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還能有多“野”?舍利子都能拿來“盤”!

我們從小就知道“舍利子”在宗教中的影像和地位十分高大,為得道佛陀圓寂火化之後留下的遺蛻。在書中的文字記載中多形容為不規則的顆粒狀物體,有的晶瑩剔透似瑪瑙,有的灰白如骨白,但是具體什麼樣子彷彿少有人知,其原因有二。一是數量稀少,大多存於各地“佛塔”之中,若無機緣很少能有人見到。二則是佛塔內不允許有攝影器材進行拍照或錄製視頻,許多人礙於宗教信仰所以也就從心底遵守。故現今“舍利子”留下來的存世影像十分稀少,大家也是隻聞其聲,未見其物。

文玩還能有多“野”?舍利子都能拿來“盤”!

關於舍利子的形成也有很多“偽”科學的猜想,比如最常聽說的就是僧人吃素,植物中有礦物質與人身體骨骼中的“鈣”形成了一種新的“結晶鹽”。顯然這種說法是靠不住的,因為世界上素食者千萬記,加之許多靈長類動物都是吃素的,未見其也能火化出舍利。二則是說人體形成的結石,能說出這種話的人應該是沒有得過結石病。正常在膀胱內直徑不到1mm的結石都能讓你生不如死了,而你看記載中的舍利子有多大?直徑2釐米的結石恐怕人早就當場斃命了,耐大師如何佛法高深也頂不住啊。

文玩還能有多“野”?舍利子都能拿來“盤”!

不過今天暫且不提舍利子到底如何形成的,今天講一下那些滿大街賣的晶瑩剔透的“影骨舍利”。這個詞我想對很多人都非常陌生,但是舍利子的名字層出不窮據說根據什麼部位煉化的就叫什麼舍利,比如血舍利、骨舍利、發舍利,甚至花花草草都可以有舍利子,有這麼個影骨舍利也就不足為奇了。那麼這個“影骨舍利”長什麼樣子呢?它們的形狀一般為灰白色的不規則圓形,密度很高,自然比較厚重,直徑在1-2cm居多。不過最令人驚奇的是這東西在地攤上居然叫賣到幾十元一個!相對於被奉為佛教至寶的其他舍利來說難免有些寒酸。當然今天我們就對著影骨舍利的真假進行一下探討。

文玩還能有多“野”?舍利子都能拿來“盤”!

首先要給大家講一下什麼是“影骨舍利”,其實這個名字並不是杜撰的,真有其物。說到“影”這個詞大家想必都會聯想到“影舞者”。簡單來說就是古代權貴為了避免被刺殺,特意找來許多跟自己樣貌十分相近的人替他們出席公開場合,這些人就是權貴們的“影”,又叫替身。這個“影骨舍利”也是這麼回事。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有三次大規模的“滅佛”行動,當時佛教傳播途徑太廣,信奉者眾多,許多男女都皈依出家,捐錢立廟,當權者忌憚佛教勢力太強會動搖國家的根基,於是進行了大範圍的“滅佛”。而眾信徒為了保護佛教至寶“舍利子”就用灰白瑪瑙、硨磲、骨頭或動物的牙做出了一批“舍利子”,這些就是著名的“影骨舍利”。平日裡將這些影骨舍利像真舍利子一樣供奉,即使真的寺廟被焚燬,弄壞的也只是這些“假”舍利子罷了。

文玩還能有多“野”?舍利子都能拿來“盤”!

當時為了保護真舍利子做出的影骨舍利數量十分龐大!以至於發掘的地下僧塔出土數目以千為單位計算,當中以瑪瑙和琉璃製品居多,大多被博物館收藏或分予當地寺廟做為供奉。而在地攤上出現的這批幾十元的“影骨舍利”都是現代的仿製品,其實這一點都不用從專業角度去看“風化紋”或者“光氣”,但從邏輯上就不通。首先出家人不以錢財易物,尤其是對他們如此重要的“影骨舍利”。再者最後一次滅佛是在唐朝,大約在一千多年前,眾所周知當時的瑪瑙珠子市場價也得百元起,而且這還是一個時期的見證,怎會以如此低廉的價格出售?

文玩還能有多“野”?舍利子都能拿來“盤”!

所以事情的真相是一些奸商假借佛門僧法,用真實的歷史結合假的舍利來進行斂財的一種手段。專門假借信仰的力量去迷惑善男信女罷了。

文玩還能有多“野”?舍利子都能拿來“盤”!

大家還有什麼看法可以寫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