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永远不过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类社会最令人担心的是比新冠疫情更可怕的粮食短缺。近来,粮食问题又被提上了日程。一些粮食生产国因疫情影响陆续出台禁止粮食出口的政策。今天看来,再一次证明了毛泽东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正确性。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永远不过时


据《联合早报》报道,因新冠疫情影响,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政策禁止粮食出口,一些地方出现了屯粮现象,一些国家也相应地加强了对粮食的控制。以生产水稻为主的越南、泰国宣布了禁止大米出口。在中亚,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之一的哈萨克斯坦禁止出口小麦、土豆、胡萝卜,在欧洲,塞尔维亚也禁止农产品的出口,俄罗斯也表示将及时对粮食出口进行评估。

还有欧洲一些国家因为蝗虫的危害,因此,诸多国家纷纷停止粮食出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消耗国和进口国之一。中国是否会遇到粮食紧张的问题,自然引起社会的关注。

对于中国的粮食问题,目前人们最担心的首先是需要国家一个准确的判断。世界禁止粮食出口的“吹哨人”已经向全世界把“口哨”吹响,现在的问题就是千万不要出现高福式的误判,一句“人不传人”的误判,造成了多么大的灾难。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永远不过时


如果粮食问题再出现类似的误判,那么对中国这样一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其后果难以设想。因此,粮食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国家手里,一是要加强粮食的战略储备,“深挖洞,广积粮”。二是要加强粮食的安全生产。保住耕地总面积的基本红线,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三是要解决好转基因种子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渗透。国家的一切发展,农业这个基础不能有丝毫懈怠。这个基础一旦动摇了,那是十分危险的。

据有关部门统计,由于受农业扶持政策因素的影响,2016年—2019年,仅黑龙江省玉米的播种面积就下降近5000余万亩。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中国的耕地面积在以每年4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虽然中国不甘沦为粮食进口国,但这样发展下去,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永远不过时


据资料表明我国每年进口粮食上亿吨,其中转基因粮食达八成以上,为此,袁隆平院士都深为担忧。根据《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3年世界粮食安全指数报告》,西方国家占领了全球粮食安全系列排行榜第一梯队,而中国则位列第42位。大大领先于中国的包括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18位)和韩国(24位)。因此,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容乐观。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出发,无论什么时候都必须把农业这个基础彻底打牢固。中国的改革不管怎么改,农业这个基础永远不能改。只有农业基础牢固了,才能如毛主席所说的“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的饭碗一定要装的是自己的粮食,才能让人们真正的安居乐业。如果,一旦出现粮食短缺,像2019年的猪肉一样,价格突然猛涨,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心的恐慌。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永远不过时


因此,现在至关重要的一是政府无条件的保住耕地红线,二是加大农业农村的扶持力度,三是坚决清除转基因种子的渗透。坚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和“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基本方针,保证中国人的饭碗真正能装中国自己生产的粮食。

“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永远不过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