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了,那些陰霾依舊存在——讀《房思琪的禮物》有感

21世紀了,是不是一切國泰民安,陽光普照?也許吧,我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明是大幅度提高了。但,為什麼還是會有那麼陰暗的東西存在呢?

21世紀了,那些陰霾依舊存在——讀《房思琪的禮物》有感


那個被男朋友精神暴力的包麗去世了,看到這個消息時,我正在讀《房思琪的禮物》。本來書裡的情節已經讓我五味雜陳,再看到包麗的消息,心裡壓抑的喘不上氣來。

包麗的事情出來以後,很多人都在責問包麗,罵她不自尊自愛,不懂得反抗。瞧,這就是社會對受害人的摧殘。我們名義上是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其實我們忽略了正是我們的這種心態和語氣才加劇了這種悲劇。

21世紀了,那些陰霾依舊存在——讀《房思琪的禮物》有感


我相信包麗本人可能也曾經想過反抗,但失敗了。也許,她對周圍人有求救的時候,可能這種信號也被身邊的人忽略甚至壓制了。他們的言行也許讓包麗覺得錯的是她而不是她的男朋友。就像《房思琪的禮物》一書裡寫到:李國華髮現世界上有的是漂亮的女生擁護他,愛戴他。他發現社會對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強暴一個女生,全世界都覺得是她自己的錯,連她都覺得是自己的錯。罪惡感又會把她趕回他身邊。

這個社會大概一直都是這樣,每當有這樣的新聞出來的時候,鍵盤俠第一時間指責的都是女性。有人怪女生穿的暴露,有人說女生自己不自愛,也有人怨女生不會反抗。可是很少有人會體諒一下當事人的心情,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女生遭遇這些的時候大概連反抗都會忘記。因為眼前的暴力足以讓她們做不出回應,她們太害怕了,甚至恐懼。房思琪的一生就是林奕含的一生,短短的一生,卻一直需要做各種治療。每當以為自己要看到希望的時候,卻又陷入了另外一種死循環。最終,不得已而自殺。

21世紀了,那些陰霾依舊存在——讀《房思琪的禮物》有感


看著年輕的生命的隕落,我們不禁感嘆,生命真的太脆弱了,脆弱到我們都沒時間反應,只能眼睜睜地望著那如花般的生命早早結束。可是世界沒有因為她們的凋落而做出太大的改變。直到現在,依舊有問題出來的時候,錯的還是女性。這大概就是一種觀念的固化。生活裡我們總是習慣以自己的固有印象去看待一個人。李國華,因為是優秀的教師,所以沒有人會懷疑他會做出格的事。即使做了,也許,人們也習慣給他找一個藉口推脫掉。包麗的男朋友,同樣也是優秀的人才,所以大家都覺得他也一定是正人君子系列。如果不是包麗的短信等暴露出來,誰會把這樣的人歸為敗類呢?

21世紀了,那些陰霾依舊存在——讀《房思琪的禮物》有感


思想的固定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雖然生活在新社會,但陳舊的思想依舊存在,大男子主義也沒有消失。李國華對於他的學生那種強烈的控制慾望,包麗男友那種折磨她的手段,不過都是男性深處對女性的控制願望的表露。無論是李國華還是包麗的男友,他們都對女性的“處”極度敏感。看到那流落的血,李國華是一種變態的反應,而包麗卻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新社會,雖然我們提倡的是男女平等,可是真正回到實處,特別是男女關係上,我們依舊還是對男性太過寬容,總是會說“浪子回頭金不換”。而對於女性呢?墮落女,不自重,賤貨等等各種要多難聽就有多難聽的話來形容。大概只有你沒有聽過的詞,沒有別人形容不出的詞吧。

21世紀了,那些陰霾依舊存在——讀《房思琪的禮物》有感


為什麼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性別身上我們就要承受不同的代價呢?當然,我絕不是提倡大家可以隨意處理自己的感情,而是說當我們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為什麼不能以同樣的方式表達呢?為什麼我們要承受不一樣的代價?

小時候,我們總喜歡問父母我們是哪裡來的,父母一定會鄭重告訴我們說是路上撿來的,是樹上長出來的。沒有人會告訴我們人是怎樣出生的。直到現在,我們身邊還是有很多家長管教孩子時,總是抱著一副“長大了”就好的心態,總覺得這些都不是事,長大了就好了。但,長大了就真的好了嗎?殊不知,正是這種心態,才導致了很多畸形的心理發展。這就像你養一朵花,該曬太陽的時候不曬,該施肥的時候沒有施肥,正確的時間沒有做正確的事,會有好的結果嗎?

21世紀了,那些陰霾依舊存在——讀《房思琪的禮物》有感


任何的暴力行為,大概都是一個社會一起“助力”完成的。真心希望那些年輕的隕落的生命,可以敲醒更多的沉睡的人。我們不僅要教孩子如何自我保護,自尊自愛,我們更應該告訴孩子不喜歡的事可以大聲地說“我不要”,而不是“我不會”。“我不要”是我個人不喜歡的東西我要拒絕,而“我不會”卻時常讓人覺得你幹嘛不會呢,錯的都是你呀!

21世紀了,那些陰霾依舊存在——讀《房思琪的禮物》有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