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入凌煙閣?看鄖國公張亮的告密人生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唐·李賀《南園十三首之五》

李賀是晚唐著名詩人,其祖上是是唐高祖李淵的堂弟鄭王李亮,不過到李賀這兒已經家族衰落。此詩也是抒發了詩人的志向,可惜李賀年僅27歲就去世了,再也沒有機會建功立業進入凌煙閣了。


混入凌煙閣?看鄖國公張亮的告密人生

這個凌煙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傑作,貞觀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李世民將二十四名開國功臣肖像畫在凌煙閣上。他們是:

1.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

2.司空、揚州都督、河間郡王李孝恭

3.司空、萊國成公杜如晦

4.司空、相州都督、太子太師、鄭國文貞公魏徵

5.司空、梁國公房玄齡

6.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申國公高士廉

7.開府儀同三司、鄂國公尉遲敬德

8.特進、衛國公李靖

9.特進、宋國公蕭瑀

10.輔國大將軍、揚州都督、褒忠壯公段志玄

11.輔國大將軍、夔國公劉弘基

12.尚書左僕射、蔣忠公屈突通

13.陝東道行臺右僕射、鄖節公殷開山

14.荊州都督、譙襄公柴紹

15.荊州都督、邳襄公長孫順德

16.洛州都督、鄖國公張亮

17.光祿大夫、吏部尚書、潞國公侯君集

18.左驍衛大將軍、郯襄公張公謹

19.左領軍大將軍、盧國公程知節(程咬金)

20.禮部尚書、永興文懿公虞世南

21.戶部尚書、渝襄公劉政會

22.光祿大夫、戶部尚書、莒國公唐儉

23.光祿大夫、兵部尚書、英國公李勣

24.徐州都督、胡國公秦叔寶

這些人基本都是按照李世民的個人意志入選的,他們大概分為四種類型,一是李唐宗室以及親屬,且在革命初期做出重要貢獻者。比如李世民的大舅哥長孫無忌,表哥趙郡王李孝恭,親舅舅高士廉,以及其叔父長孫順德,妹夫柴紹。二是心腹幕僚,足智多謀之士和治世能臣,如房玄齡、杜如晦、魏徵、蕭禹等人。三是李唐舊將,首義功臣,如段志玄、殷嶠、劉政會、唐儉等。四是戰功卓著,軍事指揮能力出眾者,如尉遲敬德、李靖、李勣、程知節、侯君集等人。當然他們中不少人都參加了玄武門之變。


混入凌煙閣?看鄖國公張亮的告密人生

不過他們其中一人,筆者查遍歷史也沒發現其有什麼過人之處,他的幾次人生轉折都和告密有關,他就是鄖國公張亮。

一、貧賤出身

張亮,鄭州滎陽人(今河南惠濟)。出身寒賤,務農為業。史載,張亮“倜儻有大節,外敦厚而內懷詭詐。”應該說歷史對他的評價十分中肯。

隋朝末年,估計是無法生活下去,張亮投奔了當時正在滎陽征戰的瓦崗軍(滎陽有糧庫),但其並沒展現出什麼才能,就是混口飯吃罷了。

二、第一次告密升遷

剛進入瓦崗軍的時候,張亮不過是個侍從,並未受到李密重用。李密第一次用異樣欣賞的眼光打量他,是因為他揭發了義軍中某位將領想要謀反,李密覺得張亮此人至誠至信,於是提拔重用為驃騎將軍,隸屬於徐世勣(就是後來的李勣,演義中的徐茂功)。這次升遷對於張亮來說十分重要,從史料可以看出,他才華一般,但很會伺候領導。

三、 效力秦王

武德元年(618年),張亮隨徐世勣投唐,其實就是投奔了李世民。估計是很會做人,他得到了徐世勣的舉薦,當上了鄭州刺史。在守衛相州(今河南安陽)時,看到劉黑闥軍勢力龐大,竟然棄城而逃。

後來這位逃跑將軍竟然得到了房玄齡的推薦,進入了李世民的天策府,擔任車騎將軍一職。在這裡張亮並無實際功勞,但一件事情的發生,讓李世民頗為滿意。

就在李世民與太子爭位時,派張亮到洛陽一帶,廣結當地豪傑以待時變。齊王李元吉向高祖李淵告發張亮圖謀不軌,因此他被唐廷逮捕,嚴刑拷打下,他倒一直沒把李世民招供出來。史載:亮卒無所言,應該說,張亮雖無才能,但對領導還是忠心的。

等到李世民奪位成功後,封其為長平郡公,授懷州總管。

四、第二次告密位極人臣

史載張亮擅長政事,但無論新舊唐書,都沒有具體說起能力如何,但他的第二次告密讓他真正的進入了朝廷的核心圈子。

貞觀十七年,張亮調任地方長官,侯君集拉攏張亮造反,但他不置可否,反過身就把侯君集給賣了。不過李世民並沒有理會,但後來侯君集造反被誅後,李世民想起了張亮先前的話,優詔嘉獎,提拔其為刑部尚書,入朝參政。

至此,張亮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五、成也告密敗也告密

張亮成也告密,敗也告密,最後竟死在被別人的告密下。原來早在他在相州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叫程公穎的方士,這類方士雖然被秦始皇坑殺了不少,但在歷朝歷代都會出現,並傳播一些讖語。

當時的張亮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就問程公穎,相州是個好地方,人言不出幾年就有王者起,你認為如何?程公穎順勢奉承:公躺下睡覺時隱約像一條龍,一定富貴無比。張亮還結交了一個叫做公孫常的,自言能夠點化金銀,煉製丹藥,說張亮之命應合圖讖。張亮還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臂上有龍鱗(可能是牛皮癬),理應做皇帝。我估計張亮當時不過是戲言罷了,自己幾斤幾兩還不清楚?

不過在貞觀二十年的時候,這件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兒竟然被告發了,一個叫常德玄的陝西人密告於唐太宗李世民,說張亮蓄養義兒死士五百人,意欲圖謀不軌。太宗一聽極為震怒,他對張亮畜養五百壯士之事極其憤恨,雖然其“反形未具”,仍下詔處斬,籍沒其家。

六、張亮失勢的背後

張亮能造反嗎?當然不會,張亮自己是怎麼一步步走上人生巔峰的,他非常清楚——人際關係搞得好。無論是徐世勣還是房玄齡都是人中英傑,但他們都極力推薦張亮,可見其還是有點過人之處,起碼洞明世事。

但張亮是沒有實力造反的,因為他連個將才都算不上。歷史上除了那次棄城逃跑,最有名的要數他跟隨李世民徵高麗了,當時他為滄海道行軍大總管,管理軍船事宜,偶遇高麗軍來襲,直接被嚇懵了,過後此事傳到太宗那裡,李世民也知張亮沒有將師才能,並沒有責備於他(主要也是戰爭最後勝利了)。

那麼為何李世民明知其“反形未具”還要執意處死他呢?

凌煙閣設立功臣相時,這二十四位當時已經去世了一半了,剩下的有不少已經年老力衰。年富力強的也只有長孫無忌、徐世勣、李靖等股肱之臣。而就在當年,功臣之一的侯君集因為涉及太子李承乾被誅,這對李世民觸動極大,雖然歷史上李世民對功臣不差,但功臣也不能越雷池一步,他必須要敲山震虎。

另外,李世民晚年逐漸開始驕奢淫逸,亂服丹藥導致喜怒無常。他對於張亮謀反的案件十分震怒,因此小題大做,也是為了威懾功臣集團。

混入凌煙閣?看鄖國公張亮的告密人生

貞觀二十年,張亮被斬於市,不知道在地下遇到曾被自己告發的侯君集會有怎樣的對白。也許侯君集還會納悶,一個啥也不會的人竟然也會造反?真是天道輪迴啊!

正可謂:

無功可上凌煙閣,留取雲山靜處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