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中小學生書法教育的思考


對當前中小學生書法教育的思考


一、明確目標,有效推進。

書法進校園、進課堂。善於從中華文化資源寶庫中提煉題材、獲取靈感、汲取養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藝術價值與時代特點和要求相結合,對青少年進行美育教育。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的寶貴財富,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書法教育對中小學生進行書寫基本技能的培養和書法藝術欣賞,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培養愛國情懷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漢字書寫能力,培養審美情趣,陶治情操,提高文化修養,促進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

這些對青少年書法教育的要求很明確,書法教育不是獨立的,是藝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這也是我們青少年書法工作者應該把握的基本方向,通過書法教育提高學生書寫能力,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情操,進行美育教育。現在全國書法教育的形式發展良好,不少省市工作勢頭迅猛,但也有一些地方出現備好工具、上課寫字、下課走人,只是為了完成任務;有的地方,僅僅為培養少數拔尖學生,單純為了展覽賽事,為獲獎、成果而為,擺苗助長,急功近利。這些不利做法應該糾正調整。

對當前中小學生書法教育的思考


二、規範教學,有效開展。書法教學要求中小學書法教育應本著打好技能基礎、堅持循序漸進、注重書法修養、提高文化素質的原則;大致瞭解書法歷史和漢字字體源流;從書法作品的內涵、章法、結構、筆法等方面鑑賞歷代重要書家作品,培養初步的書法欣賞能力,提高審美情趣;這是書法教育的根本任務。當前的青少年書法教育應分為兩類: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就應該牢牢把握這一基本方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重教學方法的探討,教學方式應該貫穿教學的始終;社會教育也應該根據教育部的相關文件要求,對青少年的書法教育應該是學校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應該是打基礎,應該對技法訓練、書法文化、漢字之美、人格修養等進行綜合教育,而不是簡單的完美技法、參賽獲獎、招生贏利的短期行為,這些現象必須得到糾正。

三、培訓師資,保障發展。我們明確了目標和任務後,書法教師就知道有哪些工作要做了。近幾年來,教育部和中國書協對書法教師也進行了培訓,但還是滿足不了當前的需要,這就需要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對書法教師進行培養、轉崗、招聘等解決當前之需。但書法教師需要具備哪些素質?該怎樣來進行培養和造就一批合格、優秀的書法教師呢?我認為應該從書法技能、書法文化、教學技巧、活動策劃、常規管理等方面來培訓書法教師,應培養教師育人、善教、會寫的綜合能力,書法教師不僅僅需要規範和較高的書寫水平,還應該有較好的教學方法,作為一門學科還應進行常規的管理和發展,通過舉辦活動展示階段性成果,培養學生興趣,傳承文化。

四、規範教材,提升效果。

中小學書法教育應硬筆與毛筆兼修,實用與審美相輔,以硬筆楷書、行楷和毛筆楷書為主體。同時,對經典碑帖的選擇也提供了範圍,我認為部分優秀學生可以選學規範、經典的隸書、行書等範本,但不應選擇藝術過高、個性太強、生僻的範本來學習。

當然,對藝術特長生可適當放寬要求,分別對待。正確把握普及與提高,重點放在大多數學生上,讓高雅藝術影響學生的未來。

五、舉辦活動,培養興趣。

要培養學生向上、向善的積極心態,學生學習了書法,就要為他們提供展示風采的平合,讓他們有一種成就感,所以應開展豐富多彩的書法展示活動,如優秀臨帖展、小品展、教師書法展學生書法展、班級書法展、年級書法展、慶祝活動專題展;寫春聯、送福壽;參觀書法展、博物館等等。拓寬學生視野,展示學生成果,提高學生學書興趣,培養學生熱愛漢字的情分感,並寫好漢字,從而達到傳承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對當前中小學生書法教育的思考


對當前中小學生書法教育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