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為啥給富察皇后寫的詩寫得那麼好

作者:關東書場

乾隆的詩文水平咋樣?就倆字“不高”!乾隆爺一生寫了上萬首詩,卻難有佳作,不知“十全老人”這麼自戀的人,知道後人如此評價他的詩,在泉下當作何感想?

乾隆為啥給富察皇后寫的詩寫得那麼好

那麼問題來了,乾隆的詩為啥水平不高?就是買彩票買了過萬次中獎的幾率也成倍提高了吧?可惜了,乾隆爺寫了那麼多,一首“鵝鵝鵝”水平的都沒有!這其中,既有詩歌創作客觀規律的原因,也有乾隆自身的原因。

“國家不幸詩人幸,賦到滄桑詞便工”這是乾隆朝大才子趙翼的詩,歷來被詩家認為是對詩歌創作規律的經典總結。這就話的意思就是說,國家動亂,詩人倒黴的時候,反而是寫出好詩的最佳時機。對人而言,痛苦的體驗總比快樂的感受來的真切,而這種痛苦的體驗恰恰最容易給詩歌創作提供源動力。你看同樣是皇帝,李煜寫的詞為啥那麼好?因為那是亡國詞!“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用周星馳的話說就是“人生的大起大落簡直太刺激了!”,而這種刺激顯然更容易讓我們這些人生起起伏伏的小老百姓產生共鳴!懂得寫詩的人就在乾隆身邊,乾隆卻不知道,當然就是他知道了估計也不會放下尊駕去和趙翼學詩。

乾隆為啥給富察皇后寫的詩寫得那麼好

對比李煜再看乾隆,生於康乾盛世的頂峰,爺爺把能幹掉的對手幾乎全乾掉了,爹爹把能威脅自己的叔叔、大爺乃至兄弟全送到他爺爺那去了,順便還給他留了個鉅額的支票作為遺產。乾隆自己也是智商爆表,駕馭群臣的手腕無師自通,從政六十多年順風順水。你說他能有啥愁事?他寫的幾乎都是閒適詩!那閒適的事,你還沒法體會!他去圓明園賞花寫詩,你能進去圓明園?他南巡江浙,你能跟著南巡?他賞古董寫詩,這些東西都被他蒐羅進故宮了,你就更不可能知道他寫的是啥了!一句話乾隆的生活太小眾了,小到這生活天底下只有他一個人這麼過,當然他寫的詩你不會產生共鳴了。

乾隆為啥給富察皇后寫的詩寫得那麼好

倒是“生老病死”不分尊卑,一視同仁,所以給富察皇后寫的悼亡詩也能讓我們這些草民感受到生離死別的痛楚,這些是公認的乾隆詩歌裡寫的比較好的,雖然仍然沒有名篇,但起碼有血有肉。

乾隆為啥給富察皇后寫的詩寫得那麼好

乾隆詩歌寫不好的另一個原因是他把詩歌當日記和隨筆來寫了。有感受,太難得了,寫一首;沒感受,不能讓手涼了,也得寫一首。這樣無病呻吟的去寫作,作品中必然充斥了大量的殘次品,要不乾隆一生咋能寫那麼多的詩呢“?“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在乾隆看來只有傻蛋寫詩才會這麼痛苦,他天賦異稟, 寫的詩,自然也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當然是不用修改、潤色的。

乾隆為啥給富察皇后寫的詩寫得那麼好

當然,你也可能會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明朝的嘉靖皇帝,生活也小眾,本人也自負,可是人家不也寫出了《送毛伯溫》這樣的名篇。“大將南征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看這詩寫的多霸道!那我只能承認你說的是對的,乾隆寫不出好詩的原因,除了以上幾點之外,還有一點也必須承認——他確實不適合寫詩,要不咋也得有一首《送和愛卿》傳世,你說是不?

乾隆為啥給富察皇后寫的詩寫得那麼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