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城鄉配送“最後一公里” 讓消費者“買買買”更方便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蔣永霞)如何擴大消費是當前經濟社會的大課題,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都在想方設法把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而在這個過程中,打造完善的城鄉物流配送網絡,保障社會流通的暢通,成為擴大消費的基礎。只有打通城鄉配送網絡通道,消費者才能便捷地“買買買”。

打通城鄉配送“最後一公里” 讓消費者“買買買”更方便

圖片來自CNSPHOTO

打造高效城鄉配送網絡

近幾年來,我國物流服務網絡進一步完善,無論是優化城市配送網絡,還是拓展延伸農村配送網絡,均成效顯著。高效的物流配送網絡正在形成,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一條便捷通道。尤其是在疫情期間,物流快遞在保障民生、促消費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完善的物流配送網絡將為消費提質擴容奠定良好基礎,這一點已是社會共識。不久前,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宣部、財政部、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到,加強消費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電商物流節點與鐵路、公路、水運、航空運輸網絡統籌佈局、融合發展,建設一批綜合物流中心。完善城市物流配送停靠、裝卸等作業設施,優化城市配送車輛通行管理,簡化通行證辦理流程,推廣網上申請辦理,對純電動輕型貨車不限行或少限行。完善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加快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生產基地、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區域性商貿物流配送中心、社區菜市場、末端配送網點等建設,加大對農產品分揀、加工、包裝、預冷等一體化集配設施建設支持力度。

打造完善的城鄉物流配送網絡是物流快遞行業近幾年的工作重點,完善的網絡不僅是擴大消費的基礎,更是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壯大的基礎。中國物流學會特約研究員楊達卿表示,疫情給全球市場帶來巨大壓力,完善城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既能在短期內打通堵點和斷點,滿足城鄉消費升級的物流需求,對沖海外市場的疲軟,還能打破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構築全國一盤棋的強大市場,為長遠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佈局。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打造高效的城鄉配送網絡。據瞭解,去年,各地政府密集出臺意見、通知,為完善城市配送網絡、構建農村配送網絡、加強城鄉配送網絡銜接提供政策支持。

化解痛點打通“最後一公里”

在整個社會物流配送網絡中,城市配送網絡發展較早較快,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沒有跟上城市經濟發展的步伐,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楊達卿介紹,中國城市化發展和數字化經濟發展的速度,超出了城市既有規範和承載能力。傳統城市佈局沒有對快遞、外賣、城配等新興物流的考量,“分撥中心、配送中心到末端網點”的三級分層網絡佈局不足,加上社會運力資源分散乏序,使得城市配送被動削足適履,面臨較多管理束縛。

目前很多城市對進城物流車輛有著諸多限制,城市配送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通行難、停車難、裝卸難”。近幾年,各地一直積極在城市發展與城市配送網絡建設中尋找平衡點,努力讓城市配送網絡更加暢通。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去年各地相關部門出臺了許多打造城市配送高效發展的通知、意見和方案,基本上包含四個方面。一是關於城市配送車輛管理,各地大力推廣新能源城市貨運配送車輛的應用,並且對進城車輛進行統一管理。二是優先通行權。新疆發佈的相關通知明確,在不影響道路安全和暢通的情況下,優先給予標準化配送車輛城區道路通行和停靠作業權。三是錯時配送,很多地方採取進城車輛分時、錯時進城的方式進行配送。多地都在研究推廣城市配送車輛分時、錯時和分類停車模式,進一步提高對現有道路資源和停車設施的有效利用。四是審批手續的簡化。多地要求制定公開、公平、公正的配送車輛通行審批制度,簡化通行證審批手續,高效辦理配送車輛通行證。

城市配送的“最後一公里”也很重要,疫情期間“最後一公里”的配送環節受到影響,為了打破最後環節的通行和投遞障礙,無接觸配送模式興起,這時智能快遞櫃的作用也突顯出來。為此,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將智能投遞設施等納入城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範疇。這為城市配送順利觸達消費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延伸農村服務網絡

六年前,我國啟動“快遞下鄉”工程,自此,我國農村配送網絡迎來了重大機遇。六年後,“快遞下鄉”有了很大進展,我國農村物流服務網絡不斷健全。據統計,目前全國幾乎所有的縣級以上城市都有快遞網點,全國96.6%的鄉鎮已經建有快遞網點,有26個省(區、市)實現了鄉鎮快遞網點全覆蓋。但是鄉鎮並不是農村物流網絡的終點,這個網絡還可以觸達更遠更深。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介紹,推動“快遞進村”是暢通城鄉經濟循環、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工程,是郵政快遞業未來三年的工作重點,是實現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為進一步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國家郵政局日前印發了《快遞進村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行動方案明確,到2022年底,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快遞進村是農村配送網絡的進一步延伸,也是構建完善的農村網絡的關鍵一步,那麼,這一步究竟如何走出去呢?

楊達卿介紹,快遞進村存在“需求散、網難建、人難專、利難賺”等問題。首先,最突出的問題仍然是需求問題,我國自然村落缺乏高度積聚,需求不集中難以形成規模效益。其次是農村市場服務缺乏有效統籌,簡單搭建孤立網點存續能力差。再者,農村市場服務專業性條件差,大多是非專職人員,服務專業性差,隊伍穩定性不足。最後,農村快遞網點,派件多於攬件,但是派件收益並不高,最終企業的收益率會很低。

“發展農村市場要力求積聚需求。在目前階段要充分考慮效益驅動,多推共建三級配送網點,開展人力運力共享。”楊達卿表示。

在當下階段,多方合作是快遞進村的最好途徑。行動方案提出,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的原則,鼓勵郵快合作、快快合作、駐村設點、交快合作、快商合作及其他合作等多種方式推進。

目前已經有一些地方以多方合作的方式加強農村網絡建設。據瞭解,雲南在加強農村郵政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將綜合利用商貿、交通、郵政、快遞、供銷等多種物流資源,構建以縣域物流配送中心、鄉鎮配送節點、村級公共服務點為支持的農村配送網絡,促進農村客運與農村物流融合發展,培育“交通+電商”等新業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