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三高"也很危險,注意識別,注意應對

生理“三高”現在很常見,大家都知道它們是現代人的健康殺手;其實心理也有“三高”,心理“三高”不注意識別、應對也會危及心理健康,甚至導致精神疾病。

我們這裡講的心理"三高"就是指"心理高應激"、"心理高負荷"、"心理高負能"。

心理

心理高應激

心理應激反應主要表現在情緒反應和行為反應上。情緒反應中最常見的是焦慮、憤怒、內疚、恐懼、抑鬱等。行為反應上常表現為行為過激,具有強烈地衝動性和攻擊性,會對社會或自己造成較強的傷害。往往情緒反應和行為反應相輔相成,形成惡性循環。

心理高應激的行為最常見的是暴怒,暴怒是人們感到與預期嚴重不符或相反時的一種情緒反應,往往會做出一些出格的發洩行為。現實中有些人脾氣暴躁,容易發怒,動輒暴跳如雷、吹鬍子、瞪眼睛,氣得摩拳擦掌、恨得咬牙切齒。暴躁易怒的人往往會不分對象、不分時間、不分場合,完全跟著自己的"感覺走",會導致嚴重的社會適應不良。

現在常見的"路怒症"就是一種"高應激反應"。"路怒症"通常表現為駕車情緒容易失控,一點堵車或碰擦就有動手衝動。開車"罵人"成常態,喜歡跟人"頂牛",故意攔擋別人進入自己車道,前面車輛稍慢就不停鳴喇叭或打閃燈、突然剎車或加速、大幅度打方向盤、經常變道、跟車過近等。

案例:朱某駕駛著白色現代轎車去臨海上班,在過留賢紅綠燈路口之後,因車道從原來的三條變為兩條,便加塞到了開著吉利越野車的陳某前面,陳某被迫踩了個急剎車,這讓陳某頓時感到很不滿,認為朱某是故意在別他的車。於是陳某深踩一腳油門,從右方超過了朱某,來到朱某的前方並放慢了車速。眼見故意"找茬"的朱某也氣不過,兩車甚至還差點撞上,於是也一腳油門從左側超過陳某來到前方。隨後陳某再次超車。就這樣,在短短500米的路上,雙方互相鬥氣別車。最終,朱某將陳某的車輛別停在路邊,兩車發生了輕微的刮擦,紛紛下車後的兩人指著對方互不相讓,嘴上仍舊罵罵咧咧,最後便報了警。民警將兩人同時帶回了派出所。冷靜之後的兩人對自己的行為感到了後悔,同時也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兩人因尋釁滋事被臨海市公安局行政拘留。

暴怒往往會造成嚴重後果。象案例中的朱某和陳某不但耽誤了自己的時間,還付出了自由的代價,於人於己,有害無益。所以學會制怒非常重要。暴躁易怒者要增強個性修養,養成自我剋制的良好習慣,力求戒掉不良習慣,要學會謙讓,學會忍讓,要不斷提醒自己不要發怒。

心理

應對心理高應激的辦法:

一是有意識控制。當憤怒情緒即將爆發時,要有意識的去控制自己,理性的提醒自己:"別發火,發火會誤事"。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一般能控制自己發怒。

二是自我積極暗示。用一些名言對自己進行積極暗示,在潛意識裡鼓勵自己同壞情緒作鬥爭.即使是自娛自樂,也會使你的情緒好轉。

三是選擇合適的語言文字。語言文字是影響情緒的強有力工具。如你快要暴怒時,用"制怒","忍","冷靜"等語言文字進行自我命令,也能調節自己的情緒。

四是換個環境。環境對情緒也有重要的調節作用。感到情緒壓抑的時候,到室外走一走;心情不快時, 去看看滑稽搞笑電影;情緒焦慮時,聽聽舒緩的音樂都能對壞情緒起到調節作用。

五是目標調適。當你追求某個目標而達不到時,可以找一個理由來減少內心的失望,如"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哪怕就是自欺欺人,偶爾作為緩解情緒的方法,是很有好處的。

心理

心理高負荷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所受的壓力超過了這個承受限度,就是心理高負荷。有研究證實,人體在心理高負荷狀態下,體內植物神經功能和內分泌系統會出現劇烈變化,若持續時間過長,會嚴重損害人的。

案例:小楠是別人眼中快樂的孩子,學習成績好,多才多藝,和老師同學關係融洽。但是小楠私底下不止一次地和好朋友說"自己快挺不住了,每天都覺得好累,感覺活的好假,在學校要迎合老師同學,在家裡要迎合爸爸媽媽。長期以來他都認為自己不可以犯錯、不可以懶惰、不可以生氣、有時候真的想大哭一場,但是不敢,硬憋著"。因為小涵的真實心理負荷狀態不為家長所瞭解,長期的心理高負荷狀態最終導致小楠心理崩潰,成績一落千丈,還患上了抑鬱症。

其實現代人的一生都處於心理高負荷的危險邊緣。

學生時代可能因升學壓力導致心理高負荷。每年千千萬萬的小升初、初升高、高考學生都要去擠"升重點學校"這痤獨木橋。在學校,他們有做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生活緊張又單調;在家裡,又少不了父母沒完沒了的嘮叨。

大學畢業可能因就業壓力導致心理高負荷。現在每年大學畢業生數量龐大,畢業了走出校門什麼時候才能找到工作?幹什麼工作等,這些問題時刻困擾著他們。

踏入社會後可能因不適應社會變化導致心理高負荷。目前,社會變革很快、職場競爭異常激烈,剛畢業的職場新人反應敏感,他們寄望於在校學習教育的經驗來解決與社會有關的實際問題,而學校教育其實並沒有提供這些經驗很難滿足這一需求。

長大成人後可能因情感壓力導致心理高負荷。現在大多家庭任然是獨生子女家庭,做父母的對孩子包辦一切,孩子無自立的空間,過分的"愛"使得他們無法承受。結婚對象往往摻雜了太多的其它因素而並不是自由戀愛的對象,婚後夫妻情感往往存在很多的問題。

心理

降低心理高負荷的辦法:

在快節奏的社會現狀下,心理壓力來自很多方面,生活的、家庭的、工作的,如何消除和釋放這些壓力有效的降低心理負荷成為現代人的一個重大課題。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簡單易行的方法:

一是積極想象釋壓。在安靜獨處的時候,可以積極地想象:"藍天白雲下,我坐在平坦綠茵的草地上","我現在正舒適地泡在浴缸裡,聽著優美的輕音樂"。這種方法可以充分體會到想象中的安詳、寧靜與平和的感覺,讓自己身心放鬆下來得到較好的休整。

二是放聲大哭釋壓。有研究證明哭能釋放壓力。哭泣對於女人們來說可能更容易些,對男人來說的確有些難度。男人總是礙於"男兒有淚不輕彈"而幾乎忘記了眼淚的滋味,其實當內心的情感積壓到一定階段,藉助淚水,可以很好地緩解自己緊繃的神經,舒緩處於高張力狀態下的情緒。

三是靜心閱讀釋壓。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籍不僅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更可以帶給我們豐富的人生智慧。若用心來讀一本好書,可以有更多的人生體會和感悟。讀書可以使人在潛移默化中逐漸變得心胸開闊,氣量豁達,增強抗壓能力。

四是擁抱自然釋壓。有研究證明當人們走出戶外,在感受外面新鮮的空氣,溫暖的陽光的同時,可以釋放體內的快樂激素,令人精神爽朗。建議大家多多擁抱自然,釋放壓力,收穫快樂。

五是運動宣洩釋壓。運動的方式很多,比如去健身房,去體育館,跑步,健身,游泳,乒乓球等都是很棒的放鬆身心的項目。有研究證明運動能促進多巴胺分泌,可以讓人心情暢快,總之只要出汗就可以減壓消氣,增強抗壓能力。

六是聞香舒神釋壓。有研究證明某些從植物中提取的香精油的芳香能通過嗅覺神經,刺激或平撫人類大腦邊緣系統的神經細胞,對舒緩神經緊張情緒,釋放心理壓力很有效果。

心理

心理高負能

心理能量是驅使人們採取適當行為的衝動、勇氣、意志力及各種情緒、情感等心理力量。心理負能量是能迅速把人的拉低,讓人消沉的負面心理力量, 如:妒忌、陷害、攀比、貪婪、懶惰等等。

負能量的人往往比較悲觀。負能量的人的生活態度總是消極的,對一切都沒有興趣,對什麼都厭倦冷漠,經常訴說命運不公,但是從來不去努力。

負能量的人對於一切都沒有熱情。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都沒有足夠的熱情,遇到事情就會抱怨,抱怨完了沒有辦法還是要去做,做完了又繼續抱怨。

負能量的人容易發怒。負能量的人遇到一點點小事情就會害怕自己不能解決,害怕自己會做錯,就容易脾氣暴躁。

負能量的人嫉妒心強。負能量的人比較憤世嫉俗,總是把生活想像的像戰場一樣,看著別人在前面,或者是別人比自己優秀,往往就會產生強烈的嫉妒心理,從來去想辦法超越別人。

負能量的人心靈脆弱。在與負能量的人相處的過程中儘量不要去觸碰他的底線,因為這樣的人往往是玻璃心,非常敏感、脆弱。

心理

減少心理負能量的方法

一是避免抱怨。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誰沒有壓力?抱怨是最易傳播,輻射最快、最廣、最具殺傷力的"負能量"。抱怨最容易讓人陷入負面情緒中。

二是避免消極。容易消極怠惰、缺乏信心、患得患失的人往往內心能量比較弱,而且行動力不高,總在瞻前顧後中蹉跎了時間和機會。消極的心理狀態對為目標奮力拼搏的威脅極大。

三是避免浮躁。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想急於得到一個"成功",想要一夜暴富。做事不踏實的人少了腳踏實地的積累很容易成為浮躁的"急行軍"。

四是避免冷淡。熱情是正能量的來源,冷淡是最容易滋生心理負能量的一種情緒,冷淡會讓人失去興趣,失去追求目標、完成任務所必備的動力。

五是避免自卑。自卑的人容易擔心做錯事,做起事來總是畏畏縮縮,前怕狼後怕虎,什麼重任都不敢承擔,自卑的人往往讓自己遠離成功。

六是避免妒忌。妒忌容易一味的敵視別人的進步和優勢,感覺別人的進步和優勢讓自己臉上無光,立馬心生恨意。妒忌最易讓人深陷負面情緒而不能自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