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建?里外都光鲜 更要有内涵 ——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石河子模式”系列报道之二


怎么建?里外都光鲜 更要有内涵 ——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石河子模式”系列报道之二

△正在进行中的老旧小区改造让石河子呈现新面貌。 王梓林摄


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5小区、6小区、7小区是石河子原“三八企业”的发源地,曾是我市最为繁华热闹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更迭,这些小区和其他老旧小区一样,也出现了地下管网老化、路面坑洼不平、配套设施缺失等问题,居民呼唤改造的心声十分强烈。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19年,师市老旧小区改造正式启动。5、6、7小区作为现状设施差、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小区被优先纳入到改造之列,并在2019年全面完成了改造工作。

  “小区的道路变宽了,乱搭滥建消除了,楼房也穿上了美丽的外衣……看,我们的小区变得多漂亮!”5小区居民刘芬笑着说,今年她儿子从杭州回来探亲,差点找不到家了。

  “不仅每栋楼都做了抗震加固和外墙保温,还更新了地下管网,以后再也不担心污水倒灌了!”6小区居民蔡香芹说。

  通过改造,承载着岁月沧桑的小区褪尽铅华,重新焕发活力。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怎么建?里外都光鲜 更要有内涵 ——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石河子模式”系列报道之二

△石河子市6号小区改造现场(资料图片)。八师石河子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德智摄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简单的“白墙红瓦”“穿衣戴帽”“灯亮夜明”,必须要内外兼修,不只好看还要好住。秉承这一原则,改造中,我市以让居民满意和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为落脚点和出发点,对地下、地上、楼体、楼顶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改造。同时,根据各小区的实际情况建设了“口袋公园”、文化活动场所等,既改善了外部形象,又提升了内在质量,小区整体功能得到大幅提升。

  为提高工程质量,师市领导带队定期督查工程质量,住建部门组织监理、质监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实行跟班作业,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质量要求进行把关。同时,积极发动居民参与施工前方案审定、施工中监督、竣工预验收和效果评议。

  两年来,我市共改造建筑945栋,拆除公建和违建13万多平方米,铺设、改造供水和供电等各类管线约40万米;整治街巷道路约76万平方米;修建健身休闲小广场、“口袋公园”38处,改造新建小区绿地50多万平方米。

  经过改造后的一个个小区旧貌换新颜,一幅幅描绘着温馨家园场景的图画正向人们徐徐铺展。

怎么建?里外都光鲜 更要有内涵 ——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石河子模式”系列报道之二

△老旧小区改造施工现场(资料图片)


  石河子是一座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的城市,到处充满了“军”的特色。从解放新疆那一刻起,军垦前辈们就把自己铆在了边疆。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在近70年建设边疆的进程中,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军垦文化特色。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如何让令人热血沸腾的军垦文化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好、继承好,并焕发出新活力,是老旧小区改造肩负的使命。

  享受着初冬温暖的阳光,漫步在石河子的街道上,你会被一栋栋主色调为砖红色的楼房所吸引。这种色调被石河子市民称之为“军垦红”,源于1950年建设的石河子第一座楼——“军垦第一楼”的外墙色彩。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我市将“军垦红”大量运用到楼房外墙的装饰中,赋予了建筑更多的城市内涵,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个性。

怎么建?里外都光鲜 更要有内涵 ——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石河子模式”系列报道之二

△改造后的1小区,新修的路面非常平整,停车位划分得井井有条,外墙立面粉刷一新。


  坐落在石河子市南北中轴线上的1小区,拥有军垦风貌保存较完好的初期建筑群,建城初期的“军垦第一楼”、22兵团旧址、人民电影院坐落其中。由于建设年代久远,1小区与其他老旧小区一样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公共空间单一、规划杂乱无序等问题,城市记忆逐渐湮没其间。

  作为我市打造军垦风貌的核心区,1小区被列为今年老旧小区改造的重中之重。改造中,我市坚持文化保护传承与改造并重的原则, 统筹新生与传承、改造与塑造的平衡点,在提升物质环境改造的同时,保留军垦城市原有的肌理,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同时,植入现代元素,实现新旧融合,不断提升城市发展内涵。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要与历史文化传承、人文社区建设相结合,还要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师市住建局副局长杨小玲说,“改造中,我们一方面积极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努力探寻城市文化内涵,打造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活力小区。”

  按照规划设计,军垦风貌核心区建设以兵团军垦博物馆为中心,将军垦文化广场、人民电影院小剧场、22兵团旧址有机衔接起来,并通过军垦雕塑,地窝子、白杨林等军垦文化体验式景观,让军垦故事全面立体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形成一条既能体验、观景、看演出,还能购物、娱乐、品美食的军垦风貌旅游线路。

  11月9日,1社区改造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刚刚检查完施工现场的1社区党总支书记任茹明说:“大家正加班加点赶工期,力争下雪前完成收尾工作。明年,1小区还将建设‘1950街区’项目,相信在不久的将来,1小区一定会脱胎换骨!”

  老旧小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随着老旧小区改造渐次开花、持续扩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八师石河子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