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績差,少點說教,你需要的其實是給孩子搭梯子

一到節日,親友們團聚,便成了熊孩子們的“劫”。對於成績落後,不愛學習的“熊孩子”,簡直就是一場批鬥會,各路親戚開始了苦口婆心的“勸學”。

“現在不讀書,我看你長大了能幹什麼?”

“馬上就初中了,你還不努點力,上課不認真點,高中都會沒得讀。”

“你看你舅舅,阿姨,都是高材生,你也要像他們看齊”。

孩子成績差,少點說教,你需要的其實是給孩子搭梯子

除了孩子,也許他們的爸媽也會受到牽連。

“XX媽媽,XX爸爸,錢是賺不完的,你們現在要想辦法給孩子把成績補上來”。

“現在都是機器時代了,不讀書,以後孩子餐廳服務員都沒得當”。

說到成績,“批鬥”過後,父母焦慮,開始瘋狂轉向輔導班。孩子痛苦迷茫,恨不得不見到任何認識的親戚。

孩子成績差,少點說教,你需要的其實是給孩子搭梯子

哪個孩子都想被認同,哪個孩子都想成為“優秀”的孩子。孩子沒有大人的成熟心智,很難來一個破釜沉舟,洗心革面,也很難通過說教來改變自身的壞毛病。面對說教,他們更加會無助,迷茫。

面對成績落後的孩子,與其說教,不如去尋找孩子成績落後的原因,陪孩子去改變壞毛病,給孩子搭一個個能力夠得著的梯子。

孩子成績差,少點說教,你需要的其實是給孩子搭梯子

教育孩子,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想要幫助孩子提升學習,就要先成為孩子,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想問題。

去想一想, 孩子上課不聽,是不是哪個壞習慣還沒有改變?還是之前的知識沒有學紮實,上課跟不上老師的進度?還是結交了“不良”朋友,心思已經不在學習上了。

先找到問題,再有針對性的陪著孩子改變,這樣效果更好。成績差,跟不上班,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同,孩子也特別不願這樣。說教,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把自己推向了孩子的對立面,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理解,讓孩子更加孤立無援。

 教育本就是缺什麼補什麼。

1學習習慣不好

可以觀察孩子平時做家庭作業的習慣,遇到壞毛病及時關注並解決,有小動作及時提醒。

對於做作業小動作比較多,總愛一邊玩一邊寫的孩子,在學校聽課狀態也一定好不到哪去。可以在寫作業前,要求孩子喝好水,上好廁所,和孩子商量後,給每一項作業限定時間,並用沙漏或者鬧鐘對孩子進行提醒,增加孩子緊迫感和專注度。有必要時,也建議大人放下工作,丟下手機,拿著一本書陪同孩子養成習慣。

對於做事急躁,粗心大意,會做的題目漏題,會寫的字書寫不規範的孩子。這類情況主要是心不靜,加上不會檢查。在陪同孩子改變時,可以規定孩子寫完作業再去玩耍。對於檢查,是很多孩子的弱項,在培養孩子形成檢查能力時,可以搭個梯子,先給孩子縮小範圍,告訴孩子,比如:前三道題,有一個小錯誤,你找一找?孩子得到明確指令後會更樂於去找。慢慢在把提示範圍加大,讓孩子能夠自主檢查出錯誤,減少不必要的丟分。

孩子成績差,少點說教,你需要的其實是給孩子搭梯子

2、成績跟不上

很多“不願意學習的熊孩子”也想學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基礎沒打好,跟不上,從而開始放任自己,甚至自暴自棄。

孩子沒有大人那些的獨立學習能力,大人的說教,苦口婆心的勸誡,只會讓這些孩子更無助。其實,更有效的做法,是和孩子談談心?問問孩子上課沒聽的原因,是不是聽不懂?聽不懂的是哪些地方?並陪同孩子制定計劃,重溫基礎,在弱項上面多做練習。同時,也需要陪同孩子提前做好預習,複習,增加孩子上課自信心。

在教育孩子時,保留孩子的測試試卷也是一種很好的做法。從測試試卷中發現問題。

如果語文丟分的是字詞,則重點聽寫字詞,多讀多記。如果是閱讀方面,則可以進行專題訓練,增加語感,其實語文的閱讀題答題是有模式可尋的。如果是作文困難大,也可以廣泛閱讀,積累素材,還可以分析課文的寫作技巧和構思,從模仿開始。

如果數學是計算的問題,則需要在掃清概念之後,多練,達到熟能生巧。如果是應用題,而需要訓練理解力。通常情況下,同類型應用題的解答技巧都是可以遷移的。

小學英語比較簡單,聽力丟分也需要讓孩子平時多讀,讀準確,然後多聽,增加敏感度。句型則需要多背多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