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長平之戰,戰國勝利了,最後趙國會統一六國麼?

龍山史劍仙


客觀的講,一場戰役的勝負只能改變某種趨勢,而無法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長平之戰,假設秦國戰敗,趙國也會元氣大傷。因為身為秦朝指揮官的白起是不會犯下像趙括那種致命的指揮失誤的,一定是兩敗俱傷。那麼,也只是短期內暫時延緩了秦滅六國的腳步而已。秦必一統,六國必亡。

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早秦昭王時,秦國就加快了兼併六國的戰爭步伐。垂沙之戰,大敗楚軍 ;伊闕之戰,戰勝韓、魏兩國,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鄢郢之戰,獲得了楚國大量國土 ;華陽之戰,大敗趙、魏聯軍,攻取了魏國的幾座城池和趙國的觀津。等到長平之戰時,所謂的“三晉同盟”早已瓦解。即使是迫於形勢所逼,韓、魏也已無力救趙,而當時的楚國更是苟延殘喘。而遠方燕國時刻面臨齊國兼併,自保尚不足。只有齊國仍有一戰之力,奈何齊國距離最遠,且早已與秦修好。長平之戰秦國勝,秦加快統一步伐,若敗,六國也已無滅秦之力。

表面上看,長平之戰起於“上黨之爭”。實際上,對於秦國來講,此戰必戰,旨在殲滅趙國的有生力量。可以說,這種思想是秦昭襄王制定秦一統天下的戰略,是國策。當時的丞相范雎提出,只有做到"得寸即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才能真正消化所取得的領地,他主張“遠交近攻”策略。這一策略得到秦昭王的積極推行, “遠交近攻”策略先把鬥爭重點放在離秦國較近的韓趙魏三家,而暫時對較遠的齊楚置之不顧。這樣,不僅鞏固了秦國所攻取的土地,還破壞了東方諸侯國的“合縱聯盟”,加快了秦國統一的步伐。後人只能痛惜那45萬趙卒,戰則死,降亦死。

秦國,原本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秦國最初的領地在秦(水市),在當時屬於中國的邊緣部分。秦穆公時,秦國開始參與中原爭霸,逐步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到秦孝公時期向全天下頒佈《求賢令》,各國遊學士子陸續入秦,商鞅便是其中最傑出的代表。商鞅本是衛國公族後裔,從魏國跑到秦都櫟陽,幫助秦孝公實行變法革新。商鞅變法的核心思想是:重刑、弱民、抑商和禁旅。迅速使得秦國從一個西方不起眼的弱國變成為“天子致胙”,“諸侯畢賀”的軍事強國。連周天子也送禮給孝公,封為“方伯”(一方諸侯領袖),各國紛紛前來祝賀,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富足的國家。秦國軍隊自商鞅變法實行獎勵軍功政策(軍功授爵制)後愈戰愈勇。武器裝備不斷改進。兵種已有步、車、騎之分。軍隊數量多時達到“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其後湧現出尉繚子、白起、王翦、蒙恬等著名軍事家和將領。使秦國很快躍居戰國首強,邁出了秦朝崛起的重要一步,逐漸使秦國成為實現中國統一的中心力量。

從秦國曆代先王到秦王嬴政,我們不能只感嘆始皇帝揮劍天下終歸一統,僅僅用了十年。還應該看到,秦孝公頒佈《求賢令》勵志強國,磨劍用了一百多年。而秦穆公中原爭霸,鑄劍足足用了三百多年……可誰又曾想,如此豐功偉業,卻只傳了二世僅僅維持了13年。如果說,秦興源於孝公的求賢若渴,知人善用;那麼,秦的滅亡,無疑是嬴政的用人失察。李斯雖有大材卻嫉賢妒能,阿諛奉承,宦官趙高無德無能卻獨得恩寵。正如唐代大家杜牧所講:“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卓別林的歷史書


首先,可以肯定的說,就是長平之戰趙國勝了,趙國也不會統一天下,原因和理由如下:

一,秦國就是戰敗,也會積蓄實力,捲土重來。

秦國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來二十多位君主的奮發圖強,開拓疆土,國力日漸強盛。特別是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和以後釆取的遠交近攻等國策,廢井田,開阡陌,增加了土地面積,改革了土地制度,最終便利了私有土地的發展,極大刺激了秦國生產力的發展。而獎勵軍功,則極大地提高了秦軍的戰鬥力。商鞅變法建立了封建國家制度,造就了強大的秦國。秦國在長期與遊牧民族的決戰中,逐漸養成了尚武,堅韌的性格。保持了長期的強大地位。

另外,秦國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東方六國只能向東從函谷關方向進攻秦國,而且秦國還有富饒的巴蜀和肥沃的關中平原保證糧食供應,保證秦國的基本國力,為秦國日後的統一打下堅定的物資基礎。

更為重要的是,秦王贏政登基後,公元前247年13歲繼承王位,公元前238年平定了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獨攬朝政,重用李斯治理國家,重用王剪富國強兵,顯示了雄才大略,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家,戰略家,一統天下,人心所向,水到渠成,非秦莫屬!

二,自身條件決定,就算長平取勝,趙國也無法統一天下

1.外在秦國攻勢強大。公元前236年,秦王贏政乘趙國攻燕,國內空虛,兵分兩路,大舉攻趙,經過數年攻趙,極大的削弱了趙國實力。秦將王剪先後攻取趙國鄴城和安陽等9座城池,趙國實力大減。公元前234年十月,秦王贏政再度攻打趙國的平陽,武城,斬首十萬,大敗趙軍,殺死趙將扈輒。趙國經過秦國數年攻擊,死傷數十萬,再無組織進攻能力,僅能退守邯鄲自保。公元前229年,趙國發生大旱災,國內饑荒,秦國兵分三路,大舉進攻趙國,趙幽繆王派大將李牧,將軍司馬尚率軍禦敵。如果此時,趙國能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加強經濟建設,充實軍事實力,把強秦拖垮,亦有可能。

2.秦國用反間計,趙國自毀長城。

秦王派奸細進入邯鄲城,用大量金銀財寶賄賂趙王寵臣郭開,郭開密告趙王,說李牧暗通秦國,意欲謀反。昏庸的趙王誤以為真,馬上下令革除李牧的職務,改派趙蔥和顏聚代替李牧和司馬尚。在郭開的慫恿下,趙王將李牧逮捕並加以殺害。在趙國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鉅奸郭開唆使趙王先後逼走廉頗,害死李牧,無疑加速了趙國的滅亡速度。

3.自然災害頻發,令趙國雪上加霜。

公元前231年,趙國發生大地震,前230年,又發生大旱災,造成全國大饑荒。公元前229年,秦國兵分兩路,南北夾擊邯鄲,次年,大敗趙軍,攻佔邯鄲,趙國滅亡。

綜上所述,趙國經濟和軍事實力較差,加上自毀長城,君王昏庸,自然災害頻發,不具備統一天下的條件,自然也擔當不起統一天下的歷史使命!


張小廣


趙國雖為軍事強國,但一統天下的條件還是不夠充分的,即便是在長平之戰中能夠僥倖贏了秦國,那也只是推遲了秦朝大一統的歷史進程,並不會改變歷史的大發展趨勢。


第一,趙國的國力支撐不起其統一大業

眾所周知,戰爭不僅憑藉的是龐大的軍隊和精良的裝備,更為重要的是後勤,也可以理解為經濟實力,如果一個國家沒有相應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連糧草、軍械、金銀都無法持續供應,那麼戰爭也是持續不了太久的。

相較之於趙國,秦國的疆域要大太多了,還兼有關中平原和川蜀之地兩大糧草產區與戰略要地,足足可養兵百萬,長平之戰中就凸現了兩國在國力上的優劣,趙國舉全國之力甚至把十四五歲的少年都拉上戰場,才拼湊了四十萬軍隊,而且後勤糧草供給不上,趙軍逐漸軍心渙散,秦國則有百萬虎狼之師,物質供應源源不斷,由此兩國軍事效率高下立判。


長平之戰實質上是趙國的國運之戰,押上了全部老本,輸了一蹶不振,贏了也元氣大傷,而對秦國的意義卻是不同的,勝則消除了趙國這個大患,輸了也依然可以退守關中組織再戰,再加上秦國先進的郡縣集權制度,高效的財政機器支撐戰爭,幾乎是處於不敗之地的。

第二,趙國是諸侯模式的堅定捍衛者

秦國和東方六國在統治模式上有本質區別,在春秋戰國時期,深受井田制經濟基礎,宗法制意識束縛,各諸侯國普遍接受的仍是傳統的諸侯制度,即各諸侯國是一個個自治國家,但要受周王室為代表的強勢中央的約束,如果中央衰微,那麼就從諸侯國中挑選出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作為霸主,繼續維繫諸侯制度的存在。


秦國處於與中原隔絕的西北之地,國內利益關係也相對簡單,歷史包袱並不重,所以沒有很強烈的諸侯制意識,反而有非同尋常的開拓精神,在商鞅變法後,秦君嚮往的是大一統集權統治,也就是通過武力吞併六國,然後以強固的集權制度取代鬆散的諸侯制度,這是東方六國包括趙國所不具備的超前意識。

甚至在秦朝滅亡後,六國勳貴還都十分排斥集權帝國,都主張繼續採取諸侯制度,最終在項羽的分配下,六國短暫重新回到了戰國時代,但很可惜沒過多久,諸侯制度就被劉邦所摒棄了。
所以在經濟實力不允許,政治模式不成熟的條件下,趙國僅僅想靠一場長平之戰的勝利來扭轉全局頹勢是不現實的,想統一六國更是可能性不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