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真題解讀中考變化,讓你更瞭解中考說明文的考向


結合真題解讀中考變化,讓你更瞭解中考說明文的考向


【中考變化解讀】

1.目前中考對說明性文本閱讀的考察以科普文與應用文為主,淡化傳統的模式化閱讀,強調考察實用性閱讀能力。

2.科普文與應用文的選文涉及前沿科學、社會熱點、生態環境、青少年成長以及和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無論是文本素材的選擇還是題目的設置都越來越貼近學生、貼近生活。

3.2019年科普文與應用文閱讀全部以非連續文本的方式考察(非連續文本另設一專題),預測2020年有可能會有所迴歸。

【2018·杭州真題】

“刷臉時代”來臨,您準備好了嗎?

“漂亮的臉蛋能出大米嗎?”曾是一句著名的電影臺詞。在刷臉支付時代來臨的當下,每一張普通的臉蛋都有可能刷出錢來。作為一種新型支付方式,刷臉支付採用了人工智能、生物識別、大數據風控技術,讓用戶在無需攜帶任何設備的情況下,憑藉刷臉完成支付。

靠譜的刷臉技術

刷臉認證的靠譜程度到底有多高?準確度能與人眼識別相比嗎?對此,有關專家舉了個例子:像《碟中諜》裡湯姆·克魯斯那樣採用人皮面具這招,已無法從目前人臉識別技術下矇混過關,因為其識別準確率已達到99.99%。

刷臉支付具有以下特點:採用人臉檢測技術,可防止用照片、視頻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臉比對結果實時返回,有高實時性;採用海量人臉比對,有高準確率。例如某餐飲企業在進行人臉識別前,會用3D紅外深度攝像頭進行檢測,判斷採集到的人臉是否是照片、視頻等,能有效避免各種人臉偽造帶來的身份冒用情況。

尤其利好老年人

刷臉技術用於銀行卡等的小額支付時,對老年人很友好。老年人一般記性會變差,各種卡的密碼又不能設得太簡單。刷臉支付,用戶不必記住多個複雜的密碼,降低了老年用戶使用難度。

人臉識別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身份證、社保卡等容易丟失或被盜的問題。在授權的應用程序上,用戶刷臉完成身份核驗後,就能領取電子交通卡、電子社保卡等,不再需要隨身攜帶實體證件。部分人擔心的因化妝等使容顏發生變化的問題,要看具體情況。機器可識別化妝,但若整容幅度過大,或臉部信息隨著年齡增長而改變,則可能無法識別。不過,使用者只需去系統更新臉部照片就可解決。

進入“弱隱私”時代

刷臉支付就好比是一把“芝麻開門”的鑰匙,開啟系統進入應用過程中,大量用戶的“人臉”信息被採集並儲存。與之連通的商業機構等均有可能“正當”地獲取用戶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職業、手機號……還有你的臉,甚至你不同的表情等。在信息即價值的時代,這樣精準翔實的“立體”資料,必將成為各方環伺圍獵的目標。但並不是說,“人臉”被收錄就必然指向洩漏,乃至被用來行騙牟利;只是刷臉技術的成熟,讓我們真正進入了一個“弱隱私”時代。加之行業內各自為政,缺乏統一標準,使得形勢更為嚴峻。

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個人信息收錄十分便捷的時代,如何看好我們的“臉”,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17.文中舉湯姆·克魯斯的例子,有什麼作用?

【答案】 具體說明刷臉認證準確度高,超過人眼。

【解析】 此題考查了對說明方法的作用的掌握。在文章開頭段用湯姆克魯斯採用人皮面具這招,已無法躲避目前人臉識別技術這個具體的例子,具體有力地說明了刷臉認證準確度之高,已超過人眼。

【點睛】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字、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引用、做假設等。 運用說明方法要根據說明對象的特點及寫作目的。恰當地運用說明方法,能提高說明語言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使說明對象更具體、更生動,讓讀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強說服力,有時也能增強讀者的閱讀興趣,更突出主題。

18.閱讀下列句子,回答括號中的問題。①在信息即價值的時代,這樣精準翔實的“立體”資料,必將成為各方環伺圍獵的目標。(“圍獵”有什麼表達效果?)

【答案】 ①用“圍獵”打比方,生動形象地說明各方對個人信息的爭相搶奪。

【解析】 此題考查了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回答此題時要注意,應聯繫前後的文意來具體回答。一般詞語的意思發生了改變,不要回答原意。“圍獵”是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各方對個人信息的爭相搶奪。

②在這個技術日新月異,個人信息收錄十分便捷的時代,如何看好我們的“臉”,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麼?)

【答案】 ②“臉”指代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職業、手機號、你的臉、你的不同表情等。

【解析】 此題考查了詞語在文中的含義。回答此題時要注意,應聯繫前後的文意來具體回答。一般詞語的意思發生了改變,不要回答原意。 “臉”指上文的“用戶的個人信息,包括姓名、職業、手機號……”。

19.趙爺爺記性差,常常忘記銀行卡密碼,銀行建議他辦理刷臉取款業務。他擔心別人會拿著他的照片去刷臉取款,自己皺紋增多難以識別,請你用文中相關知識幫助他消除顧慮。

【答案】 趙爺爺,您不用擔心,刷臉技術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它採用人臉檢測技術,可以防止用照片冒充真人的行為;皺紋增多沒有關係,您只要去系統更新臉部照片就行了。

【解析】 此題考查了對文章的理解分析。 這個題目需要聯繫文章內容具體分析。 老大爺有兩個擔心,第一是擔心別人拿著他的照片去取錢。 第二皺紋增多難以識別。 針對這兩個問題, 從文中就可以直接找到答案。

20.文章題目《“刷臉時代”來臨,您準備好了嗎》隱含著哪些意思?請結合全文進行探究。

【答案】 刷臉技術準確、便捷,刷臉時代的到來是必然的,我們要做好擁抱這個時代的準備;但刷臉的同時可能會洩露個人隱私,讓我們進入一個“弱隱私”時代,我們要提高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

【解析】 此題考查題目在文中的具體含義。 這就要結合文章具體內容去分析,刷臉技術既有好的一方面,也有不好的一方面,因此需要從兩個方面答題。 好的方面是,刷臉技術準確、 便捷,刷臉時代的到來是必然的,我們要做好擁抱這個時代的準備。 不好一方面是,刷臉的 同時可能會洩露個人隱私,讓我們進入“弱隱私”時代,我們要提高保護個人隱私的意識。


【重點難點】

說明性文本閱讀考點詳解

考點一 文章標題

【常見問法】

1. 你認為文章的標題好在哪裡?

2. 請說說本文標題的含義。

3. 文章以“……”問題,有什麼作用?

4. 給文章擬寫標題。

【知識放送】

說明文標題的作用:①揭示說明對象及其特徵;②吸引讀者,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解題技巧】

1. 看語言結構。看標題是短語還是句子,是陳述句還是問句。如果是短語,一般就是告訴了文章的說明對象;如果是完整的句子,往往就是告訴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同時也點明瞭文章的說明對象;如果是個問句,除了點明對象或說明內容外,還有設疑激趣,吸引讀者閱讀興趣的作用。

2. 看語言特點。說明文標題語言一般比較平實,但也有生動含蓄的。若是生動含蓄的標題,則應結合文章內容思考其是否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或說明對象,是否蘊含了作者的情感傾向。

3. 擬寫標題。①文章說明對象或說明對象的特徵往往可以作為文章的標題。②事理說明文說明的事理——“所要說明的問題”即可作為文章的標題。③也可運用適當的修辭手法等來擬寫標題。

【答題模板】

1. 點明說明對象(是……)及其(……的)特徵。

2. 運用……的修辭手法(或寫作手法),形象生動地揭示了(說明了)……。

3. 吸引讀者,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考點二 說明對象及其特徵

【常見問法】

1. 指出本文的說明對象。

2. (直接)找出說明事物的特徵的句子。

3. 文章從哪幾個方面說明事物特徵?

4. 概括說明事物的特徵。

5. 給某一事物下定義。

【知識放送】

1. 找說明對象

(1)區分類型。事物說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說明對象,並且往往可以從題目或首段中找出來。事理說明文中的說明對象則要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進行歸納概括。

(2)抓關鍵句。一般段首中心句或段尾總結句能點明說明對象。注意千萬不要把局部的說明對象當作整篇文章的說明對象。

2. 把握說明對象的特徵

(1)看標題。有些標題中限制性的修飾詞往往體現了說明對象的特徵。

(2)看首尾。一般總分總結構的說明文會在段首或段尾交代說明對象的特徵。

(3)概括、提煉、歸納。有時文中沒有明顯交代事物的特徵,有時交代的特徵只是表面而非本質的,就需要概括、提煉來歸納說明對象的特徵。

(4)歸納整合,對信息進行重組。可以採用摘引語句法。即摘引原文相關語句,回答是從哪幾方面來說明事物特徵的。如文章中沒有明確信息提示的文字,則需要按一定的要求進行概括。

3. 把握下定義的方式考查說明的特徵

(1)下定義,要用簡潔的語言科學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屬性和特徵。

(2)掌握下定義的方式。其格式多為“……(說明對象)是……的……(說明對象特徵)”或“……(說明對象特徵)叫……(說明對象)”。

考點三 文意理解與信息提取

【常見問法】

1. 概括某一段說明的主要內容。

2. 請簡要概括本文說明的主要內容。

3. 選出信息提取有誤的一項。

4. 選出下列對選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解題技巧】

1. 抓段落的中心句。一般說來,說明文的段意是通過中心句來表現的。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個文段的開頭(起提領作用),或在結尾(起總結作用),有時也在中間。

2. 鎖定答題區域。有的要求篩選的信息可能只涉及幾句話,有的可能涉及一段或幾段乃至全篇。

3. 篩選有效信息。找準對應點,從語意重點,修飾限制語的範圍、程度、正反方向等角度,發掘隱含信息,淘汰無關信息,挑選符合要求的信息。

4. 權衡信息。將“篩選”之後的信息進行綜合、歸納、概括,使之符合檢測的目的和要求。

5. 整合答案。答案形成之後要與題幹問法、分值進行對照,檢查有沒有漏掉要點。答題時,語言要準確簡潔、要點全面。

6. 一般能從原文中找到答案的,最好用原文中的語句作答。

7. 以簡答題或選擇題的形式出現的,若是選擇題,其選項內容一般是改掉了原文語句中的個別關鍵詞語,或者是對某段內容的概括性說明,或者是對全文各個方面的解說等。

考點四 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見問法】

1. 選文(第×段)主要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2. 分析第×段中畫線句子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3. 第×段除了用舉例子和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外,還用了哪種說明方法?這種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解題技巧】

1. 抓住標誌。說明方法都有一定的標誌性詞語。抓住了這些關鍵詞語,就能準確地判斷說明方法。如舉例子中有“如”“比如”“例如”等詞語;打比方中有“好像”“是”等詞語;看到數據就要想到列數字;如從幾個角度逐一解說,往往是分類別等。

2. 有時會有多種說明方法的綜合運用,分析說明方法時不要有遺漏;回答時注意題目要求,如要求回答“主要運用了哪種(或哪兩種)說明方法”,則要選出最主要的說明方法作答。

【答題模板】

1. 舉例子:舉了……的例子,真實具體地說明了……(說明內容、特徵、道理等),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2. 分類別:分門別類地說明了……,使說明更有條理、更清楚。

3. 打比方:將……比作……,生動準確地說明了……(說明內容、特徵、道理等),增強了說明的生動形象性,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4. 列數字:用具體數字,更準確、科學地說明了……(特徵、道理),使說明更準確,更具有說服力。

5. 作比較:把××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特徵或道理),使說明更加具體深刻。

6. 下定義:對××進行簡單明確的概括,準確簡明地揭示了……的本質特徵(必須概括本質特徵),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或事理)。

7. 作詮釋:對××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淺顯易懂,概念清楚(不一定說明本質特徵),讓讀者對××有進一步的認識。

8. 作引用(引資料):引用名言熟語、神話傳說等,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特徵或道理),使說明內容更具體生動,更有權威性。既增強了說服力,又增強了趣味性。

9. 摹狀貌:具體、生動、形象地說明了……,顯得生動活潑。

10. 畫圖表:具體說明了……的特點,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考點五 說明順序

【常見問法】

1. 本文運用了什麼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2. ××段落的位置能否調換?為什麼?

【解題技巧】

1. 明確說明對象。一般事物說明文常用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事理說明文常用邏輯順序。但也不能絕對化。

2. 尋找語言標誌。時間順序有表示朝代、季節、早晚等標誌性詞語;空間順序的標誌是方位詞;邏輯順序的標誌有“首先”“為什麼”“原來”“因此”等。

3. 分清主次,綜合歸納。一篇說明文根據說明的目的和對象,以一種說明順序為主,兼用其他說明順序,一定要分清主要運用的是哪種說明順序。

4. 判斷說明順序,可以採用排除法。如果既不是時間順序,也不是空間順序,那一定是邏輯順序。

【答題模板】

1. 本文使用了……的說明順序(具體的說明順序),對……加以說明(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便於讀者理解。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準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2. 不能調換。原文采用由……到……的順序介紹事物,調換後不合邏輯;或總分關係中分說與前文總說順序相照應。(指出全文在結構上的特點作簡要分析)

考點六 說明文語言

【常見問法】

1. “這”“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指代性詞句在文中具體指什麼?

2. “××”一詞(限制性、修飾性詞語)能否刪去?為什麼?

3. “××”一詞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為什麼?

4. 加點詞語有何含義和作用?

5. 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語句,並作簡要分析。

6. 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生動、形象特點的語句,並作簡要分析。

【解題技巧】

1. 指代的內容是上下文出現的詞語或句子,且是最近的一句。注意有時候不是整句話,而只是其中一部分內容。

2. ①判斷。一般是不能刪掉(不能替換)。②解詞。解釋該詞語在程度、狀態、性質、範圍等方面對文意的限制作用。③比較。比較刪掉(替換)該詞後文意發生的變化。④結論。若刪掉(替換),句子意思就變了。該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

3. 找出語言準確的語句,然後說明其作用。找準確性詞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①找有精確數據的句子;②找有概數的句子;③找使用限制性詞語的句子。

4. 找語言生動形象的句子一般是找運用了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擬人等。

【答題模板】

1. 不能刪去。原文“××”表……,意思是……。如果刪掉,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過於絕對(不合文意),“××”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

2. 不可以替換。“××”表……,意思是……。所換詞語的意思是……,換後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不符合實際(原意),“××”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

3. “××”(加點詞語)準確(或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的……特徵(或事理)。

考點七 文本解讀

【常見問法】

1. 分析本文的結構,劃分文章層次、結構。

2. 分析某段(首段、過渡段、尾段)的作用。

3. 文章以故事開頭(在文中引用傳說、史料)有什麼好處?

【知識放送】

1. 分析說明文的結構要抓住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2. (1)首段的作用:①引出說明對象;②增加說明的文學色彩,激發閱讀興趣;③結構上,總領全文,引出下文。

(2)文中段的作用:①結構上,承上啟下;②內容上,通過……的說明方法,說明了……;③設置懸念。

(3)尾段的作用:①總結全文;②與開頭呼應,使結構更嚴謹;③提出一些希望、展望、預測等。

3. 引用故事或傳說的作用:①吸引讀者,增強文章的生動性和可讀性,使文章避免呆板;②增加了文章的神秘色彩;③使文章內容更加翔實。

考點八 拓展運用

【常見問法】

1. 閱讀鏈接材料,獲取信息談感受。

2. 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合理的推斷和大膽的想象。

3. 由文章內容延伸到現實生活,對現實生活中相關的現象進行解釋或談認識和看法等。

4. 對問題等提出解決的方法,擬寫警示性標語、建議、廣告等。

5. 為文章補寫空缺的語句。

【解題技巧】

1. 理解文段的含義,聯繫中心作答,要善於從文章中尋找有用的信息,不能脫離文本。

2. 偷樑換柱,把作者在該文章中的體驗、觀點用自己的話重新演繹一遍。

3. 聯繫現實,提出的方案、建議等要具有可行性,有助於解決實際問題,切忌無用的空想主義。

4. 追求獨立的見解、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語言要準確、簡潔、流暢。

5. 聯繫自己或社會實際談感悟,要求平時多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焦點問題和科技發展的前沿成果,關注國家、世界和人類的發展。

書信的閱讀

一般說來,書信往往是寫信者與收信者之間思想感情的交流或交鋒。它要求文字通暢,內容準確,措詞適當,以求收到良好的效果。

鑑於書信的這種特點,書信體文本的閱讀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語文試題中,如何對書信體文本進行準確的解讀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一、瞭解書信的分類,做到胸有成竹

從內容上書信可以分為家書類書信、弔慰類書信、規勸類書信、絕筆類書信、問候類書信、邀約類書信、情書類書信、慶賀類書信、致謝致歉類書信等等。在試題中出現的書信主要以前四種居多,因為這四種類型的書信聲情並茂,能讓人從中受到教益。如家書往往是家庭成員內部之間的詢問、求教或叮嚀、囑託,但如果寫信者在信中所談內容超出了家庭內部的日常生活層面,而關涉到人生、社會、歷史、哲學等方面,又內蘊著通信者之間那種天然而真摯的情感的話,則其大多可以進入公眾領域作為文學作品流傳。如眾所周知的《傅雷家書》,傅雷把成年的兒子當作一個知心的可以交談的朋友,用真摯感人、樸實無華的文字一方面讓海外的兒子不至於淡漠了中國文化,另一方面以這樣的方式慰撫空虛和孤獨的靈魂。再如斯巴達克思的絕筆信,則在悲壯的誓言裡流露出英雄的溫情,同時讓我們瞭解英雄寧肯死去也不願意出賣朋友的高貴品質。總之,瞭解了書信的類型,可以讓我們給它的主要內容和所蘊涵的思想感情準確定位,從而胸有成竹地進行其他問題的剖析。

二、掌握書信的特點,以便有的放矢

寫信總有一定的目的或動機,總要抒發一定的感情,總會採取一定的表達方式,也總要在行文過程中採用一定的表達技巧。我們在閱讀分析時就要注意書信體文本的這些特點。

1.書信把真情實感作為核心

有人說書信是消除誤解的橋樑,是探討問題的平臺,是傳遞情感的紐帶。書信往來,能夠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書信能夠反映人的真性情。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是中國散文史上第一篇正面袒露襟懷、抒發怨憤的書信。這封信訴說了他遭李陵之禍的經過和受宮刑後屈辱、憤懣的心情以及他發憤著書的理想。寫信者流露的感情是我們在閱讀書信體文本時應該重點關注的內容,它關係到對文本的整體感知。

2.書信借語言風格表明態度

每一封書信都具有情理交融、文筆生動、富有感染力的特點,但有時因寫作對象、寫作目的不同,會選取不同的表達方式和不同的語言風格:或言辭懇切,飽含深情;或娓娓而談,通俗易懂;或生動形象,充滿寓意;或多用反語,諷刺辛辣。如雨果在譴責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的強盜行為的一封信中用辛辣的反語譴責了侵略者的行徑,稱他們這次幹得“更徹底,更漂亮”,是“豐功偉績”“收穫巨大”;說他們是“文明人”,以此對他們的強盜行為表示強烈的抗議。最後,作者將這種譴責和抗議說成是“全部讚譽”,再次表達了尖銳的諷刺,十分有力地嘲弄了侵略者的可恥行徑,增強了感情的深度和力度。因此,我們在閱讀書信體文本時要關注書信的語言風格,這是準確把握書信的寫作動機和感情等問題的關鍵。

3.書信憑表達方式實現寫信目的

書信最大的特點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書信裡表現為說理和抒情的結合,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的綜合運用。如李密的《陳情表》是一封寫給皇帝的信,在忠孝不能兩全的情況下,欲先盡孝後盡忠是這篇文章的主旨。李密處處圍繞這個主旨擺事實,訴真情,講道理,將事、情、理巧妙穿插,事真情濃理切,寫得感人肺腑,催人淚下。這樣各種表達方式巧妙結合,使原本普通的書信變得豐滿而飽含張力。所以,瞭解書信的表達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甚至可以由此感受到作者感情的變化。

因書信屬於散文的範疇,所以它在結構上也具有層次井然、前後照應等特點;在感情的表達上方法多變而又運用自如,有時正反對比,有時徵古以證今,有時層層推延襯托,有時正面傾吐訴說,有時又借對客觀的心理生理狀態的描述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精神狀態;在語言上句子或長或短,或以排比、對偶穿插其間,豐富而生動。因此,解讀散文時使用的方法、答題的思路在解讀書信體文本時也同樣適用。

【2018·紹興真題】

閱讀兩封信,完成下列小題。

關於“人際交往”的兩封信

【甲】

青春熱線編輯:

你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自己的人際交往很不自信。我很怕別人忽略我、討厭我。每當我和別人打打鬧鬧或者開玩笑時都很開心,但是之後我又在想,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太瘋了?有時我會遇到心眼兒多、圓滑的人,他們其實只是佔了點小便宜,但我總感覺他們要害我。我有時也會懷疑,是不是我把自己看得太重了,但就是始終無法放下戒備心。和別人接觸我總是提心吊膽,把他們說過的話翻來覆去地想。

我害怕與別人接觸。接觸過後我又很自卑,怕別人討厭我,我總感覺我的性格有問題,但是我的好朋友都說我的性格很好,我又覺得他們在騙我。我好恐懼,好焦慮,你能幫幫我嗎?

沉思

【乙】

沉思:

你好!認真讀完你的來信,我從字裡行間感受到了你在與人交往時內心的糾結和困擾。這樣的矛盾情緒讓你感到很恐懼、很焦慮,也很迷茫、很無助。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和心情。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一個在心理學上叫做“自我同一性探索”的關鍵時期。處在這個時期的人會非常強烈地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並以此為參照來對自己評價和定位。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後,隨著成長以及心理能量的不斷積累,我們的關注點就會慢慢從外部轉移到內部,也就是從關注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轉變為形成相對穩定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認可。到這個時候,我們對別人的評價就會有“批判接受”的能力,可以平靜地接納善意的、有改進意義的評價,而不理會那些不公平的或不切實際的評價。

從你來信的敘述中,我基本可以推測你的心理發展正處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尚未完成的階段,所以會格外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並感到“提心吊膽”,生怕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這種狀態本身並沒有問題,只是心理發展並走向成熟的一個階段,你也不需要過於焦慮。但是,如果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調整,會極大地有利於積極、順利地完成這個成長任務。

自我調整可以從兩個層面上來進行,一是學會悅納自己並好好地愛自己,二是建立並明確自己的心理界線。學會悅納自己是在自我同一性探索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因為對周圍人際關係的種種擔心和猜疑,折射出的正是我們對自己的不滿意。如果潛意識裡有一個不捨理的信念,認為自己不值得別人喜歡,不值得被愛,現實中我們往往會把這種信念投射到周圍人的身上,認為別人會討厭自己,對自己有看法。但如果我們能夠從內心真正接納自己,願意無條件地去愛那個真實但不完美的自己,就會發現“別人覺得我不好,我就一定不好”這個不合理信念的荒唐之處,就能夠淡定豁達地做最好的自己,從而達到由內而外的身心和諧,實現自我同一性的圓滿狀態。

建立並明確自己的心理界線是我們照顧好自己感受的一個重要保證,也是自我同一性完成的一個標誌。舉個例子來說,你信中提到的一個場景,當遇到心眼兒多、圓滑的人時,知道他們只是要“佔點小便宜”,那麼要忍讓接受還是拒絕反抗呢?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心理界線來作評估:如果是無關痛瘁的事情,自己有足夠的心理能量去面對且不會造成困擾,那就可以接受;如果是觸碰到了自己的心理底線,忍讓會令自己內心很不舒服,那麼就要毫不猶豫地拒絕。你所提到的戒備心,其實也是這個層面的問題,你並不需要完全放下戒備心,更不需要違背自己內心的感受去信任或迎合別人,只需要依據自己的心理界線去把握戒備的分寸,既不草木皆兵,也不開門揖盜。

當然,這兩個方面的調整說起來很容易,真正做起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也需要你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和耐心。但我相信,只要你願意,一定能夠憑藉自己的思考和努力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去完成發展任務,照顧好自己的感受,自信、樂觀地經營好自己的人際交往,找到屬於自己的心理正能量。

小月兒

(選自《中國青年報·青春熱線·心箱》2015年6月30日,略作刪改)

10. “沉思”來信有何目的?你覺得“沉思”看了“小月兒”的回信會有哪些啟發?

11. 選出下列表述與材料相符一項。( )

A. “沉思”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嚴重的心理問題,拒絕與人交往。

B. “小月兒”認為人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後,依舊非常強烈地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

C. “小月兒”建議“沉思”要無條件接納真實但不完美的自己,努力實現自我同一性的圓滿狀態。

D. “小月兒”結合“沉思”的來信內容,分析了戒備心的危害,並指出如何依據自己的心理界線去把握戒備的分寸。

12. 根據對象選擇得體的語言才能達到勸說的效果。以【乙】文畫線句為例,結合加點詞分析“小月兒”勸說的效果。

13. “心箱”是有關青少年心理諮詢的知名欄目,走過了十五六個春秋,可是近兩年這個欄目停辦了,很多讀者大呼可惜,強烈要求繼續開辦,你贊同嗎?結合這兩封信和生活經驗闡述理由。

【答案】

10. “沉思”描述自己人際交往的困惑,是為了尋求幫助,解決心理問題。啟發:不要過分地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自我調整(學會悅納自己並好好地愛自己,建立並明確自己的心理界線);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和耐心。 11. C

12. “小月兒”用“本身”“過於”等詞,從心理發展規律上,客觀而科學地指出“沉思”的這種心理狀態是正常現象,寬慰她(他)不用特別緊張焦慮;“只要你願意”鼓勵“沉思”主觀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夠”等詞,充滿鼓勵期許之味。“小月兒”這樣的勸說語言,讓“沉思”更好地認同接受自己的建議,從而達到勸說的目的。

13. 贊同。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問題,這個欄目方便他們諮詢心理問題,並能得到專業的解答;如果自己也有類似的心理問題,也會深受啟發;我們從這些專業的解答中,獲得了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學習勸說的方法,提高勸說的能力。

不贊同。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純屬個人隱私,公開刊登在報紙上不太合適;這個欄目的停辦一定也有某種客觀的原因,如大量信件的處理,回覆信件的專業人員不夠等;現代傳媒的飛速發展,這種書信體的傳統欄目需要改版創新。

【解析】

【10題詳解】從“沉思”的來信中的“我對自己的人際交往很不自信”和“我好恐懼,好焦慮,你能幫幫我嗎”可以看出“沉思”在信中描述自己人際交往的困惑,目的是尋求幫助,解決心理問題。“小月兒”的回信給“沉思”的啟發,需要到“小月兒”的回信中篩選、整合信息作答。注意從不要過分地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第②段“處在這個時期的人會非常強烈地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並以此為參照來對自己評價和定位”);學會悅納自己並好好地愛自己,建立並明確自己的心理界線(第④段“自我調整可以從兩個層面上來進行,一是學會悅納自己並好好地愛自己,二是建立並明確自己的心理界線”);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和耐心(結尾段“也需要你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和耐心”)三個角度進行概括。

點睛:信息篩選的題目,是常考的題目,有局部信息篩選和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集中在文章的某個段落,綜合信息篩選集中在文章的某個部分或全文。答題時首先要求審清題幹,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要對對應的段落進行劃分,提取關鍵詞語。綜合信息篩選注意對局部或全文內容的概括,重點注意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答題時注意提取文中的關鍵詞語分析作答。

【11題詳解】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從“小月兒”回信的第三段中的“這種狀態本身並沒有問題,只是心理發展並走向成熟的一個階段,你也不需要過於焦慮”可以看出A項“‘沉思’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嚴重的心理問題,拒絕與人交往”說得過於嚴重,是錯誤的。從“小月兒”回信的第二段中的“在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後,隨著成長以及心理能量的不斷積累,我們的關注點就會慢慢從外部轉移到內部,也就是從關注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轉變為形成相對穩定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認可。到這個時候,我們對別人的評價就會有‘批判接受’的能力,可以平靜地接納善意的、有改進意義的評價,而不理會那些不公平的或不切實際的評價”可以看出B項“自我同一性探索完成後,依舊非常強烈地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是錯誤的。從“小月兒”回信的第五段中的“你並不需要完全放下戒備心,更不需要違背自己內心的感受去信任或迎合別人,只需要依據自己的心理界線去把握戒備的分寸,既不草木皆兵,也不開門揖盜”可以看出D項“分析了戒備心的危害”是錯誤的。

【12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語言的得體。要求結合加點詞語分析“小月兒”的勸說效果。“勸說”的意思是說服,講道理使人聽從。勸說是一門藝術。要注意:根據對象和場合,說話要委婉,不揭人短,不傷人自尊;語氣要平和;要以理服人。“小月兒”用“本身”一詞,說明“沉思”所處的是心理發展並走向成熟的一個階段,現在的這種心理狀態是正常現象。“你也不需要過於焦慮”中的“過於”一詞,寬慰“沉思”不用特別焦慮;“只要你願意”鼓勵“沉思”主觀努力,“我相信”“一定能夠”,對“沉思”充滿期許。“小月兒”這樣的勸說語言,符合勸說對象的實際情況,平和並且以理服人,充滿鼓勵與期許,能讓“沉思”更好地認同並接受自己的建議,從而達到勸說的目的。

【13題詳解】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需要結合這兩封信和生活經驗闡述理由。如果贊同繼續開辦,理由可以從“心箱”這個心理諮詢欄目的諮詢與解決心理問題的功能與學習這個欄目的勸說方法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如果不贊同繼續開辦,理由可以從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純屬個人隱私,不宜公開;欄目本身遇到發展瓶頸等方面進行分析。本題屬於開放性試題,言之成理即可。

【2019·杭州下城區二模】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黑洞”照片讓我們看見了什麼

餘建斌

①【甲】在遙遠的宇宙深處,一個很小的區域內存在著一個質量為太陽65億倍的天體,它具有的超強引力使得光也無法逃脫其“手心”。在距離這個天體5500萬光年的一顆行星上,人類用巨大的望遠鏡接收到長途跋涉而來的天文信號,從而勾勒出這個被稱為黑洞的天體模樣。

②“我們捕獲到了黑洞的首張照片”,北京時間4月10日21時,“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在全球多地同時召開發佈會,天文學家們欣喜地公佈了人類首張黑洞照片——這個被直接“看”到的黑洞,位於室女座星系團超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它的確像一片陰影,被一個明亮程度不一的光環所環繞。在科學家眼中,模糊而簡單的暗影十分迷人,它是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圖像,透露著黑洞的許多本質。

③“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類,真幸運!”繼人類在2015年通過引力波探測“聽到”了兩個黑洞的“合體”之後,首張照片成為黑洞存在的直接“視覺”證據。就像一位研究黑洞20多年的科學家所評論的,這張看起來有點模糊的照片意義非凡,它再次驗證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對黑洞的預言是對的,並將進一步幫助科學家解答星系演化等一系列宇宙本質問題。【乙】

④首張黑洞照片,是對人類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褒獎和回饋。與生俱來的好奇心不斷催生著人類的探索事業。從100多年前黑洞預測的提出到50年前“黑洞”一詞的流傳,從100年前兩支科學探險隊前往非洲海岸和巴西,通過1919年的日食觀測光是否會因太陽引力而彎曲,到如今“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派遣團隊前往世界上最高和最偏僻的射電觀測臺站,去再一次檢驗對引力的理解,對黑洞的尋找是一場跨越百年的好奇心之旅。將照片“洗”出來,讓所有人都看見黑洞,不僅能讓人們欣賞到自然之美,打開對宇宙的新視角,同時也將進一步撥動探索的心絃、激起好奇心的漣漪,形成穿越時空的力量。

⑤來自遙遠宇宙的信號像雷聲中的蟬鳴,僅有好奇心還不足以分辨,還需要科學的智慧和執著的努力。這次觀測是個難以想象的大科學計劃:全球超過200名科學家參加,包括中國參與的全球13個合作機構支持,智慧地利用分佈於火山、沙漠、南極點等全球8個高海拔地區的射電望遠鏡,組成一個口徑如地球直徑大小的虛擬望遠鏡,每年只有大約10天的短暫觀測時間,需要無比精準的同步觀測和超級計算機對海量觀測數據的分析,以及長達兩年的“沖洗”……人類歷史上的首張黑洞照片,無疑是人們用智慧和汗水在探索藍圖上畫下的完美圖案。

⑥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就像有人形容:當黑洞照片上的光被射出時,人類的先祖還與猿猴一樣在樹上游蕩,還不知道群星是何等的美麗,當這些光線抵達這個藍色星球時,它們依然還是它們,而我們已經張開了探索的眼睛。看似渺小的人類,用探索之心總可以發現新的世界、做出偉大的壯舉。【丙】只要像打造地球望遠鏡一樣匯聚人類共同的力量,那些關於宇宙奧秘的新窗口將一扇接一扇地被打開。

(《人民日報》2019年04月15日05版,有刪改)

12. 下列對選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 第②段中,科學家認為暗影“迷人”是因為作為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圖像,模糊看不清更給人以無限遐想。

B. 第③段中認為“幸運”的原因是人類第一次看到了通過望遠鏡和引力波探測合成的黑洞照片。

C. 第④段舉了預測黑洞、觀察日食、“事件視界望遠鏡”項目等多個事例,是為了體現科學理論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D. 第⑥段首句引自蘇軾的《前赤壁賦》,意思是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間,渺小得如海中的一顆穀粒,用於此更凸顯了人類的渺小。

13. 閱讀文中畫線句,回答括號中的問題。(4分)

(1)……它具有的超強引力使得光也無法逃脫其“手心”。(“手心”一詞在文中指什麼?)

(2)這次觀測是個難以想象的大科學計劃:……(列舉了許多具體數據,有何作用?)

14. 下面這句話應該放在【甲】【乙】【丙】中的哪一處?請簡述理由。(4分)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恆之謎”,愛因斯坦的這句話將繼續伴隨未來更多的科學探索。

15. 除了黑洞的天體模樣,“黑洞”照片還讓人們看到了什麼?請根據文意,分點概括,至少兩點。(4分)

【答案】12. D 13. (1)黑洞(天體)的範圍。

(2)參與機構和科學家多、觀測點分佈廣、觀測時間短、分析精準、分析時間長等內容強調了該科學計劃的複雜性,突顯了科學家的智慧和執著努力。

14. 放在【丙】處。因為愛因斯坦話,重在強調科學探索永無止境,且說的是“將伴隨未來更多的科學探索”,與文末對未來提出希冀相契合。

15. (1)人類以往的好奇心(探索欲)是會得到褒獎的;(2)科學家執著努力是有回饋的;(3)未來,人類用探索之心必能發現新世界、做出偉大壯舉的信心。(答出2點即可)

【解析】

【12題詳解】A錯誤,科學家認為暗影“迷人”是因為它是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圖像,透露著黑洞的許多本質。表現天文學家們欣喜之情。B錯誤,“幸運”是因為天文學家們“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批‘看見’黑洞的人類。C錯誤,體現人類好奇心和探索欲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13題詳解】(1)根據“這個完全黑暗的神秘天體就像是一塊陰影,隱藏在發光氣體形成的明亮光環內。在距離這個天體5500萬光年的一顆行星上,人類用巨大的望遠鏡接收到長途跋涉而來的天文信號,從而勾勒出這個被稱為黑洞的天體模樣。”可推至“手心”指的是天體的範圍。(2)本題考查列數字說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參與機構和科學家多、觀測點分佈廣、觀測時間短、分析精準、分析時間長等數據,結合整個句子來看,作者通過舉這些數據,來具體強調了該科學計劃的複雜性,突顯了科學家的智慧和執著努力。

【14題詳解】本題考查根據文本內容進行推斷與探究。文中的句子是為文段內容服務的,因此的句子位置確定,要根據句子含義與段落之間的銜接連貫來判斷。愛因斯坦的話說明探索生活中的未知事物是科學家們不懈的追求,與丙處“看似渺小的人類,用探索之心總可以發現新的世界、做出偉大的壯舉。”對未來提出希冀的說明相一致。故而放在丙處合適。

【15題詳解】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梳理與概括。解題時要認真審清題幹,確定信息篩選的標準,按照規定的範圍、角度、逐句逐段,找準相關的信息部位,確定具體語句,準確表達。根據“首張黑洞照片,是對人類好奇心和探索欲的褒獎和回饋。”“來自遙遠宇宙的信號像雷聲中的蟬鳴,僅有好奇心還不足以分辨,還需要科學的智慧和執著的努力。”“用探索之心總可以發現新的世界、做出偉大的壯舉。”作答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