壕!一出手就是50億,送外賣的美團,金融居然玩得這麼溜

來源丨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丨張斯 王嘉琦

2015年,美團點評CEO王興說了一句話,把所有人驚呆了:打造一個千億元資產規模的金融事業。

美團,不就是一個送外賣的嗎?

直到今天,這種說法也沒有問題,因為送外賣給美團點評帶來了60%左右的收入。11月22日,美團點評發佈了今年3季報,餐飲外賣收入同比大增84.8%。

但是,互聯網這門生意,就是充滿了想象力。亞馬遜超過80倍市盈率,而蘋果公司市盈率才15倍。兩者之間,就是想象力的差距。

但是,送外賣和搞金融之間,要如何想象呢?在招股說明書中,美團點評對金融業務也是輕描淡寫。

但是不知不覺,美團點評自己或者旗下公司已經“集齊”了保險、支付、小貸、銀行四類金融牌照,11月21日,美團點評的一款資產支持證券(ABS)——“中金-美團生意貸第X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以下簡稱“美團生意貸第X期ABS”)已經獲批深交所儲架發行額度50億元,並於2018年11月21日完成首期5億元專項計劃的設立。

金融業務迎來好消息後的第三天(11月23日),美團點評就創下上市以來最大單日跌幅——11.79%,只因一份喜憂參半的第三季度財報。

壕!一出手就是50億,送外賣的美團,金融居然玩得這麼溜


其主要的外賣業務營收增長、毛利率提升、變現率提升;但是,整體交易額同比40%的增速,相比上半年的56%明顯下滑。同時,經調整的虧損淨額24.63億元人民幣,也比去年同期的9.55億元大幅擴大。於是,大行紛紛下調美團點評的目標價。

有了龐大的外賣業務,又握有四類金融牌照,下一步,美團能用它們“召喚”出什麼?

美團獲批深交所50億生意貸ABS額度


先來了解一下這款“美團生意貸第X期ABS”到底是什麼。

2016年11月份,美團獲得小貸牌照。通過註冊成立重慶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團小貸”),依託美團點評平臺客戶流量、吃喝玩樂消費場景上的優勢,美團小貸可以為美團點評生態圈內的的510萬年度活躍商戶提供經營性貸款服務,商戶的擴店、裝修、房租、推廣等活動,都可以通過美團小貸貸款,這也是美團主打的產品——美團生意貸。

目前,美團小貸有極速貸和經營貸兩款產品,前者最高貸款5萬,後者則達到50萬。

壕!一出手就是50億,送外賣的美團,金融居然玩得這麼溜


而這次獲批的“美團生意貸第X期ABS”,就是以美團小貸向美團網及大眾點評網合作商戶發放的“生意貸”貸款債權為基礎資產。

什麼意思呢?

就是將商家欠美團小貸的錢作為一個整體質押,以此為基礎向投資者發行證券。這樣一來,未來商家償還的貸款,就可以作為給投資者的回報。對美團小貸來說,這樣做的好處就是,能夠快速回款,收回的款可以繼續給其他商家放貸,讓越來越多的商家得到資金支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美團生意貸第X期ABS”總的發行額度50億元,首期額度為5億元。

互聯網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小商戶是本地生活服務體系內的重要力量,然而餐飲行業普遍存活率不高,生命週期短。不少餐飲商家在需要擴大經營、新開門店時,只能通過民間借貸等方式籌措資金,因為他們很難從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資金支持。

送外賣掙的只是“辛苦錢”


目前,“美團系”已經“集齊”了保險、支付、小貸、銀行四類金融牌照。保險和支付好理解,就是為了方便消費者。而“生意貸”主要是為了商家們做大做強。

但問題來了。翻開美團點評今年三季度的財報,餐飲外賣給美團帶來了159億元的收入,佔比達到58.6%;從今年前九個月看,餐飲外賣收入為271億,佔總收入比重59.7%。

壕!一出手就是50億,送外賣的美團,金融居然玩得這麼溜


對於商家來說,外賣的興起也是好事。因為他們可以減小食客對店面的需求,因此可能減小店面成本。

但為什麼美團還要把“生意貸”的業務做大做強呢?換句話說,為什麼美團希望商家發展店面呢?

答案在美團點評的財報中也可以找到。

上面說了,外賣給美團帶來了約6成的營收,但是毛利率僅有16.6%,去年這個時候才7.9%。送外賣到底賺不賺錢,和到店、酒店和旅遊超過90%的毛利率一比,差距就出來了。外賣業務的毛利率低,主要也是因為外賣騎手成本。今年上半年,這一項成本就佔了整個美團點評成本的41%。

壕!一出手就是50億,送外賣的美團,金融居然玩得這麼溜


業務量大,但落到手上的並不多,可見,送外賣掙的只是辛苦錢。

如果能夠更多地將美團點評海量的用戶從線上吸引到線下,則有利於提高公司整體的毛利率。

但是,這意味美團將從“外賣小哥”轉型到“餐飲老闆”嗎?

當然不是,否則,它也不會繼續大規模招募外賣騎手了。今年前9個月,美團僅在外賣騎手上砸的成本就多達233億。

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最寶貴的財富是什麼?是活躍用戶數,不管是做社交的微博、微信,做網購平臺的天貓、京東,做互聯網金融的支付寶,甚至是做共享單車,不斷增加的用戶數,才是一切想象的基礎。對於美團來說,就是依靠巨大的外賣網絡而綁定的龐大用戶量。

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美團點評的交易用戶總數已經達到了3.823億,同比增長了30.3%;而且,平均每位用戶年交易筆數也大幅增長至21.4筆。

這樣的規模、這樣的增長,任何人都不可能放棄的。所以,美團要做的,就是通過金融業務,幫助商家發展,再將積累的用戶引向線下的高毛利板塊。

方正證券研報分析稱,美團重要的競爭優勢在於,可以將外賣獲取的用戶成功導流到其涉足的每一個業務部門——到店、到家、酒店預定等。這是大多數互聯網公司所不具備的優勢。例如阿里、京東的用戶相對侷限在購物領域,攜程、餓了麼的用戶很難延伸到其他領域,可以理解當前的騎手支出更像是“ 未來的成本”,而未來的固定成本主要是推廣成本 。

來源 | 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張斯 王嘉琦

*文章/部分內容/圖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