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讓子彈飛》上映已經10年了,十年後再看你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黃臘


該片借古諷今,從細節和對白中能解讀出許多象徵和隱喻。該片娛樂性豐富,情節利落緊湊,有幾幕更看得觀眾血脈沸騰。角色的設計和互動尤其過癮。看著三個壞人對壘,有如在閱讀一套計謀典籍。尤其是臺詞 “讓子彈多飛一會”,跟“放長線釣大魚”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讓子彈飛》是一部讓人難以定義和歸類的電影,因為姜文獨特的個性和創作才華,讓這部影片有著獨一無二的個性特質。這意味著人們難以用既有類型片的常規去判定這部片子,因而對它的各種解讀五花八門、包羅萬象。

《讓子彈飛》是一部不完美的影片,儘管演員的魅力讓人過癮,影片的影像讓人激動,幽默的人物和語言讓人大笑,但情節和敘事不夠合理流暢的硬傷,也同樣地明顯。然而姜文的才華和激情又是如此無可抵擋,足以強勢到讓觀眾不能不在他的邏輯中去理解他的作品,在他的方式中諒解了《讓子彈飛》的不合理硬傷。該片就像是真人版的卡通電影。姜文把一個成年人的幻夢做得如此天真爛漫、五彩斑斕,又如此一本正經、正氣凜然。

該片夢幻般的開頭——白色駿馬拉著蒸汽火車穿行在山林之間,佐以久石讓抒情優美的配樂,這美麗的畫面彷彿就像從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電影意象中幻化而來。而接下來巨大的火鍋,帶著麻將牌面具的土匪,飛舞在天空中的火車車廂,乃至於擊打著日本鬼太鼓迎賓的白麵婦女,悄悄觀察著新上任縣長的鵝城一霸。無論形象、情節、人物的特性,還是畫面的想像力,莫不帶著強烈誇張的卡通片風格。那種主題不離正邪相爭的奇幻冒險故事,彷彿與日本“熱血”系動畫片出自一脈。

《讓子彈飛》向觀眾們所展示的,的確是一部完全在卡通動畫思維下創作的作品。不能說那些充滿著天馬行空想像力的精彩畫面都是卡通風格的功勞,但是那個烏托邦式的世界,那些誇張而具有符號感的人物,那些荒誕而脫離常規的情節,卻可以在一個卡通式的天真的邏輯裡得以合理地展開。




叨叨克Ly


記得當時有影評人評論說電影《讓子彈飛》題材太民族了,劇本也太本土化了,登不了國際的電影“大雅”之堂。他們的話語被後來的一條消息狠狠地打了一個大嘴巴,2012年8月份,就在姜文導演的新電影即將開拍之際,傳來了“電影《讓子彈飛》劇本受到奧斯卡主辦方青睞,獲邀收錄於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官方圖書館”的好消息。

眾所周知,奧斯卡金像獎背後的主辦方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簡稱AMPAS),除每年舉辦奧斯卡金像獎評選,AMPAS的重要工作之一則是收藏世界範圍內的優秀影片,建立電影藝術領域的圖書館及閱覽室,好萊塢電影從業者、電影專業學生、影迷等均可在館中查閱電影資料,如今《讓子彈飛》的劇本也成為眾多專業參考資料中的一部,這就是對這部影片最有力的褒獎。

《讓子彈飛》曾在美國上映,雖然受限於上映範圍與美國電影分級制度,未能取得與國內相較的票房成績,但在口碑方面,《讓子彈飛》卻取得了華語電影在海外罕見的成績。《華爾街日報》曾評論說“這是一部幽默的盛宴,也是一部視覺的狂歡”。而在美國著名影評網站“爛番茄”上,這部影片也達到了84%的好評率,這樣高分的評價在華語電影中實屬罕見。而此次奧斯卡圖書館對《讓子彈飛》劇本的收錄邀請,正是基於電影在中國的巨大成功,以及在美國業界的良好口碑。

看來真如那句話所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要用心去拍電影,一定會受到肯定和青睞。就是有些擔心,如果當年這部片子送去參選奧斯卡了,葛優和周潤發還有姜文,這三個實力演員誰能把最佳男主角的獎給捧回來?


鉑金有的看


姜文民國三部曲裡,我最喜歡,而且讓人比較能看得懂其中大部分隱喻的就是《讓子彈飛》。姜文此人,在民國三部曲裡暗藏了自己的很多觀點和哲理,天馬行空,就跟他表現出的形象一樣,匪氣裡夾雜著濟世安民的文氣和俠肝義膽。

《讓子彈飛》開篇就是馬拉火車的魔幻場面,讓我想起慈禧專列,諷刺意味十足。買個縣長噹噹準備搜刮民脂的馬邦德(葛優飾)和老婆、師爺一起“吃著火鍋唱著歌”,結果半路被悍匪“張麻子”(姜文飾)給搶了,師爺死了,馬邦德為了保命假稱自己是師爺,陪老爺夫人去赴任,並且說自己沒錢,但如果張麻子代替老爺去赴任可以搜刮很多錢,並謊稱赴任之地是“鵝城”這個荒蠻的小城。“張麻子”張牧之是個粗中有細之人,一直強調“要站著把錢賺了”,這必然觸動了鵝城最大的勢力黃四郎(周潤發飾)的利益。鵝城窮山惡水,一直是“流水的縣長,鐵打的老爺”,一切都是黃四郎在暗中操控。他在望遠鏡中看到假馬邦德(張牧之),便說了句“霸氣外露,找死”,要是來個見錢眼開利字當頭的好揉搓的小角色,那就你貪你的我做我的,表面和氣生財互不招惹,可這一看就不是善茬,那就只能讓他有去無回了。後面的情節,也是黑色幽默,暴力美學,荒誕不羈,真的是天馬行空,讓人不得不佩服姜文的才華。

說說我印象深刻的幾個情節。姜文的民國三部曲真的都有點“魔幻現實主義”,藉著民國的背景,政治、權謀、江湖道義,啥都敢講,荒誕中又諷刺現實一針見血。首先,假師爺說,要麼站著,沒錢賺;要麼跪著,賺錢。但張牧之非要“站著把錢賺了”。其一,此人一身匪氣,張狂得很,全不把黃四郎放在眼裡;其二,張牧之身有俠氣,還有一點濟世的思想。他並不是純莽夫一個,虎,但是粗中有細,譬如白天審案,懲治黃四郎的走狗,為民申冤,看得出他也是有手腕,想為民除害。這種匪氣,俠氣,濟世思想,在張牧之這個人物上矛盾又完美融合。

其次,就是張牧之抱著縣長夫人哭的場景。張牧之以為縣長夫人是孀居,剛開始只是假扮夫妻,結果客氣著客氣著也就“不客氣”了,當然劉嘉玲飾演的縣長夫人也是個妙人了。結果真馬德邦在旁邊綠著也就罷了,晚上黃四郎還派人去殺假縣長卻錯殺了縣長夫人,假師爺抱著夫人一陣嚎啕大哭,並大喊“馬邦德就是我,我才是馬邦德”,照理說這怎麼都該要露餡了,結果張牧之真的是絕,等黃四郎來的時候,已經成了張牧之抱著縣長夫人大哭,嘴裡哭嚎著一樣的詞,假師爺在一邊瑟瑟發抖敢怒不敢言,真是爆笑。

其三,張牧之搶了錢白天再分給百姓,黃四郎晚上再派人扮麻匪搶回來。真劫匪是劫富濟貧的官家體面人,真鄉紳卻是魚肉百姓霸凌一方的惡勢力真小人。這種對比不可謂不諷刺。

其四,也是我覺得最絕的。張牧之和黃四郎假意商量好去圍剿麻匪,好坑各個鄉紳一把,撈些油水,結果行至半路黃四郎卻派人殺張牧之,結果假師爺被炸死了。我覺得假師爺臨終對張牧之真是有了種認同和欽佩之意,可見張牧之的理想與追求是民心所向。張牧之回鵝城號召大家打倒黃四郎,呼喊,發槍,撒真金白銀,大家都不敢出來。最後,張牧之找來黃四郎的替身,當著眾人的面砍了頭,民眾終於紛紛揭竿而起,攻進黃四郎的碉樓。至於真的黃四郎,並沒有人在意他,因為那個給人以威壓,興風作浪的“黃四郎”已經死了。張牧之和真黃四郎在這一片硝煙狼藉中閒聊抽菸冷眼旁觀,真的是絕了。

這部劇笑點和包袱很多,當然隱喻也很多。張牧之可以視為是革命黨的化身,心中有理想有正義,想推翻舊世界,建立新秩序,讓民眾自由平等;黃四郎自然是象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431343762徵舊勢力,盤根錯節,陰狠毒辣,心機深沉,殘害平民,魚肉鄉里。馬德邦這種投機倒把江湖騙子,就是想著搜刮百姓的投機派。我覺得最具諷刺意味的,就是鵝城的民眾。他們表情木然,閉目塞聽,感覺像一具具泥人,就像當時社會,革命革命,革了誰的命,今天說要建新政府,明天皇帝說不定還要回去“坐龍庭”,被壓榨不甘,造反又不敢。給他武裝,給他錢財,通通沒用,只有徹底打破他們終日渾渾噩噩膜拜的“舊勢力”,才能讓他們從跪著到站起來,彷彿瞬間有了底氣,又有了活氣。電影刻畫的當時的最底層群眾總是愚笨又盲從的,真的是很寫實了。

當然這部電影還有很多可以解析的地方,在此不一一列舉了。姜文在《讓子彈飛》裡很好的實現了商業和文藝的結合,而且真的是荒誕中又透著真實,給人當頭棒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