事,是父母付出太多

朋友麗麗說,今天早上,她又對著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女兒大吼了一頓。

事情經過是:

女兒起床晚了,還慢吞吞地穿衣服,喊她快點,還哼唧我兩聲。

我洗漱完在衛生間等著給她梳頭髮,看著時間,又過了兩分鐘,聽著聲,女兒還是沒出臥室門,這時我心底的怒火已經在慢慢升起。

又過了一分鐘,喊她趕緊過來,依然沒聲,離我出門上班的時間只剩五分鐘左右。

一年級才上幾天,因為要等著給她梳頭髮,我已經上班遲到兩次。

所以,這次她還是不應我時,我的理智被怒火迅速淹沒。

我氣勢洶洶地跑到她床邊,大聲兇她:“為了給你梳個頭發,我已經遲到兩次了,你呢?還在這裡磨嘰,對得起我嗎?”

女兒嚇得大哭。

朋友覺得自己很委屈,責怪女兒不體諒她,要是女兒能動作快點,她上班也不會遲到。

“你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孩子最怕的事,是父母付出太多

朋友之所以會這麼想,其實都是她的付出感在作祟。

心理學指出,付出感是人天生的一種補償心理。

在親子關係中,父母為孩子付出了很多,甚至也做出了犧牲,這本來是一種無條件的愛。

但父母常以此作為籌碼,要求孩子必須聽他們的話,否則,父母就可能會憤怒、責怪和委屈。

父母強烈的付出感,會破壞親子關係。

付出感的邏輯思維是:我付出了,就希望得到對方的回報,否則,就會感到委屈、抱怨、打壓甚至攻擊。

有人說,親子關係中,最大的殺手就是付出感。

深以為然。

01

付出感傷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我做一切都是為了你,你不要讓媽媽失望啊!”

“你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

絕大部分孩子最不想聽的,可能不是父母的批評和責罵,而是父母一遍遍地訴說著孩子如何對不起他們的艱辛付出。

前段時間的熱播劇《小歡喜》中,演員陶虹飾演的宋倩就是一個這樣的媽媽。

女兒英子正上高三,宋倩所有的事都圍著她轉,辭去重點高中老師的工作,專心陪讀,精心照顧女兒的飲食起居,監督女兒學習。

而這窒息的母愛傳達出的沉重付出感,讓英子變得越來越不開心,無論做什麼都要擔心媽媽是否會難過和失望。

“你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孩子最怕的事,是父母付出太多

填高考志願時,英子堅持想考全國天文學專業最好的南京大學,宋倩不同意,認為南大沒有清華北大好,想把女兒留在自己身邊,還口口聲聲地說:“媽媽都是想為你好啊!”

最終,宋倩把英子逼得跳橋。

宋倩無奈不解地問英子:“你為什麼一定要報考南大啊?”

英子用盡全身力氣吼出了自己內心深處最想說的話:“我就是想要逃離你!”

英子為什麼想要逃離宋倩?英子不愛自己的媽媽嗎?

當然是愛的。

只是,宋倩是實實在在犧牲了自己的很多快樂和追求,才會自然而然地對英子說出那句“都是為你好”。

恰恰又是宋倩的種種犧牲,讓英子在這段親子關係中充滿內疚和虧欠,在與日俱增的壓力下,患上了中度抑鬱症。

“你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孩子最怕的事,是父母付出太多

付出感強的父母認為,自己為了孩子付出了很多,所以孩子必須聽他們的,致使孩子也始終覺得,自己欠父母的,一輩子都還不清,激發孩子的內疚感。

父母利用孩子的這種內疚,達到控制或綁架孩子讀書、結婚等人生大事的決定權。

孩子長期帶著內疚感生活,不僅心理壓力大,而且一直受父母的情感控制,為了順遂父母的意願而不得不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

這樣長大的孩子,身心必然是不健康的。

02

付出感傷害親子關係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當孩子不聽自己的話時,父母就開始說自己為了孩子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想以此來感動孩子,這種“刻意感動”不僅最沒用,反而會破壞親子關係。

“你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孩子最怕的事,是父母付出太多

電影《伯德小姐》中的女主伯德和母親的親子關係非常惡劣。

住加州的伯德一心想離開家,想申請紐約的大學,母親不同意,兩人發生爭吵。

吵架時,母親就會說養育一個孩子的不易和艱難,想以此來感動她,讓她打消去紐約上學的念頭。

母親問伯德:“你知道養大你花多少錢嗎?”

還告訴伯德,如果還要再去消費高昂的紐約唸書,家裡負擔不起。

伯德生氣地拿出紙和筆,和母親說:

“給我一個數,養大我到底要花多少錢,我會長大然後賺很多錢,把我欠你的用一張支票還乾淨,這樣我就再也不用跟你說話!”

青春年少的孩子,也心疼父母賺錢養家的艱辛,常常為自己的無能為力懊惱,他們也希望自己能立馬長大賺錢。

若這時父母再向自己一遍遍地訴說養大他們如何艱難,孩子肯定會煩躁,會恨自己為什麼不快點長大,全是內疚和懊惱。

“你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孩子最怕的事,是父母付出太多

孩子的內疚和懊惱多了,容易產生不愉快和壓抑,自然就會責怪父母,甚至憎恨父母。

父母對孩子付出很多的愛,但孩子一旦違背父母的意願,父母就把這種愛變為對孩子的枷鎖和償還的證據,時不時地對孩子進行靈魂拷問,孩子會悲哀地覺得:“原來你對我好,都是有條件的。”

父母對孩子的愛,在孩子眼裡,卻成了赤裸裸的金錢關係。

帶有付出感的愛,就變成了傷害親子關係的毒藥。

03

如何減輕或消滅付出感

中國人口宣教中心、中國社科院發佈的《中國家庭幸福感熱點問題調研報告》顯示,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利於提升家庭的幸福感。

想要幸福感越強,利益或金錢就要涉及得越少,而付出感往往摻雜了利益得失的計較,強烈的付出感必然不利於家庭幸福感的提升。

“你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孩子最怕的事,是父母付出太多

想要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幸福的家庭,就要做出改變。

其實,減輕自己的付出感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難,建議從以下三點入手。

① 強化觀念:孩子是自己心甘情願生的

文學家胡適先生曾說:

“我生了子女以後,從來不敢自居有什麼恩情,雖然給了他生命、養育了他。孩子高興,那我就心安理得,如果孩子生活不開心,我就會很內疚,因為是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的。”

在一期節目中,演員馬伊琍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是來成全自己的,孩子讓自己成長,養育的同時就已經獲得“回報”。

父母和孩子之間本來就沒有相欠,父母對孩子的付出,是父母自願把孩子帶到世上該盡的責任和義務,是父母愛孩子的自然流露,更是父母自身情感的需求。

“你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孩子最怕的事,是父母付出太多

② 做60分父母就好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有個理論:

父母的愛是一個從100分漸漸變成60分的過程,隨著孩子從絕對依賴、到相對依賴,到獨立,父母也要開始回到自己生活裡。

父母過度包辦孩子的一切,不僅會傷害孩子基本的生存能力,還可能將這種愛變成一種對孩子情感控制的籌碼。

綜藝節目《我家那小子》中,朱雨辰媽媽360度無死角的母愛讓他窒息,明明知道媽媽不對,卻也不敢、不忍反抗。

很多父母被社會扣了一頂“偉大”的高帽子,容易違背自己的意願為孩子做出犧牲,總想盡力做百分父母,付出越多,越不容易快樂。

實際上,父母本來是天然愛孩子的,順從自己的本心對待孩子就好,不要被“偉大”道德綁架,不要強迫自己做不喜歡做的事。

做60分父母,父母和孩子都容易快樂。

“你這麼不聽話,對得起我嗎?”孩子最怕的事,是父母付出太多

③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一書中提到:

在孩子不停地哭泣、煩擾我們甚至挑戰我們權威的時候,我們很想吼叫甚至打孩子,與其說這種感覺是孩子的行為所致,倒不如說是來自於我們自身的疲憊、壓力、焦慮或不快。

父母良好的情緒,是家庭最好的風水,也是減輕或消滅父母付出感的利刃。

文章開頭提到朋友吼女兒磨嘰,如果朋友能再提前點起床,先把自己收拾好,女兒起床後,可以邊看書邊等她,不用那麼焦慮,情緒穩定,也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所以,為人父母的我們,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焦慮、不快等不良情緒,把自己的事情和時間提前安排好,不要遷怒於孩子。

最後借用一首歌的歌詞:“寶貝!你聽到了嗎?不必給我任何報答,養育你的日日夜夜,我已收穫最美的時刻!”

願我們對孩子的愛,都能如雪花般潔白無瑕,別讓一段美好的親子關係,輸給了付出感。

本文原創首發於公眾號:畫荻教子(hoedu03),轉載授權請聯繫後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