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職媽媽你感到焦慮嗎?

陽光5521446419284


我曾經是一名全職媽媽,很理解“焦慮”。

我是一名民辦學校的歷史老師,畢業後就結婚了,工作的時間並不長,當時我的孩子剛出生,沒有人照顧,公婆幫不上,我父母也愛莫能助,先生工作也很忙。


為了工作,我高價請了保姆照顧孩子,可孩子太小,保姆又不得力,孩子三天兩頭往醫院跑,我也跟著乾著急,看在眼裡,疼在心裡。


孩子一歲的時候發燒住院,差點鬧出大事,那時我才意識到家和孩子,我一定要做個選擇,看著瘦弱的孩子,我決定辭職。


其實我也掙扎過,工作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生活,而現實卻截然相反,我願為了孩子,放棄工作,陪他成長。


辭職後,我自己照顧孩子,望著一天天長大的孩子,感覺真得很幸福。


沒多久我發現幸福感在降低,不工作就意味不學習,很快就會與社會脫節。有時先生說件平常的事,我都覺得稀奇,我開始焦慮,怕有一天我會活成“隱居人”。


我策劃著重新工作,可是不能再做以前的工作,那樣我就又回到過去那個環裡了,我先學習,公家的單位要學歷,私營企業要技能,我只能在技能上下功夫了,有了目標後,就剩好好學習了,每天孩子上幼兒園後,我就回家學習,我要在兒子上小學前找到一份可以兩全的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用一年半的時間拿到一件企業的工作通知,我對薪資要求不高,只要時間寬裕,而企業對時間要求不高,只看中我手中的證書,就這樣我又工作了,並且很滿意這份工作。


全職媽媽是很聖神的職業,同時也是很低價的職業,其他職業有價,而全職媽媽這個職業只有付出,所以儘量不要全職帶娃,實在不能兩全,也不要放任自己,要時刻跟上時代,萬不能自我封閉和社會脫節。


多看書,多學習,別瞎想,別放棄成長,陪孩子一起學習也是媽媽進步的方式。


勵志燕妮


作為一個曾經有過1年自己帶娃的全職媽媽,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希望對你有幫助。


孩子出生4個月,我休完產假要去上班,結果公公查出來有病,要做手術,我媽媽那邊哥哥家小侄子也才2歲多,我也就被迫辭職帶娃。


相比較後來公公婆婆來帶娃的那些事情,我覺得自己帶孩子真的不算什麼。


自己帶孩子最大的擔憂有:1.怕跟社會脫節,以後不好找工作;2.怕老公嫌棄,自己沒地位,或者老公出軌什麼的。


其實每個人的選擇都是自己性格決定的,我想再給大家一次機會,同樣的環境下,全職媽媽們依然會在那個時候選擇在家帶孩的,因為那份責任與擔當。


至於擔憂的兩個問題,工作總是會有的,只是好壞的問題;至於怕被老公嫌棄,或者老公出軌,要是被嫌棄和出軌,跟什麼時候沒關係,跟人有關係。姐妹們,人活一世,不是為了取悅於任何人的,你若芬芳,蝴蝶自然來。


我說的可能有些偏激,但絕對是發自肺腑。人也只是個動物,反觀動物界,大多都是雌性照顧幼崽,雄性在外防禦和尋找食物,或者交配完就走人也是常有的;人進化這麼多年,雌雄分工還是差不離的。


進化給了雌性與生俱來的照顧幼崽,培養後代的職責,人類雖然要求男性參與,但是縱觀世界,男性參與率真不高。


既然選擇了生娃,就好好的陪娃,人生一世,難得的體驗;即使改天老公嫌棄,不要了,也要有養活自己和孩子的自信和底氣。


空中的燕兒


做了全職媽媽將近五年,孩子兩歲之前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照顧孩子,每天除了身心疲憊,再無其他想法。

但是從孩子三歲開始,我明顯感覺到了焦慮,恐慌!於是瘋狂的開始買書:想著提高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就買了英語口語書;過段時間又想著以後做個會記,於是又買了會計系列的書;朋友推薦我考個基金證書,我又開始專研基金!

但最終一事無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