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有400年曆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有400年曆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榮昌,是重慶渝西比鄰四川內江的一個遠郊區,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卻又非常低調的地方,它古稱昌州,有海棠香國之譽,明洪武年間取昌州和榮州首字而得名榮昌,有繁榮昌盛的寓意,這裡有著名的世界級名豬——榮昌豬(川菜著名的回鍋肉,就要用榮昌豬肉作食材才正宗),有中國四大名陶之一的榮昌安陶,有中國最古老的布料榮昌夏布,還有本文要介紹的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有400年曆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摺扇,濫觴於漢末,曾是王公大人的寵物。晉代,腰扇又稱為疊扇,已成為上流社會男女通用的驅暑器具。《南齊書》上說:“褚淵以腰扇障日。”,“腰扇”據《通鑑注》上的解釋“即摺疊扇”。晉代歌曲《夏歌二十首》的第五首有歌詞唱曰“疊扇放床上,企想遠風來”。可見摺扇在當時就已經比較流行了。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有400年曆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國摺扇製作歷史久遠,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係,歷來中國都有制扇王國之稱。榮昌摺扇與蘇州絹綢扇、杭州書畫扇並稱為“中國三大名扇”,它的歷史也可追溯至1551年的明嘉靖年間,並且在當時便作是入朝的貢品。但真正大規模生產,則是到了清朝。據光緒年間《榮昌縣誌》載“聞摺扇始於永樂中……邑中職此者不下千家萬戶。每年春間各郡縣客商雲集於斯,販往它處發賣。”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有400年曆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據榮昌朋友介紹,在清光緒年間,榮昌城中就已有專業扇鋪200多家,生產半成品的攤子老闆百餘戶,每年生產各種摺扇數百萬把,遠銷雲、貴、陝等省區。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榮昌摺扇還長期保持在200萬把左右的年產量,並且遠銷海內外。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有400年曆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榮昌摺扇,以棕竹、毛竹製作扇骨,被稱為懷袖雅物。至清光緒初年開始採用楠竹扇心、扇夾和質地更為堅韌、花紋自然美觀的棕竹扇夾,摺扇品種新增全楠、正棕、穿葉串子三大類,刁、嵌、漆、繪等也用於摺扇生產。到了清末民初,摺扇工藝又加入了漆、刁、嵌、刻、燙花、小磨、鐵金、銀粉寫畫等技藝,做出來的摺扇十分精美。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有400年曆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榮昌摺扇看起來並不複雜,但製作起來卻工序繁多,據師傅介紹,榮昌摺扇製作大致可以分為16個工段、145個操作工序,你沒有聽錯,是145道工序,而且每一個工段都有自己的行會,比如以寫畫工種組成的丹青會、以糊白扇頁組成的薰風會、以削楠竹扇骨為主的青山會、以漆刻雕工組成的三仙會等。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有400年曆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榮昌摺扇幾乎是全手工製作,連扇面上的繪畫、書法也是工人手繪的。到了上個世界九十年代以後,隨著電風扇及空調的興起,摺扇對面這些新興納涼設備,可以用潰不成軍來形容,遭到了巨大的打擊,即便是與蘇杭一帶用機械生產的摺扇相比,也沒有任何優勢,加上不斷上漲的原材料、人工成本,當時的榮昌制扇人幾乎都陷入了絕境。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有400年曆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好在還有人在堅持,也正是全手工製作的堅持,才讓榮昌摺扇顯得與眾不同,後來,當地制扇人又將榮昌特有的夏布來作為扇面,並在上面繪製獨一無二的夏布圖,使得榮昌摺扇的價值得到了更大的昇華,已經從普通的納涼設備,變成了承載很多文化象徵、具有文化韻味的藝術品。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有400年曆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如今,榮昌摺扇不僅成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也是重慶著名的文化名片,具有極大的藝術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不僅開發了舞蹈綢扇、全竹扇、全楠宣紙、全楠綢扇、竹節綢扇、雕刻綢扇、棕玉綢扇、全棕綢扇、壁掛宣紙大扇、壁掛綢大扇、壁掛雕刻大扇等眾多品類,還曾作為國禮贈送給外賓。

中國三大名扇之一的榮昌摺扇,有400年曆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雖然榮昌摺扇的納涼效果比不上風扇與空調,但是摺扇的便攜性與傳統文化的藝術價值卻是難以替代。所以依然會有屬於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古人就曾有詩讚曰:“開合清風紙半張,隨機舒捲豈尋常;金環並束龍腰細,玉柵齊編鳳翅長,偏稱遊人攜袖裡,不勞侍女執花傍;宮羅舊賜休相妒,還汝團圓共夜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