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交通行业固本清源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蹄疾步稳

宁夏交通行业固本清源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蹄疾步稳

8月27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自治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六次新闻发布会。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厅长曹志斌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我区交通运输部门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取得的成效。

<code>疏堵结合 基本遏制了“黑车”泛滥现象/<code>

针对“黑车”打游击、取证难、治理难的特点,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按照“疏堵结合”的思路进行综合治理。三年来,共清除重点区域黑车聚集点248个,查扣非法营运车辆9400多辆次,落实各项交通惠民措施,破解群众出行难题,基本遏制了社会反映集中的“黑车”泛滥现象。

线上,交通部门和公安、网信等部门对接,对通过微信群、QQ群组织的非法营运进行协查和约谈警告,及时解散各种非法组客群,三年来,共关停、解散非法联络QQ群、微信群317个,有效打击了线上非法拉客组客的行为。线下,联合交警、旅游和地方交通运输等部门,采取电子监控和游动巡查相结合,重点打击客运站、火车站、商业区、旅游景点等场所周边的“黑车”经营。三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4.4万多人次,清除重点区域黑车聚集点248个,查扣非法营运车辆9400多辆次,基本遏制了“黑车”泛滥现象,主要班线客车上座率平均上升了10%至20%。

为进一步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各项交通惠民措施。银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中卫市相继出台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银川市首批7家网约车公司已取得了经营许可资质,已经正式提供网约车服务。同时,全区加快推动城际公交一体化发展,制定《银川市都市圈城际公交改造设施方案》,优化公交线路,投放新能源车辆,对部分公交、农村客运线路予以一定的财政补贴,加大运力投入,降低运营成本。确定了8条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规划,完成了利通区至灵武市、利通区至青铜峡市,大武口区至惠农区、大武口区至平罗县4条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试点,投放新能源公交车88辆,以上线路票价降低了40%—50%。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4市已经实现了公交“一卡通”,年底银川都市圈内所有县区将全部实现公交卡互联互通,还能和全国260个地级市实现跨地区通用。石嘴山市对288条班线车进行公交化改造,更新新能源公交车,票价分别由7元降至3元、13元降至5元,还将部分公交车停靠点调整至以往“黑车”聚集点。

  积极发展多样化客运业态。银川市、石嘴山市已经开通了“宁夏出行”“石嘴山出行”客运服务平台,实现了“互联网+客运”定制服务。隆德县“全微通”提供快捷的“门对门、点对点”城乡客运服务,有效解决了偏远山区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曹志斌说:“通过这些针对性的措施,不仅有效挤压了‘黑车’的生存空间,也为市民群众提供了个性化、多样化的出行需求。”

<code>高速公路超载率0.5%以内国省干线超载率2%以内/<code>

曹志斌介绍,公路管养监管是交通运输行业中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领域之一,也是重点治理领域之一。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建立了自治区和市县两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进一步压实了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执法职责。持续深化超限超载治理和规范公路养护市场,三年来,全行业共投入执法人员15.2万多人次,查处超限超载车辆2.2万辆次,高速公路超限超载率控制在0.5%以内,国省干线超限超载率控制在2%以内。共清理规范工程项目211项、保证金391万元,清理履约保证金10项、287万元。

修订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加快推进治超站点布局优化和非现场执法系统落地见效。深入推进“一超四罚”和“四联三创”联合执法,与公安、交警、收费站等部门协作配合,组织开展了多个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整治超限超载、强行闯卡等违法违规行为。三年来,全行业共投入执法人员15.2万多人次,与公安、交警联合执法1.2万余次,累计检测车辆2400万多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2.2万辆次,高速公路劝返超限超载车辆1.8万余辆次,卸载货物32万余吨,高速公路超限超载率控制在0.5%以内,国省干线超限超载率控制在2%以内,有效维护了货运经营市场秩序和公路运输安全。

为进一步规范公路管养市场秩序,建立了公路养护工程招标“一编二审三评议”工作机制,健全了《公路养护工程验收办法》等7项规章制度,加大执行和考评力度。三年来,共清理规范工程项目211项、保证金391万元,清理履约保证金10项、287万元。同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针对执法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正风肃纪。完善执法人员进入退出机制,保证执法队伍纯洁性。

<code>加快交通建设工程领域“不见面开标系统”开发/<code>

为规范公路建设市场,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还正在加快开展“不见面开标系统”的开发、测试工作。通过推行电子化招标投标,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项目招投标干扰。

曹志斌介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突出矛盾和社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线索,明确将工程建设领域作为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的重点领域之一,健全完善了《招标文件审查办法》《公路工程设计变更问责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办理流程,狠抓执行落实,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同时规范公路建设市场秩序,持续加大对围标串标、违法分包、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梳理明确7个方面41条具体整治内容,严厉打击各类违规违法行为。三年来,共查处工程建设程序不规范行为23项98个问题,处理农民工欠薪行为4起。

为了构建长效机制,交通系统积极推进交通建设工程领域电子招投标工作。曹志斌说:“今年7月,已实现全区交通建设工程领域的施工、勘察设计、监理类及其他服务类项目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现阶段正加快开展‘不见面开标系统’的开发、测试工作。通过推行电子化招标投标,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对项目招投标干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