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社區什麼樣?茅以升實驗學校帶著新一季項目化學習成果來了

2020年11月25日下午,杭州市茅以升實驗學校開展了“童心創想沿江未來社區——錢江文化的現代表達” PBL-STEM+學習成果展示。

未來社區什麼樣?茅以升實驗學校帶著新一季項目化學習成果來了

活動特邀江乾區教育局副局長王世美,浙江省STEAM教育研究工作站成員、杭州市STEAM教育教研員蕭琪副主任,江乾區教育局教育一科潘江兒副科長,江乾區教育發展研究院曾宣偉主任、汪湖瑛主任,原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科技總輔導員施澤民,江乾區STEM+聯盟校成員及STEM項目24學時培訓班學員參加。

作為江乾區STEM+教育聯盟的種子學校,茅以升實驗學校一直致力於“讓兒童走進科學,科學走進兒童”的科技教育研究與實踐。在前三季的活動中,項目化學習的研究主題從最初的“橋”概念走向了現實社會,每一次展示都令人驚豔。

未來社區什麼樣?茅以升實驗學校帶著新一季項目化學習成果來了

本季的項目化學習,以PBL賦予了學校STEM教育的新活力,同學們在錢塘江文化的薰陶下,以兒童的視角,走進錢江文化,對話“未來社區”。

茅以升實驗學校黃薇老師介紹,作為學校項目化學習的第四季,本期圍繞“未來社區”主題,緊扣時代發展的命題,以跨學科整合、項目化學習等形式探索STEM+,為孩子們搭建一個探索未來、提升思維的平臺。在項目的開展中,教師作為引導者、促進者的角色,循循善誘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甚至爭論來生成個性化的理解和表達,運用多種學習支架推動學生的主動探索,通過項目化學習引發學生更富有創造力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學習素養的生長。

在“未來社區”主題下同學們思考未來,關注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探究錢塘江海塘工程;同學們將目光投向小區景觀水域,對未來社區水資源的思考充分與人文相結合。

未來社區什麼樣?茅以升實驗學校帶著新一季項目化學習成果來了

疫情影響下,一米間隔如何保持?小區外的快遞如何省時省力帶回家?回家路上看到地鐵工作人員作業的不便可以如何行動?二孩時代如何高效省空間促情誼?在未來,人們如何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更文明地生活?這些問題,極大激發了學生的研究興趣。

未來社區什麼樣?茅以升實驗學校帶著新一季項目化學習成果來了未來社區什麼樣?茅以升實驗學校帶著新一季項目化學習成果來了

同學們通過項目化學習,解決這些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製作出海塘文化文創產品、多功能測距書包、提高屏蔽門故障處理效率的LCB鑰匙、智慧小區最後百米接駁車、未來社區創客作品等。這些成果有些已經經過不斷的實踐改進投入使用,甚至還被有關部門採納。

通訊員 徐志斐

未來社區什麼樣?茅以升實驗學校帶著新一季項目化學習成果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