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陝南人的吃

漢中人講究吃。花樣多,製作細。一個顯著特點是多樣性。北方的食品有,南方的也有。

漢中人喜愛吃肉喝酒。窮鄉僻壤不例外。養豬多自己吃。臘肉普遍。舊時山裡人打一擔柴 ,進城賣得幾個錢,先買一碗酒喝,有餘再買米買鹽,空著手回家也心甘。平時無論來客與否,隔三岔五地熬肉吃,以肥為主,一斤切十五塊,先乾煸,再加調料燜紅,再放時鮮菜蔬如蓮菜、竹筍、紅白蘿蔔以及豆腐等,有花椒與辣椒,略麻辣。可以有排骨,有時用臘肉。非正式待客,自己改善生活。有俗話說:“三天不見肉,胃裡燥的慌。”

漢中陝南人的吃


漢中人喜食小菜。有泡菜、醃菜、漿水菜三大系列。都略帶酸味。特別是鄉下,家裡多擺有大大小小許多罈罈罐罐。有幾年的醃菜。也有俗話說:“三天不吃酸,走路打串串。”大概與日常多食酒肉有關。不過先前溫飽問題沒有解決時,醃菜、漿水菜對大巴山區百姓說來,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大山裡人家多用特大木桶醃菜,一桶能裝幾十挑水,人口多的家庭醃兩大桶,上邊用青石板壓起來,怕菜飄浮容易壞。若是壞了,可了不得,一年的生活成問題。所以這看似小菜的東西,也不可小看。漢中壩子主產大米,人民的主食是大米。但漢中人喜愛將大米磨做粉食用。以大米麵粉製作的米麵皮,是漢中人老少咸宜,四季常吃的大眾食品。

漢中陝南人的吃


漢中作為行政區,歷來屬陝西。但漢中屬長江流域,又與四川接壤,風俗習慣上許多和南方略同。不過,大概因為與陝西特別是關中來往密切,生活上又有許多與關中相同之處。如與關中一樣,喜食漿水面。愛喝醪糟酒,婦女坐月子,幾乎都要做個醪糟雞蛋吃。也吃攪團。關中人吃的用稠麵糊隨意夾做兩頭尖中間大的麵食,漢中人也吃。

漢中人也吃煎餅。洋縣煎餅不卷菜,麵糊中夾了韭菜末與蔥末,還有夾菊花或薄荷的。夾菊花等較特別。夾韭菜末與蔥末,與陝北的子長縣相同。關中許多縣也是這樣的吃法。地軟包子,漢中人也愛吃。地軟,是丘陵淺山區雨後地裡生長的附地植物。形狀略如木耳。關中、陝北都吃地軟包子。西安城裡舊日有專門賣的。漢中人有特別之處。外出不服水土的,帶點乾地軟,泡著喝,據說可以改善胃口。漢中人也吃辣椒,也吃花椒,但更愛吃生薑。生薑是漢中一大特產,關中和四川不少地方都有漢中生薑大量出售。

漢中陝南人的吃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