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厲害嗎?

“風水”又稱“青囊術”或“青烏術”,比較學術性的叫法稱“堪輿”,其實,風水這個詞最早出現在晉代郭璞所著的《葬書》,裡面就對風水做了最明確的解釋;“葬者,乘生氣也,夫陰陽之氣,噫而為風,升而為雲,降而為雨,行乎地中則為生氣,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人們對於陰宅風水更加重視,比如皇帝剛即位就要給自己修造陵墓,一些風水著作也大都是關於陰宅風水的,如《葬經》、《青囊序》、《青囊奧語》、《天玉經》、《催官篇》、《撼龍經》、《水龍訣》等,風水它包含了陰陽五行學,星象學,天文學,地理學,自然環境學,數學,建築學等多種學科,因核心陰陽理論出自易經,所以也稱陰陽風水。

風水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厲害嗎?

2.風水的起源與發展經過

風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在那個時候古人就開始探索人與自然環境的的關係,但還沒有形成嚴格意義上的風水術,只是一些相地知識,在那個時候古人就知道選擇依山傍水,避風朝陽的地方建造陽宅,另外,在那個時候是沒有喪葬行為的,也沒有陰宅一說,如《周易.繫辭下傳》裡就提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到了秦漢的時候,風水術已經初具雛形,由於受儒家學說和“天人合一”思想觀念的影響,人們越來越重視祖輩屍骨的安葬,認為祖輩葬地風水的好壞可以影響到後人的禍福,貧富,貴賤。風水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在東南地區廣泛流傳,期間出現了郭璞,管輅等風水大家。傳到隋唐五代時,各種風水學術已經廣泛興起,在那時風水分為了兩個派系,一派是以江西楊筠松,曾文遄等人為代表的“形式派”,也稱江西派。一派是以郭璞等人為代表的“理氣派”,也稱福建派,這兩派一直延續至今。風水術到宋朝開始盛行,在明清達到氾濫的程度,現在比較流行的“玄空學”即出自明末清初。而到了現代,人們除了重視陰宅風水之外,也更加重視陽宅風水了。

風水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厲害嗎?

3.風水對人的一生是否真的那麼重要?

那麼,風水對人的一生是否真的那麼重要?是否真的如風水先生經常說的那樣;“一命二運三風水”,把人一生的好壞,運勢,命運都歸結到風水上呢?其實啊,這句話最早出自清朝道光年間小說家文康的《兒女英雄傳》,在第三十八回[1],第27段裡

……。你道安公子才幾日的新進士,讓他怎的個品學兼優,也不應快到如此,這不真個是“官場如戲”了麼?豈不聞俗語云:“一命二運三風水。”

風水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厲害嗎?

而現在,風水儼然成了一門“神學”,各種風水培訓班如雨後春筍一樣悄然冒頭,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培訓一年,即可頒發風水師證書,我在這裡告訴你,那是假的,是沒有經過任何認證的。現在有很多心懷不軌、居心叵測的人,利用人們對於風水的不瞭解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大肆鼓吹風水的作用,甚至上升到可以改運,改命的地步,在此,長生也想問那些人一句;“那是不是請你們這些大師布上幾個風水局,再請幾個神仙在家供著,就不用上班了呢?每天在家躺著數錢就行了吧?”

風水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厲害嗎?

風水在我國流傳了上千年,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摻入了大量的鬼神觀念和迷信色彩。古人那麼重視陰宅風水,也是處於當時的封建社會對於孝道的推崇。其實,風水就是一門探討人與自然環境的學問,按現在話來說,風水就是磁場效應,我舉個例子,您一看就明白了

經常出差遠行的朋友應該深有同感,每當你到一個新地方,晚上需要住宿的時候,無論住的酒店多麼豪華,多麼安靜,您晚上都會睡不安穩,這就是您身體的磁場沒有適應當地的磁場,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們回到經常住的地方,就會覺得踏實的原因。

自古便有俗語;“山川而能語,葬師食無所”。風水可以信,但請大家不要迷信,它只是一門探討自然環境的學問,並不能改變您的命運,您的命運始終掌握在您自己手裡。也勸那些深信此道的人,您好好想一下,您的成功真的是風水起的作用嗎?難道不是您自己用雙手辛苦打拼出來的麼

“福人居寶地”,有福的人無論到哪住都是好風水。多孝敬父母,多行好事,相信您也是一位有福的人!也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們對風水有一個更好的瞭解。

風水真的有傳說中那麼厲害嗎?

我是新入駐的作者“長生學易”,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就請動動您的小手點一下關注吧,在下感激不盡!關注我,每天與您一起品味國學經典,反對封建迷信,弘揚中華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