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以新民風建設為抓手,以道德評議、移風易俗、文化傳播等六大活動為載體,營造出積極向上的家風民風社風,為我市創建省級文明城市,加快追趕超越、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
扶起“精氣神”,走上小康路
在扶貧扶志中,我市全力推進以“誠孝儉勤和”為內涵的新民風建設,採取道德教化、標杆引領、移風易俗等舉措,努力消除貧困群眾的“精神貧困”,激發廣大群眾致富奔小康的內生動力。全市1086名第一書記、4935名駐村工作隊員、5.28萬名職工幹部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用腳步丈量民情、用親情拉近民心,用行動實踐民惠。全市全面推行“積分改變陋習、勤勞改善生活、環境提振精神、全民共建鄉村”的民風積分“愛心超市”建設。
截至目前,共建成並投入運行“愛心超市”1065個,實現貧困村全覆蓋,累計兌換物品2500批次,使22萬餘名貧困群眾受益。全市1883個村(社區)全面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建立健全了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的工作架構,每季度開展一次評議活動。全市農村擺酒席減少了三分之二、“人情份子”下降了七成。市“精神扶貧”工作案例《新民風助推脫貧攻堅扶貧扶志的“安康經驗”》入選全國宣傳幹部學院教材和《2018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文化工作案例》。
“冷”了場面,暖了人心
在抗擊疫情中,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市民風辦聯合印發《關於春節期間踐行新民風嚴禁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的通知》,要求所有黨員幹部、公職人員帶頭自覺踐行“誠孝儉勤和”新民風,做到婚喪嫁娶事宜一律從簡,其他違規事宜一律不辦,以實際行動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各縣區發出《踐行文明新風、抵制大操大辦倡議書》,鎮村通過大喇叭、宣傳車,利用微信群、朋友圈,廣泛宣傳、積極引導、有效防控,“不拜年、不宴請、不扎堆”成為最強音。截至目前,全市共推遲辦喜事1453起,簡辦喪事380起,取消聚會聚餐14249例。
誠信建設,助推營商環境大改善
近年來,我市信用信息互聯共享不斷深入,信用中國(陝西安康)網站平臺全新改版升級,市級平臺系統以“一箇中心、三個平臺、四個應用系統”為架構,設置了雙公示、紅黑榜、專項治理等9大欄目。目前,市級平臺歸集信息總量6216萬餘條,信用安康點擊查詢量765萬人次。全省首屆市級信用平臺及網站觀摩評比中,我市綜合得分位居全省第一。
目前,市稅務、市場監管、人社、法院、公積金管理中心等部門充分利用行業紅黑名單管理制度,對嚴重失信主體依法採取市場和行業禁入等措施,對“紅名單”誠信典型給予優惠和便利。在2019年中國國際化營商環境高峰論壇暨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投資評估報告發佈會上,我市被授予“中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城市”榮譽稱號。
榮譽背後,是我市加強信用體系建設中政府先行的用心之舉。市督促行業主管部門主動開展企業信用等級分類,推行市場主體信用承諾制度、各領域紅黑名單常態化發佈共享及聯合獎懲典型案例報送制度。據統計,去年,我市共完成市場主體企業信用等級分類及評定35488戶,102070戶市場主體主動開展了信用承諾。在去年國務院大督查中,我市代表陝西省接受了督查。為有效推動政務誠信建設,我市將公務員誠信教育等14項重點任務分發到各責任單位,並探索建立政務誠信督導機制,積極督促失信政務機構主動履行義務、修復信用。
文化引領,增強文明創建活力
針對忤逆不孝之風有所反彈、少數群眾孝道缺失,把難題矛盾推向政府的問題,加強“精神扶貧”,通過媒體宣傳、文藝宣傳、公益廣告宣傳和主題教育、理論宣講等形式,利用網站、LED屏、微博等載體,堅持以正面宣傳鼓舞人、激勵人。以開展新民風文化傳播活動為抓手,及時總結推廣“漢陰沈氏”“白河黃氏”“嵐皋杜氏”等12部家訓家規,編印《安康優秀傳統家訓註譯》和《安康最美家庭故事選編》,開展家訓家規“六進六上”活動,以家風建設正德樹人、淳化民風。深入開展脫貧攻堅文化同行、文藝志願服務等品牌文化活動,讓優秀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解決精神貧瘠,豐富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結合新民風建設著力培育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廣泛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等評選表彰,開展“樹千名自強標兵、交萬名農民朋友”活動,在全社會推動形成愛崗敬業、務實重乾的濃厚氛圍。近年來,全市湧現出各級各類“最美家庭”8000餘戶,上榜“中國好人”37人、“陝西好人”80人,樹立勤勞致富典型620個,評選脫貧攻堅先進個人300多人,有效發揮了榜樣標杆和正向激勵作用,累計創建全國文明單位16個、文明村鎮13個、文明校園2個、文明家庭1個;建成省級文明單位標兵23個、文明單位85個、文明村鎮16個、文明社區10個、文明校園27個;市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791個。(通訊員 劉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