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黨們,你瞭解中國的茶文化嗎?

奶茶黨們,你瞭解中國的茶文化嗎?


奶茶黨們,你瞭解中國的茶文化嗎?


春天來了,大自然中的草木不敢與那些名貴的花兒爭豔,茶樹上長出名貴的花蕾,終於到了採摘茶芽的季節。

武夷山真是仙境之地啊,這裡不僅盛產名貴的靈芝,更有名貴的茶葉遍佈整座山。


奶茶黨們,你瞭解中國的茶文化嗎?



我國既是“茶的國度”,又是“詩的國度”,“茶”很早就滲透進詩詞之中,從最早出現的茶詩到現在,歷時一千七百年,為數眾多的詩人、文學家已創作了不少優美的茶葉詩詞

說到茶葉,不得不提起“中國的茶文化”,“茶”以文化面貌出現,是在兩晉南北朝時期,最早喜好飲茶的多是文人雅士。唐代開元以後,中國的“茶道”大行,飲茶之風瀰漫朝野,宋繼承唐代飲茶之風,日益普及。

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了深厚的精神文明。

從唐代茶聖陸羽創作的《茶經》開始,茶的精神便逐漸滲透到宮廷和社會中,更深入到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中。

很多對茶文化不瞭解的人,會錯以為,從古至今中國人制茶、喝茶的方式都是一成不變的,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茶文化中的製茶、喝茶方式在各個時代都略有不同,唐人推崇“煎茶法”,就是煮著喝。先用茶碾子把茶餅碾碎,碾成粉末狀的茶末,再用茶羅把茶末過濾一下,然後把茶末投放到滾水裡,像煮餃子一樣煮上三滾,最後再喝那一鍋茶湯。飲時還要添加許多佐料,如蔥、姜、棗、橘皮、薄荷、鹽等。

可是對這樣的烹茶方式,茶聖陸羽曾在《茶經》一書中提出了否定意見,他認為應該保留茶葉本身的香氣,除了鹽之外,其餘的調料一律摒除。

到了宋朝,則開始流行“點茶法”。宋人用小勺把茶末分到幾個碗裡,衝入滾水,一邊衝一邊快速攪動,讓茶末跟滾水充分混合,點好的茶湯上面會泛出一層乳白色的泡沫,好像我們今天喝的卡布奇諾咖啡。

直到今天,市面上出現了各種類型的茶:速溶茶、冰茶、液體茶以及各類袋泡茶,這些都體現了中國茶的發展趨勢。

除了茶本身的文化以外,人們通過喝茶、品茶,還可以參透很多人生道理。有人說,茶之可貴,因為它能終身陪伴我們每個人,不論你是富貴還是貧賤,它那一股甘於沖淡的精神,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傾心禪悟。

在繁忙的一天結束之後,靜下心來,烹上一壺好茶,悠悠地喝著,許多人生難解的結,想不通的事,便能在這時間的緩釋中悄悄地解開了,放下了。

生活就像一杯茶,越泡越淡,一個人經歷的事情多了,嚐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欲求會愈來愈淡,最終也就能夠用一顆純淨恬淡的平常心去看這個紛擾的世界。

不知道小夥伴們都喜歡喝什麼茶呢?不瞞大家,詩詞君喜歡喝奶茶,奶茶中帶有“茶”,也算吧!迴歸正話~有煩惱的事情泡上一杯茶,真的可以緩解很多。

奶茶黨們,你瞭解中國的茶文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