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里蔣凡被懲看壽險改革——價值觀才是破局點

昨日,阿里巴巴集團公佈了蔣凡事件的調查處理結果。將因個人家庭問題處理不當,引發嚴重輿論危機,給公司聲譽造成重大影響的淘寶、天貓總裁蔣凡予以取消阿里合夥人身份、記過、降級處分。職級從M7(集團高級副總裁)降級到M6(集團副總裁)、取消上一財年度所有獎勵。在四條處罰中,當屬取消阿里合夥人身份的處罰最重,這意味著蔣凡離開了阿里核心決策圈。

重罰高管,在阿里內部並非首例。從多年前的“中國供應商涉嫌欺詐”事件到蔣凡事件的處理,這位領先的互聯網巨頭如捍衛自己靈魂一樣捍衛著自己的價值觀,哪怕面對重大損失,也在所不惜。

無獨有偶,在保險業,也有這樣的企業,他們的領導者對於價值觀視若珍寶,不遺其力地去維護。


從阿里蔣凡被懲看壽險改革——價值觀才是破局點


保險家鍾愛價值觀

去年底,平安內部啟動“正風肅紀專項行動”,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發表內部講話,稱“作風問題無小事。”此次專項行動全面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全面擴大參與範圍,不僅包括黨員領導幹部,也包括非黨員及外籍高管,做到全員參與、滴水不漏。

在動員會議上,馬明哲直指內部問題,“當前,在全系統幹部隊伍中,仍不時出現一些歪風邪氣、違規違紀的現象,嚴重背離黨的宗旨、理念和方針政策,與公司文化及價值觀背道而馳,與平安轉型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格格不入。”

馬明哲指出,“平安作為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經營範圍覆蓋保險、銀行、資產管理、科技等領域,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三十多家業務公司,任何一家出現作風問題、經營風險,都會影響股東、客戶、監管、社會對我們的信任,損傷平安的品牌聲譽,嚴重時危及集團的整體發展。”

而泰康保險集團在此次疫情中,更是體現了其領導者維護價值觀的表率作用。

集團掌門人陳東昇衝鋒在前,連續幾個月,全方位地參與泰康集團,乃至楚商的抗疫與復工復產。

泰康不僅捐款捐物超億元,甚至拿出了自己的核心資產武漢同濟醫院作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收治點。

此間,陳東昇發佈《發動泰康力量支持一線抗疫的動員令》,號召整個集團的全體幹部員工,發動一切力量和所有資源,馳援同濟醫院,馳援武漢,馳援湖北,奪取最後的勝利。公司領導者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是對於員工的價值觀洗禮和激勵,在重大時刻,這將為員工注射強大的精神能量。

在保險業,這樣愛惜價值觀的領導者還有不少,他們領導的企業共同支撐了行業價值。


價值觀問題不解決,

壽險企業無從談轉型

在壽險業,價值觀更是核心命題。

壽險業本身是關係到生命與健康的行業,也是一個重承諾與服務的行業,對價值觀的要求要比其他行業大得多。而當下的壽險經營的各種問題背後都離不開價值觀的問題。

在一些險企,激烈競爭之下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價值導向竟然被異化為短期利潤最大化、市場份額最大化,內含價值評價體系被片面地執行為‘壽險經營的成功就是增員的成功’。短期內雖然帶來了業績的增長甚至暴漲,但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快速堆積,代理人隊伍高脫落率引發的短期經營行為盛行,客戶體驗急劇下降,客戶對代理人及保險公司的信任度持續下降。”交銀康聯人壽董事長張宏良一句話道出了行業的問題所在。

今天的壽險業,銷售誤導頻發,代理人短期,功利性行為屢次出現,客戶抱怨不斷。背後則是一些公司領導者重業績,輕服務,重規模,輕價值的短期功利心態。這些問題不僅給公司自身的發展帶來致命隱患,也大大影響了整個行業信任度和社會聲譽,連累了那些腳踏實地為客戶著想的從業者。最終極大地制約了壽險市場的需求增長,讓它不得不受困於營銷拉動,人海戰術,人均產能低下的尷尬境地。

當然,目前很多壽險公司都在做壽險轉型,斷然揮劍組織變革,重整分配格局,提升代理人效率與專業度,投入巨資打造科技平臺,可謂殫精竭慮,破釜沉舟。但是如果不從根本上發力,不進行價值觀的變革與重塑,僅僅從組織和科技等角度進行投入,只能是事倍功半。企業唯有從經營理念上轉變,真正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價值觀,才能把重視生命變成公司發展之源,才能夠真正採用符合壽險業發展規律和客戶需求的經營模式,轉型問題才能夠根本解決。

友邦保險集團的一位高管談到友邦保險此前取得良好業績的原因時表示,“這源於對友邦保險以人為本價值觀的堅守和發揚。”正是上百年來,友邦保險對於價值觀的信仰,才有其今天業內的聲譽和影響力。

前些年,伴隨著中國保險市場的飛速發展,一些保險公司忽略了自己的存在價值在於為公眾提供保障並分擔風險,反而在負債端,熱衷於做大規模,過度依賴中短存續期高現價理財型產品,負債成本過高,倒逼資產端提高風險偏好。在資產端,熱衷於激進、短視的投資,帶來了較大風險。一度偏離了保險保障的本源。當“保險業姓保”時代到來,這些險企掙扎著找回自我,但無奈地發現自己在保障業務方面已經失去了競爭力,不得不進行艱難的業務調整。它們不得不承受偏離價值觀的後果,這些企業的轉型升級之路非常難走。

對此,一位跨國保險巨頭的董事長指出,“在我看來,你的聲譽、客戶對你的信賴,才是保險公司生存之本。比如一個客戶買一個幾十年的壽險產品,他需要確保幾十年後,保險公司還在穩健的發展。我們希望打造百年老店,所以必須建立起客戶的信任,和客戶保持長期而持續的關係。”


面對疫情衝擊,

壽險企業更需以價值觀為錨

轉型需要以價值觀為錨,面對危機更需要以價值觀為導向。

今年,受累於新冠肺炎疫情,壽險企業的線下經營受到非常大的衝擊。據公開數據披露,一季度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1.67萬億,同比僅增長了2.3%,增幅同比下降了13.6個百分點。其中,人身險增幅同比下降15.22個百分點。

壽險企業的經營壓力很大,這時候就更需要價值觀的支撐。對於企業而言,往往越是遇到風浪與危機,價值觀的作用就越強。歷史經驗證明,面對不確定的形勢,只有價值觀才能錨定組織之船的方向,用精神能量激活組織,安定員工,推動它保持穩步向前的航行態勢。

價值觀會讓企業成為一個有凝聚力的責任共同體,在企業遇到危機時,大家如鮮血奔向傷口,無需召喚。我們看到有的壽險企業在疫情中脫穎而出,以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積極服務客戶等視角,為經營活動,營銷員活動注入滿滿的正能量。他們引導營銷員做有意義的事,打敗焦慮,力所能及地服務客戶,將溫暖傳遞給客戶,為迷茫中的營銷員帶來希望,這就是價值觀的力量。“唯有腳踩在客戶這片大地上,我們營銷員才有力量。”一位管理者說。

對於壽險企業們,在各種誘惑、壓力前,堅定捍衛價值觀,才有戰略定力;強調企業價值觀,企業才有長遠未來。


記者 趙輝

編輯 房文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